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制才有自由─鏡頭視角下《四人房》
10月
12
2021
四人房(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提供/攝影張畯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64次瀏覽

蔡宛育(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生)


因為疫情關係,臺灣突然進入三級警戒,實體演出呀然停止,因應而起許多線上演出,也激起許多創作者開始尋找不同的觀演方式。

某某某的工具箱所舉辦的「宜蘭青少年劇團計畫」也因此將工作坊以及展演移轉至線上舉行。雖然觀眾的視角從寬廣的劇場限縮到鏡頭前,但這種限制的觀看方式反倒幫助《四人房》的年輕演員能更容易的引領觀眾視線聚焦、集中。《四人房》以物件劇場為宣傳,使用了日常生活常見的物品做為創作物件,例如錘子、花盆、放大鏡、線、手電筒等,再使用口技和表演讓觀眾去自由想像及代入,利用鏡頭限制的特有方式,引領觀眾經由高低水平或是遠近視角去敘述整個情節。

整個演出可分為五個段落。開頭和結尾就如同劇團文宣所提,「有一個藍色的夢一直跟著我,我在裡頭排練失去」皆使用藍色為底,利用光源投射物品影子於上。物品一件一件的被從左而右的傳遞,彷彿是在向觀眾介紹本場演員,也暗示觀眾對物品的想像。筆者認為,創作者利用影子,而不是直接給予直視觀看,便有想要消減物品原有意義的想法,而左手交到右手這個過渡行為,一有讓觀眾先有對接下來會出現的物件有印象,二來如同轉化儀式般的,將物品轉化為物件,給予不同於以往的符號意義。

第二段表演者描述著自己接到哥哥的電話後騎著機車回家的情況,一邊運用口技模仿機車的引擎聲,一邊操作著手電筒光源做為機車大燈,照亮每一條利用物件擺放而成高樓大廈的街景。我們跟著「機車大燈」開發新道路卻碰到死路、或是在只有單獨車燈的夜路,表演者巧妙運用光源及鏡頭,將觀眾從第三人稱視角,由高向下看著光源由遠而近向自己駛來,之後又改將視角轉為第一人稱視角將鏡頭壓低,如同我正是那位騎著機車在回家路上卻不以最短路徑,不斷找尋著回家新路線的年輕人。但這樣視角轉換而拉進觀眾距離的手法,就在筆者感到更貼進那位年輕人時,在下一段瞬間抽離,令人錯愕。

畫面突然從黑色的夜晚跳到有著日光燈的房間,第三段演出中,觀眾從表演者的第一視角回到第三人視角。畫面中出現一個透明魚缸,魚缸前鋪了一片泥土。透過一次次將放在四周的物品放進魚缸後,再拿出放置泥土上,接著又重覆將物品放進魚缸,再拿出放置泥土上。不斷重覆的台詞及行為,可以感受到表演者從小漸漸長大,而父親總是要求他要把東西收好,沾了泥土的物品也不斷的將水缸清澈的水變污濁,直到父親不再說,而污濁染黑的水似乎也變成年輕人想要離開家卻又對家庭無法割捨的混雜思緒。


四人房(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提供/攝影張畯喨)

從第二及第三段,可以確定整個演出的主題環繞在「家庭」,藉著演出者的講述以及操作物件,一點一滴的和觀眾生命經驗做聯結。觀看視角也從一開始只有表演者手腕的出現,接到第三段肩膀以下出現,直到此段,演出者以一位「完整」演員出現演出中。利用這樣視覺的揭露,似乎要開始進入演出高潮,可惜的是在第二到第四段比重中,並沒有如同視覺一般漸漸加重。

在第四段的演出中,表演者完整出現在畫面上,面前有著一大塊陶土。表演者口中說著「他一定有留下什麼給我」,一邊剝開面前大塊完整的黏土,試圖要在裡面找尋父親所留下的東西,又再一次次的「我應該自己做」指令下,用黏土捏出一隻隻小動物。父親是否有留下什麼給表演者?那一隻隻手作的小動物會不會就是留給表演者的天賦或能力?黏土又代表什麼?物件劇場最有意思的是,物件不會用原本的方式使用也不會有原來的意涵,透過表演以及每位觀眾不同的生命經驗,給予物件新的符號,於是,每位觀眾都有屬於自己對於黏土的不同投射,但也因為此段觀眾仍是以第三視角在表演者對面觀看,對於表演者的面無表情很容易便出神,若是如同第二段可以變化觀看視角,讓觀眾可以更聚焦在陶土的使用上,對於此段的呈現應該會更有重量。

線上鏡頭是限制也是幫助,它雖限制了觀眾觀看的廣度,但某方面也幫助了年輕表演者可能無需思考其他,可以直接的讓觀眾聚集焦點。筆者想像若是《四人房》拉到實體劇場演出,因為操作的物件小,如何讓觀眾在整場四十分鐘聚焦於物件上變成最關鍵的重點。團隊使用鏡頭、投影、燈光等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而線上鏡頭聚焦較單純,對於青年表演者來說,或許反倒是一個好的入門。整個作品的結尾仍是回到開頭的藍色畫面,不同的是物件從右手傳遞到左手上,頗有輪迴傳遞之感,於是,觀眾最後不只是直接看物件(用眼睛看),物件上還黏附著自身情感有了不同意義(用感性看)。

《四人房》

演出|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 張壹勛
時間|2021/09/10 15:30
地點|Google meet線上播放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