編舞家來到了嘉義《獨語》
6月
16
2015
Grenouilles(嘉義新舞風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68次瀏覽
戴君安(2015年度駐站評論人)

2015嘉義新舞風推出的《獨語》概念源自臺灣早期詩人覃子豪 (1912-1963) 的現代詩,從其節目單節錄覃子豪詩選《造訪》中的「走向一個陌生的地方,殷殷地尋訪…」看來,似有意闡述在非藝文都會區推動表演藝術的艱辛。雖然一路上踽踽獨行,這回「嘉義新舞風」仍殷切的邀請了三位年輕編舞家:張堅貴、蘇品文及蘇家賢編創新作。這三位創作者的個別「獨語」和舞者們共同發聲,藉以發展新型態的舞蹈風格。

蘇家賢的《等待緬梔花開》試圖以東方身韻帶出現代詩語的意境,以古今混搭的形式構築時空交錯的夢幻情景。一開演,一位男舞者拿著掃帚掃著落葉,三位女舞者則躺在地板上,她們緩緩的移動身體部位,再慢慢的站起來,對照此靜謐視覺畫面的是偶而吵雜的背景音樂。在初始段落中,男、女舞者的身體尚能帶出今人懷古的意境,服裝上的搭配也稱得上「順眼」,但是女舞者的髮型稍顯散亂,和整體所欲呈現的雅緻閒適略不一致。

接下來的各個段落,以水聲、葉影、紙傘及燈效製造的霧氣,呈現潑墨畫般的境界,尤其當地上的樹枝被吊起,緩緩上升之際,舞者們也開始較大動作的翻滾、跳動及旋轉,彷彿撥亂時空年輪,營造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整體架構算得上完整,但部分段落的編排顯得零碎,例如武打的場面或是狀似撐篙渡河的畫面等,都像是有點戲劇成分,卻很難令人入戲,致使前後的連貫不甚順暢。

蘇品文的《Grenouilles》即青蛙之意,舞作發想自她旅法的生活經驗,試圖以洞中的青蛙為例,指涉獨居者的孤寂猷如藝術創作歷程,點滴於心不足為外人道。整首舞作以五位男舞者模擬青蛙的體態、聲音貫穿頭尾,他們先是在靜寂中趴伏前行,有時起落互疊,有時則各自滑動橫越舞台,隱約中只聽到好似洞穴中的滴水聲與碎石掉落聲,簡單的聲響加深場內淨空凝神之氣,觀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舞台上的舉動。隨著一道塊狀的光影投射在舞台上,男舞者們開始了一段抓弄身體的動作,有時自抓;有時互抓。最後,他們藉吹氣、憋氣、吐聲等各種口技,發出類似蛙鳴的喉音 。

蘇品文似有意摒棄「跳舞」的炫技表現,欲從以人擬物的轉化介入,藉以發展異於常習的身體流轉。形式上,確實可見她借力於交叉聯繫的手法,藉以呈現嶄新的舞蹈樣貌;但在感官聯繫上,則顯得稍微薄弱,需要更為強烈、鮮明的渲染,才能跳脫只是模擬青蛙的意象,或可說是因為太多擬物情節,以致情感的移覺作用無法深入。可喜的是,在舞者的身體表現上,擬物的過程應有相當的挑戰,讓他們得以擺脫舞蹈技巧的箍咒。

張堅貴的《瞬息》透過女舞者們的身體與物件之間的連結,轉換空間裡的視覺感受,並試著在時間的掌握上製造瞬息萬變的刺激,好像窺看萬花筒裡的花漾圖像。首先是一段無聲的獨舞作為引子,似乎是為即將進入繽紛世界而鋪陳神秘的前導。當兩塊白板推上舞台後,音樂隨之而起,板子周圍先是只見舞者的手,再來投出身體部位,他們像是在尋找遺失物,有時又像是撞到隱形牆,玩起了默劇;或是像被魔術師施法般,身體截成兩段;有時則是透過光線將舞者的影子投射到白板上,使舞者與影中人產生對舞的畫面;舞者手中的白色手巾也像是變魔術般,換成了五彩顏色。

這首舞使用的元素和物件很多,多到令人眼花撩亂,尤其是當五光十色的幻彩投射在天幕、地板時,益顯紛繁雜亂。或許這是所謂萬花筒般的璀璨華麗,但是華麗有餘,卻壓低了瞬息萬變景象帶來的驚喜。所幸舞者們的身體雖有科班訓練的「束縛」,仍可見嘗試跳脫刻板肢體呈現的企圖,這部分拉抬了舞作的新鮮感,也平衡了高期待下產生的些許失落。

邁入第四屆的嘉義新舞風,逐漸顯露成長的軌跡,對照歷年的表現,雖然仍有改進之處,雖然成長之路走得有點慢,隨然仍有不少問題待解,包括如何和舞蹈社的經營區隔,或是舞者的成熟度與流動率如何掌握等等,但既然馱著沉重包袱的雯翔舞團執意前進,未來的嘉義新舞風也就值得持續關注。

《獨語》

演出|蘇家賢、蘇品文、張堅貴
時間|2015/06/07 14:3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