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展演的關係美學《舞到巷弄》
9月
28
2023
舞到巷弄(賴翠霜舞創劇場提供/攝影KEN Photography 王勛達)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491次瀏覽

文 黃馨儀(2023年度駐站評論人)

作為序曲的日常

炎熱午後,在台南火車站圓環旁等著一小一時一班、前往公親寮的九路公車,邊等邊想著在地友人的提醒:「台南公車不一定會來唷!」不免戰戰兢兢,視線不敢移開站牌的電子資訊。然電子時刻表顯示九路從11分鐘抵達,變更成車班延誤,過一陣子又直接跳到下一班次的時刻。在想著是否要改搭計程車時,公車終於來了!即使晚了17分鐘,卻仍令人欣喜。

在都市久了,這樣未知的等待已成為某種陌生經驗,乘著小小的九路公車,看著窗外景物的流逝,也好奇著《舞到巷弄》的整體製作,而若不是為了看演出,我可能也不會有機會踏入此處。

一下車,即可看見清水寺廟埕前陳列的紅色圓桌,以及預備的熱鬧。正要報到之際,一輛3.5小貨車駛入廟埕,駕駛借用寺廟廣播銷售屏東來的萬巒豬腳,車上並兼賣著滷味;藍色的車邊,一位大姐等待著,待老闆剛回車旁,便碎念起他太晚到了,叫他手腳快些,等等演出就要開始了,需要清場!——這個插曲反成為演出的序曲,並揭示著不同的期待,既關於演出,也關於生活。

呼應的身體與家的想像

《舞到巷弄》演出範圍為清水寺旁至劉家古厝的街區。演出前20分鐘,觀眾可在此自由探索,而表演者也散落各處,進行著各自的行為展演。然而對比宅院與巷弄的空間敘事,表演者單獨的行為並不搶眼,也是想著等等演出開始就會看見了吧,於是花費了更多心思遊蕩探索。直到演出開始,才發現這些散落各地的發生僅是一期一會。因為《舞到巷弄》實為完整的舞蹈作品,共有六段在不同地點的舞蹈,由賴翠霜與蘇琬婷分責編舞,帶領觀眾自劉家古厝旁的廢墟空間開始,穿梭入古厝不同家戶的院埕與周邊巷弄、回到清水廟埕進行小型的吃食慶典。


舞到巷弄(賴翠霜舞創劇場提供/攝影KEN Photography 王勛達)

第一站〈老靈魂的微笑〉從劉家古厝旁廢墟開始,在廢棄老屋前展演,將老屋的靈魂與看顧擬人化,並呈現工業化的拆遷進程。敲擊、堆疊等塊狀且碎片化的動作在多段舞蹈中都有出現,並結合身體的拼組形成畫面雕塑,給予視覺上的統合,卻也要求精準,提供素人表演者可以具體執行的詩意路徑。在前述表現上,第二站〈家的記憶〉於劉家古厝第二間院落演出,又加入各參演者對家的童年回憶,讓故事編織連結現場的三合院落、身體構築的家庭形象,與自身對家的想像,層層建築出家的各種可能。兩點間則以外地遊子返鄉,因為街區變化的問路尋途作為指引,邀請觀眾跟上其追尋的腳步。

當家的想像完成後,一名表演者在古厝第三間的柱上繫上紅棉線,由此一具體空間前往隔壁的第三間院落。表演者邊拉長著紅線,邊吟唸著門當戶對、期許夫妻同心作媒詩句。觀眾跟著象徵姻緣的紅線前進,走入第三站的〈盲婚〉現場,呈現過往農村婦女依憑媒妁之言而成婚的無奈處境。就此,主要的三位表演者以類操偶的方式舞蹈,並與在地「天子門生太平歌陣」合作,藉由太平歌娓娓道出心聲。尾段另四名表演者拿著紅包袱、提著行囊、持著紅燈籠、踩著紅鞋,繼象徵出嫁,也以此為契機帶領我們前往下一站。

穿梭巷弄,縫合敘事

移動的串場一樣有安排,藉由簡單的歌曲做氛圍轉換,也揭示地方的人情味與特產品,並銜接至網室下的空間,婦女相聚採收、整理紅蔥。這段的氣氛直接歡快,卻又有種日常的哀愁。下一站〈詩語〉則直接接續在巷弄間發生,從聲音開始,加上語言,甚至手語,由具體的情境到抽象的畫面。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有手語,但確實構築出不同的畫面情境,手與身體的線條也和兩邊矮牆與窄小的行路切割出的空間線條相輝映,而將視線拉遠,則可見漸出的彩霞天光。

跟著舞者的移動,又回到廟埕,表演者在桌旁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魯麵也接續上桌。臺南人家有喜事便會打魯麵,表演者一邊介紹,我們一邊開動,魯麵內豐富的食材也是豐富的人情味。表演者們也在廟埕上跳起舞來,歡樂地以分享收尾。廟方甚至還贊助了煙火,繽紛喧囂了整個天際。


舞到巷弄(賴翠霜舞創劇場提供/攝影KEN Photography 王勛達)

整體而言,《舞到巷弄》是個規劃縝密的作品,充分利用院落與街區空間進行展演,段落與段落間也都有串接的設計,完整作品的氛圍,並親密地與地方產生連結。移動過程中,在在感受到表演團隊與居民的融洽關係:公親里守望相助隊協助看顧觀眾的行進安全,里長也跟著隊伍移動,步履之間在在感受到地方的支持與投入。廟埕的辦桌有給里民的桌席,廟前的柑仔店也跟著在尾段一起看熱鬧。院落間的屋主也都自然地參與在地景中,〈家的記憶〉時,一位阿伯在門前沙發煮著茶,自在地在習慣地位置上觀察這場表演;〈盲婚〉段,行動不便的阿嬤也在自家廚房門口看著,看護陪伴在側,鼓勵著阿嬤起身靠近點看。表演時,生活也持續發生,兩者融洽地共存。

於是《舞到巷弄》不僅是在巷弄的空間,更也銜接了在地關係,藉由舞蹈表演連結了場域。雖然多數表演者為素人,然因動作發展與自身相關,使得表演美學嵌合關係,而能在限制中保有個人的特色。整體編排在素人、地方、空間等關鍵參與都掌握得宜,也讓前往與離開這場演出的每一個片刻,都成為作品的一部分,讓表演得時空更綿延、作品禁得起回味。

《舞到巷弄》

演出|賴翠霜舞創劇場
時間|2023/09/17 17:00
地點|公親寮清水寺廟前廣場(台南市安南區公學路一段228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