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人生的一條歌》給誰?
12月
24
2020
人生的一條歌(狠劇場提供/攝影陳十)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37次瀏覽
梁家綺(專案評論人)

如果人生親像一條歌,哪一條足以代表你?參加《人生的一條歌》歌友會時,我歪著頭想來想去無法決定,歌單裡的歌反映著不同時期的心境,而我自覺還沒到達可以用一首歌回望人生的年紀,於此想來,「人生的一條歌」帶著選擇之人對人生的回望與暫時底定的認同意味。從歌友會當天伴唱帶中一張張串聯起的照片與影像紀事,窺見一條條各自舒展卻又隱約連結的生命河流,一路汩汩,流至於此。

人生的一條歌(狠劇場提供/攝影陳十)

《人生的一條歌》是2020年台南藝術節社區策展的節目之一,除在鹽水永成戲院的歌友會演出外,亦有社區巡迴的點播機實體展覽、官網的線上展覽(含演出者的小檔案與採訪文章)。【1】不同於以往表演藝術進入社區的操作方式,《人生的一條歌》沒有召集一群社區居民從地方記憶或歷史故事展開工作,也沒有針對地方議題進行討論進而發展作品,而是透過運作於地方的社團或協會作為中繼,從擁有共同喜好的歌唱社群切入,不追求集體創作與集體記憶,將敘事回歸予演出者的個別選擇,由參與的長輩挑選一首足以代表自己人生的歌曲,並製作這首歌的伴唱帶。伴唱帶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參與者所提供的往昔與今日之照片、攝影團隊拍攝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即景,以及在專業錄音室錄音的畫面三個部分穿插組成,在歌友會中播唱。

歌友會的現場來了許多原先藝術節裡很少看見的觀眾身影:走路緩緩一步碎著一步的年邁伯伯、捧著花束與加油看板的小孩與揣在懷裡的嬰孩。內容亦是,藝術節中常見的現代舞、當代舞、新民族舞還是即興舞蹈都先擺一旁,Sophei姐侯素惠領著土風舞班的眾姊妹,腳踩國標舞鞋、身穿粉紅短裙,搖曳旋轉,將社區媽媽土風舞類標準舞的社交舞、自編流行音樂的排舞展露在插手擺足之間。不按牌理出牌也是有的,春來姐唱到一半走下舞台沿路與觀眾握手,口是:「緣份安排/不免疑猜/接受你的愛你的愛」,手則是勾住先生的脖子相擁不放,眾孫兒在一片混亂之際衝上台舉牌搖晃,這些參與者不顧主持人掉下巴的自我創造,極其有趣。

《人生的一條歌》的呈現形式簡單重複,六人輪番,主持人先訪問後進行演唱、隨即下台,同行的友人覺得有些無趣,但我認為現場有相當動人的時刻,在舞台上演出者演唱歌曲與身後巨大投影的伴唱帶影像之間交錯掩映的展示關係:淑芬姐身後的照片從妹妹頭的學生時代,到短捲髮的少女出遊,從戀人合影,到結婚嫁娶的白紗照,照片排序是自我選擇下的生命敘事,嘴裡流瀉的是「一路風景/有時好天/有時也多雲」,錨定自此回頭的景象意義,「坎坷路不是別人撿剩/好壞攏人生的一部份/生命的底片/精彩攝一卷」,在歌曲中不用訴說一個曲折艱辛的情節,也不需要透過一個自我揭露的故事獻之諸眾,想展示的都在自我選擇的照片影片裡了,不想說、或說不出口也說不清楚的生命的暗湧與伏流,就讓它濃縮在歌詞裡,融解在旋律裡。不論對觀眾或表演者,都是一種展示方法上的溫柔。

個人的敘事也反映時代的集體,在主持人的訪談與雲淡風輕的回答中不經意的折射出來。啟瑞阿公的薪資是時代經濟貨幣的見證,秀娣姐與芳益大哥則有移動的勞動紀事,紡織廠、棒球手套的加工出口,士林、台北、六甲、後壁,幾經挪移的居所與職業是家庭價值、自我實踐與社會產業轉變的折衝。「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背後的鄉土之情暗藏生病的父的召喚,秀娣姐在自家理髮院客人的頭上摩娑著指頭,是隨夫回鄉輾轉而得的技藝,「女人的一切/向望(ǹg-bāng)白頭偕老相陪/毋驚九月風二月雪/只驚稻仔無結尾」反映女性在家庭中的生命圖像,是性別角色的社會配置。在堆疊而來的照片與影像中,我彷彿看見自己母執輩相仿的軌跡,有過年輕燦燦的歲月,步入婚姻後陷在養兒育女與勞動工作兩端,於柴米油鹽醬醋茶中浸漬成如今模樣。她們未曾如偉大人物被人稱頌,也未曾如影視女角遭人追捧,但她們真真把人生活成一部細水長流的大戲,歌詞裡「女人為翁婿囝兒序細」,但今日台上的她們不再是某人的妻也非某人的母,她們就是她們自己,悠悠唱一首屬於自己的歌。

