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的創作發想取材於戰後初期的「四六事件」,將視為白色恐怖起點的悲劇加以改編,進而轉化成現代荒謬喜劇。從演出節目單來看,有一半的篇幅談論「四六事件」對台灣的影響,足以見其編導探究本土歷史文化之眼界。然而,這樣的認知似乎沒有與戲劇上的安排相互輝映,以致於使人感受不到其份量。結合宣傳的報導來看,產生了頭重腳輕的失衡狀態。
故事的衝突點來自於多次無法過關的劇本審核。編劇小西屢屢遭受來自審查官的打壓,要求抹去其自身任意揮灑色彩的自由。無論是過去的政治事件,抑或是現今的社會環境,人人或多或少都能體會同樣的不自由,因此,事件的著眼點確實有著值得發展與討論的空間。然而,在戲劇的呈現上,光有著眼點是不足的,如何透過劇場元素來放大或加深編導的觀點和觀眾的共鳴,實則需要各方的到位與整合。
在表現手法上,可以從宣傳中屢屢出現的「荒謬」與「喜劇」來探討。此齣戲誇張的肢體動作和偶有爆點的詞句,如編劇小西情緒迸發時類似爆橘的舉動,「異次元」等時下流行話語,在某些時刻的確達到了娛樂觀眾的效果。可惜的是,「笑果」並非依著劇情自然而然的生成,反而像是強行扣上的「開關」,讓人在捧腹之後,找尋不到與劇情深刻連結的情感,也弱化了劇情本身所要探討的價值觀。筆者不禁要問,褪去「荒謬」的外衣,讓觀眾發笑之後,編導的訴求究竟為何?
回到劇情與表演本身,在來回數次的劇本審核中,在劇團臥底的情報處處長與眾人的關係也漸漸明朗化。到了節目下半場,誇張的表演手法瞬間收束成寫實氛圍,讓觀眾從而得知處長珮萱在劇中成為雙面人的主因,也讓眾位角色的不得已浮現出來。原本應是動人的橋段,卻因刻劃篇幅過短,在觀眾調適好之前便已匆匆結束,使得劇中人物的心情變化未能完全,不僅讓演員的情緒轉折上顯得生硬,也留下了角色刻畫上單一刻板的印象。當故事沒有統一的表現手法及清楚的劇情脈絡作為支撐,無疑輕了整個事件。而這份輕,在無聲無息地鑽入觀眾內心之前,卻又已被滿溢的音樂給沖散,以至於無法構成份量,殊為可惜。如何精準拿捏劇場元素,留下令人得以喘息與思考的空間,也成了此次作品需要再次琢磨的重點之一。
鐵支路邊創作體長年在台南深耕,已從不同角度與表現手法上進行本土題材的探究,此份堅持與眼界實屬難得。若以此次以過去的事件為借鏡,架設非現代近未來的平行時空【1】,目的性應為跳出時間、地域的框架和限制,讓各種背景與不同階段年齡層的觀眾能取得最大的共鳴。在此次實驗的基礎與成果上,筆者期待日後鐵支路邊創作體的繼續發展。
註釋
1. 出自TraNews:http://tw.tranews.com/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3&SubjectNo=3293388
《本事》
演出|鐵支路邊創作體
時間|2016/03/05 19:30
地點|台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