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從相本中起身《Incubating 2.0—詭》
12月
02
2019
Incubating2.0—詭(影響‧新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23次瀏覽
林佳靜(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研究生)

2019年十鼓秋季極限藝術節,影響‧新劇場推出新聲誕計劃《Incubating2.0—詭》,視覺畫面感、實驗精神相當重。顯而易見,除了承繼前年《Incubating1.0》邀請河床劇團藝術總監郭文泰指導「意象劇場」的洗禮,涵納新聲誕計畫原班人馬(林裕紘、呂政達、劉昱德、薛嘉沂、盧修琪等人)之外,亦加入漂流木劇團意象劇場作品《抉擇do/undo》(2017)部分成員(林裕紘、劉昕、薛嘉沂等人)交融合作的演出。因此,全齣帶有去年又繼之過往劇場實驗,進一步轉化實踐與複沓的影子。

如文宣所述,此劇結合物件與空間的移動式演出,起始於觀眾入場挑選「物件」的選擇──在桌面上,覆蓋的撲克牌卡中,翻開一張屬於自己後續迎面的劇情線。接著,兩名身穿學生服的少女,提燈並排出現,向觀眾伸出手,核對手背上分色的圓點貼紙,然後分別帶入不同的演出路線裡。而回溯《抉擇do/undo》的演出安排,觀眾亦是從兩個木盒之間選擇將身歷其境的劇情,且演員從桌底緩緩現身搬出木盒的姿態,也如同此次觀眾入場看見或裸身、或全紅的演員躲在五分車裡,悄悄滑入觀眾眼前,卻又欲「近」還「離」地逃開觀眾的視線,好似走進深夜的動物園,躲在樹叢的動物隨之逃開,但又在暗中偷偷觀望走進牠們領土的生人。此種「欲拒還迎」的作法,似乎也是此齣劇牽引觀眾入場的調性──「詭異」。

領隊提燈的少女,是甜美的;但,她們沒笑過。演員現身與領路的方式,是俏皮的,有著愛麗絲夢遊仙境般的童趣,卻是暗黑的成人版;因為她們一路留下的線索,是條條紅色內褲。觀眾經過水管中水族館斑斕的海底造景,行經演員用偌大澆水器撒下個個乾枯的樹盆,卻又身穿雨衣往自己倒下裝水的水桶;或是,演員領著觀眾的手勒緊她脖上的白布,隨後便抬頭看見網子上的白球成堆落下,撒得演員滿身抑或觸及觀眾,也不畏地直盯著觀眾凝視。演員充滿挑釁甚至自虐的質地,頻繁出現在大部分的演出橋段裡,不斷嘗試挑戰觀眾感知的界線,以及試探尋索觀眾的反應。舉凡著白色洋裝的演員,生氣地就觀眾身旁的牆上丟球,不焦急於觀眾被反彈的球所觸及;又或是,頭蓋白布的演員浸漬在挑逗觀眾的情慾不成下,痛苦任性地向觀眾呻吟;甚至是白色小丑裝的演員,在觀眾走上樓間的背後,突然斥聲喊叫,接著笑鬧地狂奔離開,而觀眾依然得循著他狂放的足跡,在打開櫃子找到藏身的他。這令人迷惑、反常和奇異的氛圍,放置於色彩講求一致性的白色著裝與刻意構圖過的視覺畫面裡,充斥違和感的浸潤,奔走在突破觀演限制又置身美學框架之間的離聚。

整體而言,參與此劇結合物件與空間的移動式演出時,表演的橋段至段落之間,總可在觀眾眼前凝結成幾張紛陳羅列而醒目的照片畫面,這大概是「意象劇場」的迷人之處。整個表演就是一個物件,當物件成為一個表演空間,則造就一場藝術展覽。而這也引人深思,觀眾收集深刻畫面與感知體驗時,有無觸碰極限的可能,亦如故事敘述有千篇一律的套路。因為,對於演員「挑釁」的表演實驗(如上段所述之案例),以及導演安排觀眾「仰視」演員的視角轉換 (如腳下拘禁在製糖機器裡的演員,或從高空滑索而下的底下揮手歡呼的演員),皆頗有玩味「權力關係」的新意。且風格鮮明的視覺畫面,也具賞心悅目的攝影美學,可若綜觀觸及色彩的調度,普遍以大紅的擇色為依歸的表現,則有視覺疲乏的疑慮。此外,意象的造成,若無充分意義化、然後進入觀眾的感知系統,有無剎然而逝泡沫化的可能,亦為雙面刃,則可待探討。

最後,由於「恐懼」是「詭異」之下的另一子題,似乎探討了幽閉黑暗、未知死亡等不同型態的恐懼,甚至也將恐懼移至觀眾身上,交付觀眾最終的極限挑戰,將觀看演出推至體驗極限活動的投身參與。但由於演出形式採用移動且分區式的展演,加上領會抽象元素的呈現需要時間,恐懼聚焦相對易發散。因此,期待演出橋段之間,相互共振推至最後極限體驗的火花,應還有搧風點火之勢。

不過,總結《Incubating2.0—詭》,可比喻為一本如《怪奇孤兒院》般會移動的相本,帶有詭譎謬味,演員從相本中悄然起身,與觀眾互動或拉攏行動,從《Incubating1.0》行進至今,仍實驗於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的交涉對話。

《Incubating 2.0—詭》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19/11/22 19:30
地點|十鼓仁糖文創園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