田調過程(狠劇場提供)

離開戲院的時候,我拿著每位參與社區策展節目的觀眾都能獲得小包裹,裡面有一本《ㄅㄠˋ地方》的摺頁手冊,【2】羅列了一些提問與回答,像是:「為什麼要以藝術之名去跟地方的人事物相遇?這樣做出來的創作比較香嗎?」或是「為什麼藝術家會想參加一個以老人為主題的創作計畫?」編輯、創作者各抒己見,前者讚嘆地說要不是以藝術之名,自己不會有機會來到柳營的菇寮,後者則分享自己對老人工作的經驗與演出的想法,各式各樣的問題,分別指向地方居民、藝術家、觀眾與策展團隊。過去藝術節為數不少的特定空間節目聚集在台南古蹟林立的中西區時,很少會有「為什麼要在古蹟或歷史空間裡展演?」的提問,《ㄅㄠˋ地方》隱隱約約展現了一種從中心到邊陲正當性的焦慮與追求,或許是此種未售票、觀眾客群不大、也未能對觀光產生一定加乘效果的社區演出,策展團隊必須透過文字、展演與問題討論反覆向市府與市民提出論證。原來,行動也需論述相伴相生。

藝術節應該與誰有關?有文化資本習慣買票進場的人?過著生活但從不理會藝術節的人?如《ㄅㄠˋ地方》所言,台南藝術節從2019年「看不見的城市」開始展現觸及不同地區的可能,2020年「為了在此相遇」的社區策展來到後壁、柳營、鹽水,去了安南,【3】從市中心到偏鄉的地域擴張,拆解原本穩固的表演場域與藝術節觀眾群,如何持續推進、擴大接觸的可能,留下什麼樣的文字、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與目光做出紀錄的見證,是可以持續思考的。《人生的一條歌》裡的大哥大姐,並非為了在此相遇而磨刀霍霍的準備歌曲、預備人生,不用以藝術之名,許多地方文史工作者也同樣做著採集田野書寫的相遇,若要以藝術之名,就讓所有天馬行空繼續發酵。在過往不被重視的客群與地方中,居民已然居住於此,他們的日常與人生內蘊的粗礪,總閃現熠熠的光澤。

我們準備好,未必以藝術之名,但以平等無差別之心,帶著藝術節所挾擁的資源、與藝術工作者試驗創造轉化的能力與精神,來與他們相遇了嗎?

註釋

1、《人生的一條歌》另有社區巡迴暨線上展覽。社區巡迴展覽是製作一個配有麥克風的伴唱點播機與小圓台,供觀賞民眾點歌高唱一曲,有六位參與者的六首歌可供選擇,分別是金句女神侯素惠〈我在你左右〉、美聲辣姐黃蕭秀娣〈向望〉、動感巨星張春來〈春天的風〉、傳奇阿公陳啟瑞〈祝你幸福〉、暖心一哥廖芳益〈黃昏的故鄉〉,以及歌后老闆娘黃淑芬〈底片〉,旁邊架有歌本外貌的訪談文字記錄與參與者的基本檔案,在後壁侯伯社區、台江文化中心、新營文化中心、鹽水永成戲院、柳營農會大樓進行巡迴。線上展覽與文字紀錄可見藝術節官網「線上展覽」專區:http://tnaf.tnc.gov.tw/2020/exhibition_list.php

2、《ㄅㄠˋ地方》除了經過節錄的實體摺頁手冊,在台南藝術節官網的「抱地方」專區則有完整版本,詳見:http://tnaf.tnc.gov.tw/2020/cuddle_list.php

3、本次社區策展的另一個節目為《舞陣漫步》,由藝術家與安南區青草國小跳鼓陣隊的學生一起工作,最後在校慶中演出並進行導覽活動。詳見:http://tnaf.tnc.gov.tw/2020/program.php?id=39

《人生的一條歌》

演出|狠劇場
時間|2020/11/22 14:30
地點|台南鹽水永成戲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