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囂裡,將意識投注成一道光束《2023張力文室內樂音樂會-以琴會友》
1月
01
2024
2023張力文室內樂音樂會-以琴會友(D.S.室內樂坊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118次瀏覽

文 陳旻鈺(專案評論人)

身為室內樂的一分子,除了能夠傳遞自身散發出的能量,更需要在專注且主動的聆聽下,誠懇接收搭擋的聲音與情感,並具備影響他人的能力,鼓舞彼此繼續在音樂裡前進。【1】《2023張力文室內樂音樂會-以琴會友》由D.S.室內樂坊主辦,邀請中提琴家張力文與其他三位音樂家,以四組室內樂作品踏實且誠懇的向觀眾訴說了這樣的意念。

克拉克《悲歌》如品嚐一塊純手工酒心巧克力,一口咬下甘美的外殼同時也啜飲了烈酒。鋼琴家梁竹君行雲流水般的觸鍵提供平穩踏實的低音,溫柔地捧著弦樂,讓他們自由飛行,張力文拉奏的中提琴琴聲飽滿,泛音濕潤濃厚,牽引小提琴家路耀祖詠唱出高貴優雅的旋律,時而苦澀、時而柔順貼合著彼此,一波波拉扯間融成一體,層次豐富,後韻十分和諧。

當眾人彼此在音樂流動,邀請聲部進來的同時,也保有隱居幕後照亮他人的謙虛。音樂會編排兩首純弦樂三重奏曲,其中高大宜《間奏曲》湧現了弓弦樂器獨有的綿延氣息,大、中、小提琴家互相鋪敘愉悅氛圍,彼此對話的瞬間連眼神也訴說著情意,縝密交錯的合作關係讓我想到魏斯.安德森的電影風格,嚴格要求的藝術指導與服裝設,皆與劇情轉折和背景故事環環相扣。同樣地,「細節控」也存在今晚的演出:演出者們精心拆解樂曲,充分了解夥伴的優點,並溝通出聲部相互平衡的演奏技法。除了一致流暢的氣息,聲響更有厚薄濃淡的立體感,尤其在杜南伊《小夜曲》中,大提琴家洪婷琦將舒展的肢體建立在穩定的核心上,珍重的面對每一顆音符,耳朵保持敏銳,即時跟隨同伴的去向,有時緩慢上坡、有時鬆開煞車盡情狂奔,即使拉奏重複音,也是保持專注,樂此不疲地享受琴聲在空間迴盪,讓一成陳不變的音符帶著和聲前進,有了生命的脈動。

我想那就是沉浸在聆聽、享受聆聽的時候。

當演出者全心投注在一件演奏時,時間彷彿停滯了,我們隨著一股水流帶著向前走,空間只剩聲波訊號的傳遞。下半場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四重奏》,由於鋼琴家再度踏上舞台,舞台的聲部平衡稍有改變,加上音樂廳中接續不斷的咳嗽聲,四位演奏家彷彿站在岔路口,望著東西南北,每個人皆試圖以自己的聲音,呼喊哪裡才是正確的去路。在第一及第二樂章體驗膨脹的張力、緊張的顛簸路途後,眾人於第三樂章調整呼吸,四個人的意識再度會合,讓精神匯聚成一束堅定的光芒,找回最初享受雕琢樂音的過程;當鋼琴與大提琴共有相似低音聲部時,鋼琴家將垂直擊弦幻化成溫潤指尖,模仿弦樂撥奏技法,提升了大提琴在樂團中撥奏的音響表現。

從彼此抗衡到合作,在喧囂內找回平靜的當下,D.S.室內樂坊對音樂的堅定與執著,讓器樂所能發出的聲響趨於作曲家所想像的畫面,也流露出一種非常踏實且自然的喜樂。以樸實琴音知會好友,於室內樂表演形式「欣賞他人」之餘「尋找自我」,全心全意投注在喜愛之事的人們有著純粹的心靈,那是值得再度登門拜訪的珍稀之寶。


註解

1、洪珮綺,《鋼琴合作視野之蕭頌聲響世界:以鋼琴、小提琴與弦樂四重奏的D大調協奏曲,作品21為例》(臺北:翰蘆圖書,2019),頁284。

《2023張力文室內樂音樂會-以琴會友》

演出|中提琴:張力文、小提琴:路耀祖、大提琴:洪婷琦、鋼琴:梁竹君
時間|2023/12/22 19: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麥考伊.泰納快速切換和弦的手法,對於林奕銘領軍的樂團並不構成障礙,在爬過困難的山頭之後,團員們像是海闊天空般地自由,他們的演奏展現了輕鬆快意的氣氛。
1月
24
2025
若忽略掉擁有高度庶民美學的民戲,打造一個觀眾無法接近的舞台,又如何讓演員真正在觀眾流動性高的場域中,展現表演魅力?而在春美歌劇團一齣賞金極高的演出中,看見的是演員為觀眾創造效果,為自己創造表演空間。
1月
23
2025
在臺灣自由爵士場景尚未完全成熟的時代,原田依幸四重奏為本地樂迷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自由爵士並非是無序的狂熱,而是經年累月琢磨出來的創作,同時也是一套高度風格化,有完整價值體系的藝術語言。
1月
19
2025
而到了下半場,樂團與指揮之間合作得愈發有默契,指揮對於樂團的掌控得宜,樂曲風格分明,將這些歌劇的序曲演奏得十分精彩,細緻又脫俗。可以聽見飽滿豐沛的情感從樂團中宣洩而出,甚或是從團員演奏的表情中,都可以感受到大家與指揮一同盡心也盡興地融入在音樂之中。
1月
17
2025
今晚的土撥鼠室內樂群全員齊聚於舞台上,以他們多年深耕於台灣舞台的經驗,將不同的室內樂形式:四手聯彈、三重奏、四重奏……等等的多樣性呈現,為台灣觀眾量身訂製了這樣一場在聽覺上有著多重享受的「伊比利花園之夜」。
1月
13
2025
今晚所演唱浦契尼的《光榮彌撒》,在指揮吳曜宇細膩的音樂處理下,精彩地詮釋了這部美好的作品。就像是吳曜宇偕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用他們青春洋溢的音樂向那曾經青春的浦契尼致意。
1月
07
2025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