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劇場新手角度品現代舞蹈劇《欽差大臣》
5月
23
2023
欽差大臣(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85次瀏覽

文 連庭筠(台大法律系學生)

首次接觸現代舞蹈劇,有著些許的惶恐和新奇。

劇作開始之初,誇張的舞蹈動作飽含著渲染情緒予觀眾的意味,使人快速進入觀賞「喜劇」的狀態,台下的細微笑聲也隨著肢體的舒展而漸漸蔓延。市長和其心腹對比著小官與秘書的對話,以浮誇又令人發笑的台詞互動,其中使人印象深刻的畫面在於其心腹和小官對話的階段,以快速的燈光變化和動作卡點區分人物的內心想法和真實世界的區別,卻無突兀或幼稚之感,攻防心計之間最終造就心腹誤會小官為欽差大臣的重要轉捩點。假大臣和市長交流的舞會,演員的舞蹈動作雖是配合音樂輕快轉動著,但在舉手投足間卻相互的顧忌,假大臣的一舉一動好像都備受關注著,恰恰顯現出雙方在此猶如鴻門宴的場合中實際各懷鬼胎,人性的猜忌和懷疑展露無疑,市長和其夫人猜想著大臣的來意、假大臣則發現被誤認後隱藏著真實身分。此時的我仍抱持過往對於劇作的執著,試圖去解讀旁白的意義,去拆解台詞中的文字藝術,然而下階段卻帶給我極大的衝擊。

大概是因首次接觸現代舞蹈劇,這惶恐被放大至極限,習慣於依賴著台詞解讀劇情發展,在面臨無台詞僅有音樂和體態的躍動畫面時,急切的心緒由腳底漸漸燃起,灼燒至我的心窩,悄悄四處張望卻彷彿眾人皆了然於心,僅有我茫然於黑暗之中

「沒台詞!看不懂該怎麼辦…我的解讀是正確的嗎?它想傳達甚麼?」

目光回到舞台中央,柔和的燈光就像其模擬的月光般清冷而溫柔的灑下,滅熄了心頭處那股譟動的不安。這使我想起林懷民曾說過,對於他而言最印象深刻的回饋,一位農民與他言道:「我看不懂舞蹈,但很美很好看」我放下對於意象的解讀,決定只將全身心沉浸於舞者的肢體舒展之中,將心神隨著節奏起舞,在偌大的檯面上,時常僅留一名舞者但卻不單薄,留白的部分反而可以有更多情緒遐想,背景時時變化,其中有幾幕就像是相互纏繞為一團的絲線,和舞台上單一舞者形成對比,前幾幕人性猜疑的糾纏複雜和多樣道具,對比此時單一舞者豐富整個舞台,所帶來的震撼力卻不亞於前者。無法自我轉譯又如何,至少親臨這份美也是一種藝術的享受。

最終畫面又再次回到多個人物的劇本主線上,揭開假大臣的真實身分後,劇作在眾人的驚訝和情緒轉折中劃上句點,但卻彷彿仍有餘音,無聲無息地環繞於場館之中,前半部分的阿諛諂媚在此時化作一場笑話,原來這才是喜劇的真締,在引人深思之餘,使人發笑在悄無聲息之中。今日的初體驗無法僅用珍貴形容之,帶來的突破是我從未想像到的,強迫自身放下對於台詞腳本的執念,僅以最單純、無雜念的心去體會。在節目導聆中有提到,派特認為以舞蹈形式來敘事是很沒有效率的,這點在今晚我深有體會,但或許一直以來是我弄錯了方向,舞蹈本就不適合用於敘事,卻不影響其感染大眾的力量,在劇情之中融入舞蹈使人更得以窺探人物內心的轉變,藉由軀幹的扭轉與擺動塑造氛圍,其震撼力更是不可小覷,何必講求效率呢?那本就不適合藝術。

《欽差大臣》

演出|基德皮沃現代舞團(Kidd Pivot)
時間|2023/05/12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後設戲劇(metatheatre)的概念已經不陌生,打破第四面牆或戲中戲早非創新之舉,然而,當後設的概念與舞蹈、敘事兩相結合,卻產出意料之外的驚喜。編舞家克莉絲朵.派特(Crystal Pite)與劇作家強納森.楊(Jonathon Young)選擇將原先的故事拆解,重建另一種敘事觀點。
5月
19
2023
《漚少年》一作可被視為一場對觀看結構的提問:被預設為「看不懂」的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是否真的被轉化為理解的主體?還是只是在表演結構中扮演「等待理解」的角色?
7月
10
2025
要強調的是,《排彎動物園》不是蛇舞,而是以「彎」為方法,在蕭邦音樂與排灣原住民歌謠之間,彎進彎出,相當結實有力,交織成一齣值得探問的實驗舞劇,但是否如節目單所說的,是在「傳統與當代之間尋找平衡與新秩序」?
7月
01
2025
《親密近地》的編舞家奧萊・康詹拉與艸雨田製作團隊,成功將抽象的文化政治,轉化為極富張力的舞台視覺與身體語彙。
6月
26
2025
三人關係的穩定與不穩定的運作,是本作最具潛力的創作方向。相較於語言與符號的置入,這些從身體協作中生成的摩擦與裂縫,更能直接回應「三」所代表的符號,《三》最終不是在告訴「三是什麼」,而是在引導觀眾一起去思考「三可以是什麼」
6月
26
2025
比較可惜的是,《界》過於偏重高敏感人士「日常行為」模式的複刻,而限制了動作在劇場中可能的想像,在作品的敘事上,也少了「如何接納自己的特質」的描繪。
6月
25
2025
透過這種多重交織的敘事疊合,賴有豐試圖以自身的創作不僅只是回應土地給予自己的創作發想,更蘊含著帶領觀者進一步去探索更多關於這片島嶼上,不同地區的人們其所面對的議題以及當地的人們如何看待這些事物。
6月
16
2025
相較於傳統以旋轉、跳躍等作為芭蕾舞劇的高潮劇情橋段,阿喀郎.汗的編舞創意像是將舞者推入萬丈深淵,更考驗著舞者的舞蹈硬底與增進其芭蕾舞者其他少使用的肌肉核心的生成
6月
12
2025
從改編的手法來看,如果說《閉俗Pí-Sú》是屬於海棉吸水式的放大版,《搏筊》則大致保留原作的內容、並在作品的前後增加段落,屬於加載型的擴充版。
6月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