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混合下的年末合唱《歡暢大地—準.馬寇爾與NSO》
12月
27
2021
NSO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63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相當有趣,也一定程度上令人失望地,《歡暢大地—準.馬寇爾與NSO》音樂會——特別是其中的重點曲目: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完全可以被看作一場浪漫與復古、新氣象與樂團積習之間的衝突與角力。

就我所知,這是候任總監準.馬寇爾(Jun Märkl)首度與NSO共演貝多芬交響曲,而他面對的,是一個貝多芬演繹出現巨大轉變、各路樂團來勢洶洶的危急時刻。如同評論人武文堯所述,當今在演奏貝多芬交響曲時,卡拉揚式的後浪漫詮釋早已過時,【1】就連相對保守的台灣樂壇,近年也出現了殷巴爾、水藍這兩位激進而前衛的,所謂「仿古」風格的貝多芬詮釋者,可見國內樂壇變動之大。【2】而在NSO新舊領導者接棒的轉捩點,面對貝九這首西方藝術音樂中的扛鼎之作,馬寇爾的指揮詮釋,分毫皆有關鍵性的意義。以下的文字,多數將專談馬寇爾與NSO的貝九演奏,同場音樂會的另二首曲目則留後再提。

新舊混雜的譜版與詮釋態度

對貝九的演奏史稍有了解的讀者應該知道,貝九的演出編制與譜版一直是個耐人尋味的話題。歷來如華格納、馬勒等音樂家都曾基於各種原因(如認為貝多芬作曲有誤、樂器改良使得聲響平衡改變……等)而更動樂譜細節、擴編管樂人數,影響後世如福特萬格勒、伯恩斯坦等指揮名家,連晚近者如維也納愛樂與Andris Nelsons 的新錄音仍可看見管樂增編的現象。另一方面,近代有不少指揮追尋著作曲家的原始意圖,竭力遵循譜上(各種近乎不合理的)譜曲與速度標示,且也會不斷追隨嶄新的樂譜修定版本,以求樂曲原貌的貼近。

那麼,馬寇爾與NSO又呈現了怎樣的風貌?從當晚木管3+2+2+3與法國號四把等等的人數看來,【3】馬寇爾應是採取原典版的原生編制;但自幾個演奏的音符細節(如終樂章土耳其進行曲後,賦格風尾段的法國號音型)可發現,他的樂譜版本可能相對較舊。這件事顯示,馬寇爾雖與時俱進,但並不是積極的古樂實踐者——不只樂譜,就連音樂處理也有相仿的情形。

對於馬寇爾來說,也許樂譜指示值得參考與尊重,但絕非金科玉律。在詼諧曲第二樂章,可以聽到非常典型的復古特色——貼近樂譜標示的飆速,程度雖不比水藍,但絕非平時聽慣20世紀錄音的聽眾所能適應。但微妙的是,面對同樂章裡作法各異的反覆記號處理問題,馬寇爾選擇了A段呈示部(150小節前)反覆,但發展部後(159小節~)不反覆,這偏離了多數古樂指揮的慣例。而如第一樂章的第二主題,則可聽到有如福特萬格勒般的激情推進,同樣也是相當不「古」的做法。整體而言,樂團幾無模仿古樂聲響、修正運音法(articulation)、減少弦樂抖音等處理,音樂思維偏向浪漫,馬寇爾是這樣走著一條新舊混雜、半浪漫半復古的路徑。

樂團、指揮,孰是孰非?

也許,馬寇爾想做的並不只如此。NSO畢竟是一支聲音與演奏方式都相對傳統,個性鮮明的樂團,排練時和指揮之間想必存在角力的過程(看過某些大師彩排紀錄的樂迷應該知道,樂手可是常常會有「意見」的)。會提到這件事的理由是,馬寇爾與NSO演奏貝九的以下幾處令我大感疑惑,實在不知如何歸屬成因:

一,是對於複音織體與聲部對話的處理。從樂曲寫作的年代來看,貝九屬於貝多芬所謂的「晚期風格」(Spätstil),是作曲家大量採用繁複對位、賦格等抽象手法,音樂語彙超越時代的時期。如此看來,貝九的許多繁複段落不應過度主音(Homophonic)式地處理。但,當晚的第一小提琴自始至終處於音量過大,其他樂器難以與之抗衡的強勢狀態。最令人扼腕的或許是第三樂章的後段變奏,小提琴的流暢音群原應與木管旋律有動人的相映關係,當晚卻只聽到嘈雜強勢的弦樂流動,遑論其餘如賦格風等段落。

