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形還魂.落地生根──《勸世三姊妹》
1月
12
2023
勸世三姊妹(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365次瀏覽

文 白斐嵐(特約評論人)

詹傑編劇、康和祥作曲、曾慧誠導演、躍演音樂劇團與衛武營共製的《勸世三姊妹》,自2021年歷經多版讀劇音樂會、影像拍攝,終於在2023甫開年迎來衛武營盛大首演。新舊曆年雙重夾擊下,靠著觀眾熱情口碑,在最終場更達成完售佳績,對台灣音樂劇圈來說,無疑是相當振奮人心的消息。兩年前華山讀劇音樂會後(恰好在三級警戒前夕),我曾撰文1討論向來被視為禁忌的喪葬儀式如牽亡歌,面對現代美學的壓制,卻持續為流行歌謠與當代表演藝術注入創作能量;失落的儀式因而得以憑藉另一種表演形式,找到還魂的可能。如今隨著作品首演完成,不須再「腦補」讀劇留白之處,於是更想藉這篇評論,探討《勸世三姊妹》之於台灣音樂劇創作與產業的多重座標。

現今人們多將1990年代視為台灣現代音樂劇發展的起點(請容我在此避免一刀切的斷代史,保留一點含糊空間)。三十多年來,有產業、規模、形式與風格的變化,但其中一條逐漸清晰的路徑,是由「華」轉「台」的過程2──意味的不全是語言(華語到台語)、題材(都會至鄉土)的轉換,更影響了音樂本質的重新創建與追尋。如本文標題提到的「落地生根」,實是借用林采韻〈1987-2022台灣音樂劇新浪潮來襲〉3一文,文中回溯:最早先是台灣現代劇團啟動對西方音樂劇形式的內化與仿擬,並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樣貌。隨著時間過去,問題意識也逐漸從「什麼是音樂劇」、「什麼樣的題材可以做音樂劇」,逐漸轉變成「什麼是台灣音樂劇」。換言之,音樂劇創作已從參考西方,進一步回望自身。

承上,「台語」自然是其中一大關鍵元素,從早期將知名音樂人的作品集結成劇(如《四月望雨》與幾齣以陳明章歌曲發展的音樂劇),延伸至本土與傳統文化題材的如《隔壁親家》、《釧兒》。至於近年則有《台灣有個好萊塢》、《皇都電姬》、《熱帶天使》與本文主角《勸世三姊妹》,創作路線不約而同脫離了所謂鄉土、懷舊的標籤,而將眼光放在「即將/已被遺忘的歷史」:無論是挖掘台語片的輝煌與沒落、從文學作品切入不為人知的南洋二戰史,或是即將失傳的牽亡儀式。這或許是另一種音樂劇的文化翻轉──破除俚俗或閨怨,台語入樂可以如何接上時代音樂潮流、可以如何史詩悲壯,牽亡歌又能如何酷炫。

勸世三姊妹(躍演提供/攝影林政億)


回到《勸世三姊妹》作品本身,它的情節相對簡單,不像《台灣有個好萊塢》觸及電影產業的政治因素與時代變遷,或如《熱帶天使》複雜的異鄉戰事與身分掙扎。借用編劇詹傑在節目單上的描述:「隨母親流浪躲債的三姊弟,意外因為大姊宋國珍一場夢,重回故里,同步捲入地方大伯公的病榻遺願,得要宋家後人學唱牽亡歌陣,才能夠安心離世。由此,三姊弟國珍、國美、國豪,在這久別家鄉,重新有了認識父母和自己的機會」。失能家庭、地方勢力、遊子返鄉、傳統歌陣,幾組關鍵字卻濃縮了非常「台灣」的多條脈絡。 


