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團的新時代(上) 《紐約愛樂亞洲巡迴》
3月
21
2018
王羽佳與紐約愛樂(牛耳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08次瀏覽
武文堯(專案評論人)

成立於1842年的紐約愛樂(New York Philharmonic),是擁有百年悠久歷史的知名樂團,也是美國樂團的代表,更是世界樂團中的翹楚。紐約愛樂此次第八度訪台,由準音樂總監范志登(Jaap van Zweden)領軍,偕同大陸籍鋼琴名家王羽佳共同合作,帶來兩場不同曲目的演出。台灣為此次樂團亞洲巡迴的最後一站,百年名團與新任音樂總監的合作,更是讓愛樂者們拭目以待。第一天的曲目安排為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下半場則搭配史特拉汶斯基(I.Stravinsky)的《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

指揮范志登對於台灣樂壇來說應不算陌生,從2012年起開始擔任香港愛樂管弦樂團(港樂)音樂總監至今,曾率領該團於台北中山堂演出。當時筆者便對范志登的指揮有著深刻的印象,這位荷蘭指揮對於音樂非常精準、銳利、敏感,拍點強而有力,在細膩、小聲的樂段也能夠有著仔細的鋪排,樂團在范志登的指揮下,往往呈現出準確、明晰的風格,一切細節都在范志登的設計之下展開。或許是有目共睹於范志登將香港愛樂的水準提升至國際水平,甚至參與國際唱片的錄製,或是不落俗套、往往給予合作音樂家驚喜、有著明確個人特色與想法的詮釋觀點,紐約愛樂遂決定讓范志登接任樂團第二十六任音樂總監,這無疑也是范志登指揮生涯的一高峰。2018/19樂季才將正式上任紐愛音樂總監的范志登,現在的準總監身分,是極為重要的一階段,在這段時間中新指揮與樂團正經歷著磨合期、雙方默契的培養等等,都為樂團之後的新時代做鋪陳。也因此此次樂團的訪台,更是值得詳加討論。在聽過第一場演出後,筆者認為紐約愛樂的未來是相當值得期待的。

以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為例,范志登以一個穩定、中庸的速度展開,不同節拍的轉換與複雜的重音、節奏型,都被范志登處理的十分清楚。這樣一首編制龐大、極為複雜的作品,竟被范志登梳理的有條不紊,讓人聽得相當過癮。許多指揮在處理《春之祭》時多著重在樂曲的表現力上,充分做出大起大落般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范志登不只掌握了樂曲中比較激動、節奏性強的總奏部分,更將幾段比較纖細、有著抽象線條的地方同樣做了相當好的處理。像是樂曲第一部分的《春之輪舞》(Rondes printanières),前半部弦樂與雙簧管小聲的旋律鋪陳,加上各自分成四部的第一小提琴聲部、短笛的顫音與三連音等等,呈現了一種如室內樂般晶瑩剔透的質感,這是相當少見的。全曲中具有這類性質的樂段,與聲響不諧和、大聲的樂段呈現出極大的對比與差異。

比起《春之祭》的動靜分明,范志登指揮的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較為靜態的,整首樂曲被詮釋的不慍不火,讓布拉姆斯以較古典式的風格呈現;聲部的平衡、結構的穩定被視為主要,聽慣了善於將布拉姆斯協奏曲的樂團部分處理的濃妝豔抹、比較浪漫傾向的,或許會覺得范志登與紐約愛樂的版本過於中規中矩,沒有甚麼特色。筆者認為范志登處理的布拉姆斯,正好與王羽佳的彈奏呈現了明顯的對比與互補。王羽佳長久以來以驚人的技巧聞名,配上率性、風格的演出服裝,頗為人樂道。這樣一位比較著重在技巧、表現上的鋼琴家,彈奏布拉姆斯應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不只有著困難的技術要求,如何兼具音樂的深度,是相當值得加以琢磨的。王羽佳在彈奏上仍然維持著一貫精準、富有張力的演奏,然而在細節上—觸鍵、音色以及articulation等部分,筆者認為還可以再做更進一步的表現。

技巧的痕跡太過於明顯,就顯得喧賓奪主了,也造成了音樂不夠流暢,有些拘泥於小節。像是一個三段體(ternary form)的慢板第二樂章,王羽佳太刻意的要表現出細緻、精緻的質感,卻顯得不夠自然。A段結尾前的一段半音下行樂段,王羽佳以極微弱的音量彈奏出,其效果見仁見智。紐約愛樂在第一場演出中弦樂的細緻度、可塑性較弱,不過管樂的表現卻相對突出。紐約愛樂管樂的音色相當出色,可以是溫暖、柔和的,也可以是精準、光亮、外放的,尤其配合著指揮將布拉姆斯音樂中比較細微、內斂的部分,仔細的做出效果來。王羽佳的演奏是著重技巧、炫技性較強的,紐約愛樂的伴奏正好補足了音樂的深度。

《紐約愛樂亞洲巡迴》

演出|范志登(Jaap van Zweden)、王羽佳與紐約愛樂
時間|2018/03/17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首樂曲聽下來竟因為沒有什麼大問題,四平八穩的鋪展著而漸漸讓筆者感到疲乏,因為缺少了現場演出放手一搏的刺激與指揮與樂團的大膽衝撞而顯得缺少趣味,忠實地將譜面上的音響立體化卻少了個人的特色。不過樂團的水準仍是相當高。(武文堯)
3月
21
2018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