這是指揮排練不彰所致嗎?我沒有定論,但看著馬寇爾的指揮動作,他的確有意想以手勢召喚其他樂器聲部,做出立體的聲響……。

二,若說詼諧樂章是馬寇爾最有古樂意圖的段落,則以下這件事非常令人不解:他在中段(trio)慢了下來,與樂譜的指示不符。當然,此處在學術討論上富有爭議,【4】不是本文追究的話題;至少以我的觀察而言,我傾向視為樂手所致。所謂「原速」的第二樂章畢竟不為NSO的音樂家所習慣,觀眾也的確可以感受到他們較慢的演奏傾向,與指揮嘗試給出的速度是有所差異的。

不論如何,撇除樂團與指揮之間的模糊地帶,單就馬寇爾的詮釋與處理而言,仍有其無可開脫的失誤與不連貫成分存在:

也許是有意採用巴倫波因式的極長鋪陳?【5】自全曲的開篇起,樂團全團始終處於小聲不下來的躁動狀態,致使第一樂章缺乏對比,整體張力疲乏,第三樂章亦難以流動;而指揮在一、四樂章末段拋出的音樂高潮,是以一種流於感官刺激的方式給出——先前呼吸韻律忽然中斷,在停頓的片刻之下,音樂在與先前不連續的邏輯下堆疊;貝多芬音樂中典型的意念貫徹,彷彿完全被馬寇爾放棄了。最終,我們得到的是一場屬於年末狂歡的、節慶煙火式的喧鬧貝九,而不是深刻摯誠的貝九。

煙火與煙火以外的美

行筆至此,雖然貝九整體難使人滿意,《歡暢大地》音樂會裡的那些燦爛「煙火」仍值得嘉許。貝九的四位獨唱家之中,私心認為最佳者是男高音王典與女高音林慈音,兩者皆有宏亮而極具辨識度的聲音,在眾聲喧嘩之中仍清晰可辨,尤其,前者演唱的土耳其進行曲應是當晚貝九極佳的段落。

在貝九之前,《歡暢大地》音樂會另有兩首曲目:屬於「一分鐘交響曲作曲計畫」的梅宇軒《鯨落》、以及荀貝格的無伴奏合唱曲《平安賜福大地》(Friede auf Erde, Op. 13)。後者的和弦繁複,演唱技巧要求頗高,當晚擔綱的台北愛樂合唱團表現竭力,雖有高音域力有未殆,以硬撐方式唱出的問題,但仍會讓人深感是盡心盡力的演出。

非常出人意外地,當晚最動人的音樂時刻,反倒是音樂會最一開始,世界首演的梅宇軒《鯨落》:在這首小而美的一分鐘交響曲中,木管音群反覆交織,充滿拉威爾式的音樂光彩,三段體裁簡明而意圖清晰,不致過短。如此耽美的仿法音樂氛圍,才是我認為馬寇爾最擅長的風格。音樂演出真的不必總是動用史詩巨作,有時只需那一點點的,細緻的美。只要足夠地美,音樂再短都足夠。


註釋

1、武文堯:〈臥虎藏龍古樂團《驚艷凡爾賽II》〉,表演藝術評論台。

2、有關水藍的貝多芬演繹,可參閱〈水藍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也許是目前為止最重要的該曲全集錄音〉這篇精彩且深入淺出的文章。殷巴爾的部分或可參考拙作:〈客觀的田園、群眾的貝七:《100%貝多芬》異樣而成功的貝多芬詮釋〉,表演藝術評論台。

3、3+2+2+3係指長短笛三把、豎笛與雙簧管各二把、以及(倍)低音管三把。前段提及的作曲家馬勒,則將編制改動為4+4+4+4,今日仍不時可見於大型的貝九演出。

4、可參考李明倫:〈古樂指揮家與「原真性」─由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古樂器演奏錄音看古樂指揮家的音樂理念與實踐〉,台北: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5、應可參閱崔光宙、陳國修:《十大名曲版本比較──新齊物論》(世界文物出版社)中關於貝九一章。惟撰寫本文時書不在手邊,僅憑粗淺印象,若有疏誤還請不吝指出。

《歡暢大地—準.馬寇爾與NSO》

演出|準.馬寇爾(Jun Märkl)、NSO國家交響樂團、台北愛樂合唱團等
時間|2021/12/10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