多方勢力覬覦的大伯公遺產,引入從街頭運動到八點檔都十分熟悉的都更與地方政治議題;一手帶大弟妹的宋國珍,儼然是台灣社會「長女情結」最佳研究案例;在舞台上總是討喜的潑辣女性,令人聯結到《嫁妝一牛車》阿好姊與《台灣有個好萊塢》以苗可麗影視形象為藍本的文鳳姊一角;二妹小弟/妹的外貌與性別認同,已是近年常見的創作主題;當然還有觀眾總是看不膩的「返鄉找自己」(想想《俗女養成記》、《用九柑仔店》與同樣由詹傑共同編劇的《花甲男孩轉大人》,遠住都市的子女因突發狀況返回鄉下,從排斥到接受,進而在家鄉找到自己),簡直就是通俗文化反映的社會集體潛意識;黑色幽默的喪葬題材也有《父後七日》前例可循,更別提近年在當代藝術、舞蹈、音樂領域各自爆發的創作力(如藝術家張徐展紙紮創作、壞鞋子舞蹈劇場自牽亡歌發展的身體美學、圓劇團的弄鐃雜技等)。 


也因此,《勸世三姊妹》劇中運用的原型素材,並非無中生有,而是多年來在台灣社會與通俗文化不斷醞釀、積累的集體經驗。同樣的時間軸,也存在於躍演自《釧兒》以來對歌仔調的長期投入,並延續到此次結合傳統歌陣的創作,以及作為台灣少數擁有自己團員的音樂劇團,多年練功的演唱實力。換句話說,在看著《勸世三姊妹》向即將消亡的牽亡歌致敬時,實際上更令人強烈感受,台灣音樂劇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這裡。 


這樣的時間積累,或許在《勸世三姊妹》兩年的創作發展過程更為明顯。近年時興階段性呈現,其中又以耗費龐大資源的音樂劇為最,然而也多的是一再進階演出、實際內容卻停滯不前的失敗案例。相較之下,《勸世三姊妹》的進展,實在讓人驚艷。回憶當時讀劇音樂劇發表,劇情尚有不少矛盾與缺漏,牽亡曲調的音樂元素也尚未到位,實際更像是單純借用西方曲式述說本土故事。但在首演版本,音樂與劇情彼此拉抬,遮掩各自侷限,成為讓作品通俗而不流俗的關鍵。 


勸世三姊妹(躍演提供/攝影林政億)

自始至終驚天動地的一曲〈我幹你祖嬤老雞掰〉開場之後,康和祥以多變曲風刻劃小鎮情景與人物關係,其中如用Gospel象徵都更帶來的希望(雖然我本人依然對這選擇感到疑惑);或如宋國珍(張擎佳飾)夾敘夾唱宣洩心境的〈嘿!嘸人愛ㄟ尾寮興中里177號老公主宋國珍〉,有種史蒂芬・桑坦(Stephen Sondheim)歌曲〈Another Hundred People〉4的味道。不過最精采的還是分處上下半場的「遊花園」(曲名〈好花得時〉)與「過路關」,以及劇末終於登場的三姊妹牽亡陣,真正為作品「開光」。 


〈好花得時〉以三弦帶入遊花園曲調,四句一段的曲式重複十二月份,明顯已不符合當代人失去耐心的聽覺習慣(畢竟這是個串流媒體讓歌曲前奏都快要消失的時代);然而襯著另一條旋律線疊加變化,在不同人物與情境之間流轉,難得讓女主角之外的角色,也有空間抒發心聲,並將充滿性別刻板的「好花就要得時摘」,轉化為珍惜所有情感。傳統曲調看似過時的緩慢與重複,反為快節奏的上半場帶來舒緩,成為極為動人的時刻。 


與之相對的,是和抒情下半場呈現反差的「過路關」。三姊妹推著大伯公半死半活的彌留之身/魂魄,一路閃躲回家,亡魂關卡成為真實人生的實際阻礙,饒口快速的歌詞丟接與歌舞場面,更具體呈現了牽亡情境中緊張刺激的危機感(而不再只是做做樣子、沒人聽懂歌詞的儀式而已)。至於貫串全場的紙紮人歌隊,理所當然撐起所有場面,再也不需擔心音樂劇寫實場景最常被問到的:「為什麼突然有一堆人出來唱歌跳舞」,也在虛實之間,疊合生者與亡者的兩個時空。


