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與無影的交會《無驚無驚》
5月
27
2015
無驚無驚(牯嶺街小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89次瀏覽
王妍方(社會人士)

「為你朗讀」活動由身體氣象館舉辦至今已第四年,主要是藉由挑選國內外文本以讀劇的方式進行演出,演出語言載體多為中文體系,之前曾於第二年時推出芝山雅韻戲劇團改編自電影《瘋狂理髮師》改編劇本《空遺恨》進行歌仔戲讀劇演出,本次則由全閩南語系的《無驚無驚》打開敲門磚。

現場靠近出入口的牆上掛上了左「出神」,右「入化」,中間「無驚」的布簾【1】,面對觀眾的方向擺上了七張塑膠紅椅,演出前觀眾席後方一直播放著AM調頻電台的台語廣播。開場時,先由舞台提示上場告訴現場觀眾本次演出的時空背景與人物設定,接著以小鑼敲擊開場,六位主要演員依序進入在自己的指定位置上坐定。

《無驚無驚》時間放在民國八十四年農曆七月前,台中鄉下某專門侍奉濟公與孟婆的宮廟發生小火災,燒毀了孟婆所居的孟婆廳,孟婆的金身因此被轉請到與濟公同居於救世廳;濟公正因時常接收信眾的眾多祈求而覺得煩悶,正好孟婆來此暫居,兩座神尊看著來來往往的信眾開始鬥起嘴來。神桌上熱鬧萬分,神桌下也是不遑多讓,前來請求濟公活佛開示的信眾美雲與阿財各有各的煩惱,美雲與身為桌頭(乩身翻譯)的林仔之間又有一段往日情,最後兩人因美雲拿掉孩子遠離家鄉而分手,林仔因為最近買的奇楠香老點到一半就熄滅覺得非常頭痛,阿財開當舖想要轉換跑道,一連串的點線面產生連結,劇情延伸展開與案上兩位神尊的對話相呼應,直到最後林仔走出救世廳,望著廳內半明半暗的香火為止。

演出載體上,《無驚無驚》以台語為基調,搭配四句連與少數的偈後語,遊走在人鬼神三界,用宮廟發爐失火為基礎,使濟公與孟婆產生看似不可能發生的連結(陽神與陰神),再加入人類信眾的祈求與事件,由上往下觀,藉由師尊(乩身)與桌頭【2】的翻譯給予信眾解答,再由下往上傳,反應濟公與孟婆心中蟄伏已久,無法言說的渴望。

製作團隊利用演員身上的服裝與各角色的鞋子,利用傳統戲曲的簡易舞台設計,對觀眾視覺做出潛意識的提醒,使參與者不止用「聽」也能用「看」的方式了解劇情,場上角色皆由女性角色擔綱,除去性別認知上的差異。單以雙耳傾聽讀劇的節奏,感受語言中帶來的力道與情感,是讀劇最大的樂趣與特色,也能看出演員投入的程度多寡。

《無驚無驚》是小劇場中少見的閩南語劇本,能採用台語方式進行讀劇更屬難能可貴,雖然在時代背景的事件建立架構及連結性上有稍嫌薄弱的狀況發生【3】,使用上保留了台語文的風雅,偶或點綴屬於語言裡少數的原生野性,所採用的主題走向,在小劇場的文本呈現上,已然滋生新風華。

註釋

1、傳統戲曲演出,在舞台中高掛左「出將」右「入相」,中間則掛上演出劇團名稱。

2、宮廟問事現在仍十分盛行,每一間宮廟都會侍奉一位主神,主神會挑選「乩身」,在指定的時候降臨,乩身在接收主神給予的答案後,會由「桌頭」翻譯給前來問事的信眾作為回覆與解答。

3、劇本裡提及1995年台中衛爾康餐廳失火事件,並未與宮廟內孟婆廳失火產生連結。

《無驚無驚》

演出|身體氣象館(為你朗讀Ⅳ)
時間|2015/5/17 PM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二樓藝文空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