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I am how I am” 到 “We are how we are” 《輿圖工作坊》觀察筆記
10月
19
2017
來自中亞的新語(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71次瀏覽
廖于(音樂所研究生)

Artyom Kim、輿圖跨民族樂團、臺灣獨奏家群

由兩廳院主辦的《新點子樂展》始於2013年,至今年邁入第五屆,本屆(2017)策展人趙菁文以「亞洲」為主題,規劃了三檔製作共五檔演出,以歐洲音樂家演繹東亞當代作品的《不承受時間的花》打頭陣,《來自中亞的新語》塗抹出中亞音樂與臺灣的碰撞,最後回到臺灣自製的《遶境共聲》,清晰呈現三種向度的關注視野,提供音樂人一個探索何謂「亞洲新記憶」的實驗性創作場域。

其中《來自中亞的新語》(In the Eyes of the Nomads)音樂會,由韓裔烏茲別克籍指揮Artyom Kim、藝術總監Joël Bons所領軍的荷蘭「輿圖跨民族樂團」(Atlas Ensemble)五位中亞器樂獨奏家,以及八位臺灣中西樂器獨奏家,合作演出兩首臺灣作曲家的混合編制新作、數首中亞民族音樂與一首集體創作作品,並舉辦為期將近一週的「輿圖工作坊」(Atlas Lab)進行排練。指揮Artyom Kim在工作坊引入他獨特的集體作曲方法(the Method of Collective Composing),使獨奏家們為適應而拆解既有的知識慣習時,能夠回到自身所創造出來的器樂新聲響之中,挖掘臺灣當代音樂的各種可能性。

◎ 輿圖工作坊與集體作曲

工作坊主要任務是在一週內從無到有的完成一首合創作品,同時排練兩首臺灣新創作品。在合創作品的排練上,第一天由指揮帶領臺灣獨奏家進行暖身及素材呈現,而中亞獨奏家們在第二天下午抵達。Artyom除了早早寫信說明其集體創作和工作坊將如何進行,亦給予獨奏家們一份「個人暑假作業」 — 每個人都要依據指示提前準備好「自己樂器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of your instrument)」— 鼓勵獨奏家思考感受更豐富多樣的聲響質地。

Artyom的集體作曲(collective composing)概念可能源自1960年代掀起的「集體即興(collective imporvisation)」,1961年李格悌(György Ligeti)也曾寫就《Future of Music—A Collective Composition》一書,而自80年代中起,集體即興創作在臺灣劇場與舞蹈界中亦逐漸為人熟悉【註1】。集體作曲以聲音/音樂為核心,是一種含有即興和預置手法的集體創作模式,在有指揮又試圖去指揮中心的狀態下,Artyom由此延伸出其獨特的四階段方法,運用在工作坊中【註2】。

「集體作曲方法」的前三個階段,實際上未觀察到明顯分水領,更接近光譜式漸變。Artyom從暖身開始,關注能量(energy)的體內外循環,第一階段在於培養音樂家的專注力與直覺,去感受並掌握由個人與集體意識共同推動的音樂能量,演奏者逐步調適而融入創作視野;第二階段發展獨奏家預置的一小段聲音素材(prepared elements,也就是「暑假作業」),形成「集體信息場域(collective information field )」,從域中擷取、仿擬或連結彼此觀點,引導樂手更自在且自發即興出入樂流。在第三階段,Artyom開始篩選並紀錄具創造性的素材和想法,膠粘成較具完整性的長短樂段,讓各素材提供者命名;接著以黃金比例為引,嵌入自然科學和宇宙中的數學規律「費波那契數列」(Successione di Fibonacci)與組織法則「螺旋形」(spiral),大致底定全曲框架,音樂也由此映射出世界的結構【註3】。最後一個階段,則強調演出時將聽眾納入信息場域,讓「集體」的概念在第一階段取消演奏與作曲二分之後,再度打破創奏者與聽眾間的界線。這個階段要求樂手不再只注意舞台上正在發生什麼事,而需要持續感知或即席回應聽眾當下的反饋,音樂也在此拒絕定型中拓展其流動意義。

◎ 工作坊中的創作觀

在工作坊中共同形成的,對何謂集體作曲的認知和實驗,主導了工作坊的階段進程與工作模式。集體作曲的互動關係,就像人類和宇宙之間的連繫,Artyom曾以弦與共鳴腔(string and body)來比喻,弦的振動傳導至共鳴腔強化了聲音訊息,而腔體也會一再把能量回傳到弦身,促使其改變原本的振動規律,形成迴還往復的互文共振。也因此,Artyom特別強調「過程」,一如所有童話都有著類似的故事結構,劇情在主角觸犯禁忌、受到懲罰並最終回家的過程中推進,但故事轉折處與細節都各不相同,就像書法和走路,要從A點到B點有無數種走法路線,即便寫同一個字卻沒有一模一樣的筆跡,重要的是怎麼寫、為何如此寫。