 

勸世三姊妹(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劇末(相對)原汁原味的牽亡歌陣,搭配亡魂歌隊為父親送行,紙錢紛飛的舞台畫面魔幻而唯美,更點出了牽亡歌「勸善」又「勸亡」的真正意義,不再只是借用本土音樂元素而已,而能真正與情節扣合。此外,音樂上的「傳統曲調新詮釋」,也呼應了劇本對傳統家庭價值的翻轉。感謝編劇並未讓故事主角宋國珍陷入家庭關係的情感勒索套路,即便對父母有再多埋怨依然要選擇「原諒」。相反的,她理解到自己最珍惜的人是自己(小時候快樂的自己)──與父母和解不是因為倫常,而是為了善待自己。 


如果說「音樂劇」等於音樂加戲劇,《勸世三姊妹》無疑證明了一加一大於二。故事所乘載的轉折與情感,讓即將消失的傳統曲調,變得具象而親近;有了音樂畫龍點睛,也為通俗情節賦予獨特性。再舉最後一個例子:自讀劇到首演,「三姊妹」始終以大姊宋國珍為主軸,其他角色更像是在襯托她而已(爸媽離開時,二妹與小弟/妹年紀小,沒有記憶,尚可理解;但亡父最後告別,卻也只不捨大姊,而對另兩個小孩沒有太多反應,這就十分令人納悶),自然也會對其他角色感到可惜。然而幾首精彩歌曲,如前段提到的〈好花得時〉或下半場緊急時刻電話快沒電的三方對唱,卻都巧妙運用音樂結構多線敘事,平衡戲份。即便角色實際篇幅有限,觀眾走出劇院記得的,卻是那些很有存在感的歌曲段落。 

 

《勸世三姊妹》讓人看見音樂劇創作的可能性,卻也免不了感嘆音樂劇產業現況的侷限。歷經多次讀劇,首演卻只有僅僅四場,口碑只來得及在最終場發酵。進劇場時間有限,也令人難以苛責略為混亂的音場與技術點。全劇超過三個半小時,似乎還有不少刪減空間;情感宣洩過度仰賴高音域,不免稍感聽覺疲憊。聽聞六月將在北藝中心演出,期待作品越來越細膩成熟,也期待台灣音樂劇真正擁有長期演出、修戲磨戲的空間。 


註釋 

  1. 白斐嵐,〈牽亡歌的反身度化──《勸世三姊妹》讀劇音樂會〉,表演藝術評論台,刊出日期:2021/05/31。 
  2. 主要為作品自我定位的轉變,如從「華語音樂劇」轉向「台灣/台味/台語」音樂劇。 
  3. 林采韻,〈1987-2022台灣音樂劇新浪潮來襲〉,《 PAR表演藝術》第346期,2022年05月號。 
  4. 出自音樂劇《夥伴們》(Company)。 

《勸世三姊妹》

演出|躍演
時間|2023/01/06 19: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勸世三姊妹》就是一部「政治正確」的通俗劇,有充分滿足感官的視聽娛樂效果,對重要社會議題有正確立場,並且有適當份量的「勸世」、「勸善」意義⋯⋯總結全劇的:「車可以等,幸福不能等」,讓全場觀眾哄然,標示的不只是一部票房成功作品的誕生,更是對這個時代的一個註解。
7月
18
2023
《勸世三姊妹》以直白話語鋪陳人間的細膩真情,台詞字字句句搞笑又諷刺,讓人笑得前俯後仰、不能自已⋯⋯躍演多次嘗試將在地文化結合音樂劇演出,讓更多人認識自身文化,或是藉由觀看戲齣產生共鳴。
7月
18
2023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