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冠縈、呂冠玟姊妹皆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碩士,兩人從小到大獲得無數國內外比賽佳績,此次音樂會曲目安排更使人期待,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Op.56b》、柴可夫斯基《胡桃鉗組曲Op.71a》、比才/安德森&蘿伊《給雙鋼琴的卡門幻想曲》、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雙鋼琴組曲Op.17》,每首作品難度都非常高。
第一首曲子是布拉姆斯的《海頓主題變奏曲Op.56b》,該作品有分為樂隊版(56a)與雙鋼琴版(56b),音樂內容完全相同,樂曲由一個主題、八個變奏和終曲組成。整首曲子流暢,兩姐妹的音色柔和,在力度表現上張力明顯,又不失優雅,讓人聽起來非常舒服,並不覺得時間已經過了將近二十分鐘。
第二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鉗組曲Op.71a》,該作品已經是耳熟能詳的作品,「胡桃鉗」是柴可夫斯基最後的芭蕾舞劇音樂,在首演舞劇之前,柴可夫斯基從「胡桃鉗」中選出八首曲子編成《胡桃鉗組曲Op.71a》,分別為序曲、進行曲、糖梅仙子之舞、俄羅斯舞曲、阿拉伯舞曲、中國舞曲、蘆笛舞曲、花之圓舞曲,此曲筆者認為非常適合這兩姐妹演奏,充滿童話風格的曲子在細膩的觸鍵下,呈現出夢幻的音色,兩人在音量的比例上處理的很有層次,配合極佳。
下半場第一首曲子為《給雙鋼琴的卡門幻想曲》,由美國青年作曲家安德森和蘿伊編寫,取自《卡門》歌劇中的「哈巴涅拉」舞曲及「吉普賽舞」改編,將動機與主題進行再次發展,從一開始優雅的旋律,連結到快速的音群,突然轉到激動熱情的主題動機,兩姐妹在呈現此首曲子時,將整體的力度詮釋的更為明顯突出,使律動感更加跳動。
最後一首是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號雙鋼琴組曲Op.17》,拉赫曼尼諾夫以創作超高難度的鋼琴作品而聞名,樂曲寫作華麗且複雜,為當時雙鋼琴組合演奏家們必備的核心曲目。作品分為四個樂章:第一樂章導奏,以進行曲的律動呈現,使開頭便充滿活力的表現;第二樂章圓舞曲,由一台鋼琴負責主奏,另一台鋼琴模擬管弦樂團的聲響效果;第三樂章羅曼史,以抒情的創作為基礎,用超高難度的技巧呈現,快速的爬音與分解和弦,使音樂整體漸漸推向高潮;第四樂章塔朗泰拉舞曲,急板迴旋曲,以兩架鋼琴的音符互相交織,呈現出威嚴壯闊的主題動機,最後在豐富的聲響效果中,壯麗的結束。
聽完整場讓人很激動。最後一首拉赫曼尼諾夫把整場音樂會氣氛推向最高潮結束,曲子的選擇高難度之外,兩姐妹的演奏技巧高超,音色非常細緻,從第二首開始,甚至讓人誤以為在聽管弦樂團一樣,層次分明又飽滿的聲響,意猶未盡,兩人在連續的高難度曲子下,似乎感覺不到一點累,音樂會圓滿完成。
《呂冠玟×呂冠縈雙鋼琴音樂會》
演出|呂冠玟、呂冠縈
時間|2018/08/24 19:30
地點|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奏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