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動中的不契合《浮.動》
3月
12
2013
浮動(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53次瀏覽
盧健英(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孫尚綺的作品我過去看得不多,去年台北藝術節的《早餐時刻》是初次經驗,舞台上三位舞者忙得不得了,又要跳,又要演,又要當攝影師;觀眾也忙得不得了,一下子看實版,一下子看虛版(投影),視覺不停地跳接,看似一盤散沙,幕後全是精密算計。與其說孫尚綺想玩的是藝術無疆界,《早餐時刻》更證明媒體無疆界,劇場無疆界。不算是很新的概念,但要玩得那麼徹底,也真不簡單。

《浮.動》不一樣,觀眾必須「進入」它的抽象,簡單,以及在電子噪音中回歸的純肢體發展。從一人,兩人,到三人的結構即興變化,然後進入如節目單中所描述的這三人舞:「摸索著外象與內蘊間的契合」。

我從「契合」的角度來觀察這個作品,最明顯的元素當然是三位舞者,和孫尚綺合作的另兩位男舞者分別是來自威爾斯的 Ross Martinson和來自德國的David Essing,David 魁梧而敏捷流暢, Ross矮小但有著戲劇性的內在,孫尚綺則有著外弛內張的身體幅度,強韌與抒情兼容並蓄,在整晚六十分鐘的時間裡,三個人都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沒有誰一定領導誰的問題,但時間拉長之後,「契合」的難度就跑出來。

舞蹈中常說「能量」,其實很難化約成說明文字,你看著舞者們從冷靜到喘息,在時間、光影的推進中,從指尖的啟動、臂膀的交纏,到上下空間的對抗與橫掃,舞者在機智與直覺中選擇動力的收放點,它有點自由又不是太自由,我常會聯想到原住民裡的自由對位複音歌唱,各個聲部截然不同,但兄弟各自爬山後又要到一定的匯集點,造就「能量」。

主題是「空」內容卻不能是空,我必須說這樣的題目不容易,因為考驗舞者身體的「深度」(dimension)要夠,並在動作的交鋒與屈從間展延出綿延度(sustainability),還要細膩變化以撐起時間拉長後的競逐與迴旋而出的火花。而《浮.動》所營造的能量,在我看的那一場的中後段之後,就有些力不從心,脫逸了向上迴旋(如英文標題「uphill」)的軌道,動作的施與受,攻與退之間失去了延續的主題動機,流動性與說服力大打了折扣。而兩位外籍舞者身體的「深度」問題就益發明顯,外象有之,內蘊則不足。後半段的重心雖擴及三人的交織變化,以及對兩兩「關係」的發展,但戲劇性的眼神對視、咬嚙的慾望暗示,挑逗性的呼吸喘息聲,三人舞的換位或對位,重覆的動作再現等等,像半路殺出的新方程式,則又與作品一路營造的「抽象、簡單」風味不同,而這個新出現的主題動機也很難再有往上堆疊的能量。

孫尚綺形容《浮.動》是他對身體探索的三部曲之末,前面的兩支皆為獨舞小品。儘管是達陣之作,對我而言卻有未達陣之憾。但孫尚綺最大的優勢也在此,他有極佳的身體質地,快慢之間有著機敏的控制與爆發力,也顯示他之所以在歐洲被看見的差異性,期待下次再見他的新作。

《浮.動》

演出|崎動力劇場
時間|2013/03/10 14: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拓樸學關注著連續性,同時其中得以展開的異質空間。引人注意的因此更是《浮.動》的作品表面如何在從中切割「破壞」的裂口上,拉出另一意識或其慾望的環帶。(李時雍)
3月
15
2013
聲音與燈光兩者以正交的方式分別在聽覺與視覺上創造了慾望與世界,所以讓觀眾在安排舞者行動序列的意義時,既不缺乏動機上的能量來源,也不怕沒有來自(作為視域界限的)世界的持續性與穩定性。(王柏偉)
3月
13
2013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