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權、去污名與療癒劇場《生命中的禮物-預約真實》
12月
03
2018
生命中的禮物-預約真實(OD表演工作室提供/攝影Lori Lee)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29次瀏覽
羅倩(專案評論人)

「在世界之樹的隱沒之處,是真實與想像的邊界。

其上生活的人有光,曾聽聞黑暗,

其下生活的人在暗處,曾想見光明。」(演出文宣)

「生命中的禮物」一開始是源於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委託OD表演工作室,帶領精神疾病康復者參與的戲劇應用計畫,已連續演出三年。2016年《生命中的禮物—精神康復者戲劇團體成果發表》與2017年《生命中的禮物—交易時刻》皆為索票演出。今年首次售票,不過觀眾其實是透過看演出做公益,票錢等於回饋給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的捐款。OD表演工作室想做的,是希望透過一系列劇場遊戲、創作和演出「促進精神康復者社會參與和去汙名的行動」。【1】

《生命中的禮物—預約真實》以說書人的寓言體「世界之初的大樹」開場,用舞蹈串場作為說書人口中寓言世界的變遷。在這之間結合好幾段康復者的故事:破碎家庭中的智能障礙者;靠抄寫經文對抗內在教唆之音的麵包師;堅持聽到菩薩聲音召喚的要去西方取經的女友;因後天環境長滿寄生蟲卻持續努力活著的樹。在眾多真實的生命故事中包裹著世界之初的寓言體,兩者卻沒有違和之感。

塑膠管組成的大樹裝置在二樓角落,成為樓上(光明世界)與樓下(黑暗世界)兩種不同世界的空間感。透過寓言體,在同一個空間騰出想像的位置來呈現康復者另一端精神狀態的世界。在這個人類共同棲居的大樹下,有洪水有饑荒有爭吵也有人離散。而在樹下生活的人(眾人),可能因為某些原因掉落到黑暗的樹洞下生活,被剝除聽與看的能力,隱沒到陰暗不可見之處。恰恰比喻了社會對於異己的排斥與隔離。

透過團體成員展演這些真實的生命故事,一起感受痛苦感受歡笑,為表演者在舞台上展現純粹的美而感到動容。《生命中的禮物—預約真實》從應用劇場出發,感覺卻與一般劇場演出沒有什麼差別,故事對白與演出搭配得極好。

尤其在所有工作成員(OD的夥伴、康復之友協會成員)與團體成員(台上的表演者)齊唱《活得像條狗》的狀態下,這首表達承受如此精神壓力與痛苦的歌詞,從生病、住院、關禁閉的精神狀態裡頭重新肯認自己,接受自己並唱出心頭的坦然。不分你我,正常與不正常,眾人只是用歌舞精神歡樂的唱著。一股真誠在劇場中劇烈跳動著,渲染力強大。

上半場由OD表演工作室帶團體成員一起演出《生命中的禮物—預約真實》。下半場則是由異常精彩劇團帶來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邀請觀眾對上半場演出作分享回饋,劇團再以一人一故事手法演出觀眾的感受。那天聽著許多觀眾分享當下的心情:

「我是同志,我一直努力表現得很好,我想結婚。但公投結果,讓原本支持我的家人都很難過,我也是。」

「老師對身心障礙者——我的學姊的差別待遇,讓我很難受。」

「對於公投是否同意與不同意的恐慌。很多人的爸媽可能真的活在完全不認識同志的世界。一群人如何同理另一群人,公投結束後只是開始。只看到顏色,沒有看到內容。我還在搖擺,但是我很堅定。」

「面對婚姻的憧憬,是要繼續積極找尋對象踏入婚姻,還是不婚主義也很好,如何處理自我內心的拉扯。」

「四處維修儀器的菜鳥職員,在公司如何面對前輩出走成立新公司的壓力。」

「高中好朋友上大學交到了很爛的男友被惡劣的分手,靠酒精與藥物度日。重度憂鬱症與思覺失調。我很心痛,什麼是愛?我對她的友誼之愛難道就不是愛?」

在九合一選舉與十大公投隔日,整顆心還對公投結果感到抑鬱與失望,卻在下半場從頭哭到結尾,那天許多觀眾一起安靜地聽、默默擤鼻涕,過程中表演者也紅了眼眶鼻子的。所有人共同傾聽相互理解:聽著公投對社會的撕裂與創傷;聽著不同的人對於所愛的人受到的歧視與煩惱;聽著對於職場工作的堅持與對於婚姻的期待。其實沒預期會在《生命中的禮物-預約真實》與異常精彩劇團的一人一故事劇場中感受如此真切的平權與療癒。真的,所有人其實都是一樣的。

註釋

1、在今年3月一開始招募演員時,招募對象包含1.精神疾病康復者、2.康復者家屬或親友、3.願意參與團體或共同創作者。訓練及創作期:3月28日至08月29日,每週三下午2點至5點。排練期:9月3日至11月28日,每週一、三下午2點至5點。臉書網址:https://reurl.cc/5GMXR。查閱日期:2018/11/29。

《生命中的禮物-預約真實》

演出|OD表演工作室 x 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異常精彩劇團
時間|2018/11/25 14:30
地點|納豆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