這樣的觀點反映在工作坊集體創作的角色分工上,Artyom除了鬆解獨奏家的舊有框架、培養默契,也成為抓穩走勢、塑造音樂整體結構和平衡者,協助獨奏家感受自己正在寫下什麼字,創造怎樣的聲音。而最終的coda便是「回家」,音樂並未結束在全新的聲響素材中,而是再次回到柳琴最初的樂句,完成一場旅行。

◎ 臺灣獨奏家們面臨的挑戰

指揮在「集體」意識的想像與實踐,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中介物及中介內容為何,而臺灣獨奏家如何回應這種集體狀態下多元的技術需求和記憶需求,同時試著與中亞音樂互動出「好的」聲音,也相當有意思。

無論中西哪種樂器,臺灣的八位獨奏家都擁有非常紮實的學院訓練,熟習特定美學標準下的發音方式,而一開始的暑假作業就敦促樂手們重新思考什麼是「樂器的自畫像」。直至工作坊,Saxophone(顧鈞豪)把雷鳴管(thunder tube)塞進喇叭口,製造既像雷鳴又如大象叫聲的音質,吹法充滿爆發力,而Double Bass(卓涵涵)則在弓法中加入搓湯圓一樣的動作,以弓毛繞圈擦弦,製造細密綿遠的輕盈感。「把打擊樂當弦樂,把弦樂當打擊樂」說法看似戲謔,卻也擺明豐富多樣的音色不囿於單一美學,更能摸索出樂器自己的語言。

在此聲響場域中,聲音的異質性相對較高,要如何形成共感、凝聚出同一條音樂河流不致分裂碎散,“keep going together”便成為獨奏家與指揮的工作重點之一。無論是節奏、音型或音高上的仿擬、卡農與對話,都在排練過程中不斷被實驗,被樂手的直覺抓捕或放棄。同時,近乎膝反射式學院訓練成果也被Artyom一條條拆解,譬如調性系統的內化,使樂句往往從主音開始或結束,節奏部分也曾被點明對正拍(downbeat)起始的不自覺依賴。除此之外,為了紀錄多元異質的聲響與即興段落,記譜方式也呈現各種樣貌,除了五線譜,更多是以抽象線條、波形、圖樣或數字數列來表示音樂的骨幹、轉折點和銜接方式,也利用現場錄音檔協助記憶音樂內容。

美中不足的是,或許受限於語言(指揮與臺灣樂手說英文,與中亞樂手說俄文),臺灣獨奏家與中亞獨奏家的直接對話並不多,抽象敘述的理解缺失偶有閃現,但也可能因此刺激雙方直接以音樂溝通的動機,例如Tar(Elchin Nagijev)在排練空檔跑去找柳琴(陳崇青)即興,或是正式演出前Cello(巫尚謙)臨時被Duduk(Gevorg Dabaghian)抓上台伴奏,兩人幾乎只以眼神和耳朵來對招。

集體創作的聽覺意義,或許在於瓦解了指揮中心、作曲家中心或所謂的個人作曲特質(例如音樂「很巴哈」、「很菲利浦葛拉斯」),素材內在的組織習慣和曲式結構不再被預先規定,因此更凸顯「關係」及「過程」的重要性,使音樂的「未定稿」成為流動的時空,而可以容納此在不同文化,指向一個新的亞洲。

過往在評價音樂如何,多以結果(出版樂譜、現場演奏、錄音錄影等)論成敗,「輿圖工作坊」的集體創作形式卻提供另一種共振途徑,模糊掉作曲、演奏及指揮三者壁壘分明的功能性,得以聽見過程裡每個人是如何在自己和他者之中誕生,且藉由音樂,與世界展開千絲萬縷的連繫。一如Artyom曾說過,創作是“I am how I am”,這場橫越幾千公里的跨世代、跨文化交匯,也聲明出它獨特的 “We are how we are. We are music.”

註釋

1、參考資料:《集體即興創作:約瑟夫.柴金與開放劇場》,朱靜美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2、集體創作方法四個階段,資料來源為指揮Artyom Kim寫給臺灣獨奏家的暑假作業,同時此段書寫亦融合、印證於排練現場的觀察。

3、指揮在排練中不斷與獨奏家嚐試不同長度、規模與丟接形式的樂句螺旋,例如:以費波那契數列1-1-2-3-5-8與8-5-3-2-1-1(反轉)交互穿插,一組發音另一組休止,並使用在命名樂段的結尾節奏型,同時也設計將拍數結構貼近黃金比例1.618。相關數學原理影片請參考:The magic of Fibonacci numbers | Arthur Benjamin

《輿圖工作坊》

演出|
時間|2017/9/18-23
地點|國家音樂廳排練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