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德奧交響動機,也看見政治動機——淺談《交響臺北2022-錢南章第五號交響曲》的音樂及影像
8月
15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78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錢南章的第五號交響曲《臺北》是受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委託,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而作,歷經北藝中心多年的工程延宕,終於在今日迎來首演。雖然是一首紀念性質的樂曲,但既然冠上了「交響曲」這樣隆重的名稱,用嚴肅的審美角度來欣賞有其必要。此外,這場表演也邀請沈可尚及夏紹虞操刀影像,為音樂演出增添視覺風采。走入劇院前,我也十分好奇,作曲家究竟如何用音樂描繪臺北風情,音樂與影像的關係又是什麼。


以城市經驗建構台北意象

以創作順序來說,音樂在先,影像次之。本文也從音樂談起。第五號交響曲《臺北》為四樂章形式,分別有〈淡水河右岸〉、〈艋舺・大稻埕〉、〈划龍舟〉、〈101大樓—臺北光點〉等樂章標題,每個樂章的內容都十分明確。此外,樂章之間並無直接關聯,是類似於組曲(suite)形式的標題音樂(program music)作品。

作曲家自言,這首交響曲是關於他「在臺北成長的人生感受、對於臺北的經驗」【1】,一大部分其實來自於他在廟宇、節慶之間的聽覺經驗,這在第二及第三樂章中清晰可見。第二樂章〈艋舺・大稻埕〉使用大量五聲音階,有鑼鼓及木魚等中國色彩強烈的器樂聲響,也有民謠般富具童心的旋律,靈感想必來自永樂街及龍山寺往昔的繁華風貌。第三樂章〈划龍舟〉則以裁判的鳴槍起始,穩定重複的管樂音型象徵划槳的一致動作、弦樂的流線音群描繪水流,龍舟鼓的激昂節奏貫穿其中,是全曲最具體、也最精彩的段落。

無庸置疑,二、三樂章有其「傳統」的音樂特徵,代表臺北悠遠的歷史文化。然而,《臺北》交響曲另一特徵則使我困惑——那是和十九世紀德奧管弦音樂的高度相似。


名為《臺北》的德奧傳統管弦作品

以第一樂章〈淡水河右岸〉為例,此樂章雖是描繪河流沿岸風景,實際則是藉自然及人文情景表達內心情感,訴諸天地人的和諧秩序,是典型的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思維。此外,導奏的祥和鳥鳴及弦樂長音弱奏、中後段穿插的郵號(posthorn)後臺獨奏、以及幾度重複的軍樂打擊音型等,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十九世紀末的德奧作曲家馬勒。同樣地,第二樂章的尾聲像是柴可夫斯基(同時代俄國作曲家中強烈西化者)揉合五聲音階旋律、首尾樂章的主題旋律及銅管—弦樂配置則神似布拉姆斯及布魯克納。上述種種即使不是刻意借用,和十九世紀德奧交響音樂的關聯應也十分明確。

我不禁困惑,為何一首書寫「臺北」形象的交響曲,要動用如此大量德奧——尤其,以維也納為中心——的音樂技法?難道要找尋臺北自身的榮耀,如今仍需要沾光歐洲大城的文化風彩?尤其以第四樂章而言,以十九世紀管弦樂法為基礎,穿插台灣民俗音樂素材,這種做法難道不是在延續百年前「中體西用」的陳舊現代性方法論嗎?

當然,這些評斷僅是作為一介觀眾的我,初聽此曲時的粗淺印象。至於實情究竟如何,也許有待專業學者對於樂譜的精細閱讀、或和作曲家本人進行深入訪談,但這些已經超出現場樂評的範疇了,本文也持保留態度。以下接著談影像的呈現。


再現的忠實與不忠:兩個影像目的

如同交響曲本身「一&四」、「二&三」的特色對比,影像的手法與目的也有內外樂章之別。

〈艋舺・大稻埕〉及〈划龍舟〉的影像皆主要服務於作品,將樂曲內容以視覺畫面表現出來。兩者都大量援引歷史影像,前者穿插永樂街、龍山寺及西門町的今昔畫面,時而將畫面倒轉播放,讓影像時空縱橫交錯;後者則全數使用歷史畫面,緊貼樂章的各樂段內容,把龍舟競賽的刺激氣氛拉到最高點,也呼應了錢南章「城市記憶」的創作初衷。以一首標題音樂來說,忠實的影像呈現無疑能發揮最大的加乘效果。

相比之下,首尾兩個樂章並不按「忠實再現」的理路。第一樂章的影像聚焦於高山與森林的自然景觀,以及一位女舞者的林間獨舞,後者佔據大半的篇幅,是比較詩意的表現手法。也許是呼應了淡水河源頭的景觀?標題裡「右岸」的城市風貌則消聲匿跡。

同樣地,〈101大樓—臺北光點〉的影像也絲毫不見臺北101的蹤影,僅有信義微風、士林商圈等現代化街景擦到了標題的邊。最搶眼的,反而是北藝中心的雄偉建築二度現身——一次位居俯視遠景的視覺焦點,成為台北地景的風騷核心;一次則藉演員之眼深入大劇院,展現場館的內外美麗。接近尾聲時,畫面出現多位市井小民直面鏡頭的笑容特寫,北市交的演出影像也華麗現身,隨著樂曲發展一同迎向了高潮。這些呈現不僅偏離了樂曲的原有內容,還明確地導向了一個功能——作為演出團隊、場館以及市府宣傳的形象廣告。

我並非要全盤否定影視團隊的努力,我也認為這些影像若用於典禮儀式或戶外公開的開幕演出,效果會十分出色。但今日《交響臺北2022》是一場售票演出、更是錢南章作品重要的首演場合,那麼影像設計是否該更貼合原作的內涵?或者退幾步來說,即使音樂影像不必然要貼近樂曲內容,錢南章本人也完全同意編導的自由創意,但藉藝術創作的自由,作政績宣導之實,是可以被接受的嗎?無論如何,將錢南章的用心創作放在這樣高度功能性、政治性的目的,多少是有些可惜的。

整體來看,《交響臺北2022》是一場僅止於「北藝中心開幕季」脈絡下才成立的演出。但音樂創作不該只有一次性的使用價值,對錢南章這樣的重要作曲家來說尤其如此。下一次演出《臺北》交響曲時,我們該以何種態度、什麼方式呈現?若要再次搭配影像,則要使用哪些畫面,建構怎樣的社會理念?這些問題,都是追求音樂及影像之「美」、探詢臺北意象的我們,所要一次次自我拷問的重要課題。


註釋:

1、見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交響臺北2022》演前宣傳影片,網址:https://youtu.be/nU6Q3RwtVAw

《交響臺北2022-錢南章第五號交響曲》

演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時間|2022/8/7 14: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