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討喜?這才是原真性與「美好觸鍵」!——《葉孟儒2022鋼琴獨奏會》
2月
17
2022
葉孟儒2022鋼琴獨奏會(鵬博藝術提供/拍攝嚴家明)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82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在葉孟儒彈奏最後一首安可曲前,演奏廳舞台的燈光倏忽熄滅,只餘下一盞聚光燈,昏暗地打在琴鍵與鋼琴家身上;隨後,一只火焰燈臺燃起,《朝向火焰》(Vers la Flamme, Op.72)的樂音也隨之流瀉,斯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最具代表性的神秘儀式開始。在右手歇斯底里地反覆敲擊琴音下,鋼琴家陷入癲狂,達到當晚的最高潮,全場亦隨之狂喜,在曲畢後鼓掌不止。這是這場斯克里亞賓一五O歲冥誕紀念音樂會中,最美好的一刻。

實驗和弦、神秘主義、色彩聯覺、玄奧哲思……,這些是貫穿斯克里亞賓中晚期作品的關鍵概念,也是我們對於斯克里亞賓最深刻的印象,《朝向火焰》亦然,另一首安可曲《八首練習曲》之五(Op. 42 no.5)亦然。

然而,在安可曲之外,這次葉孟儒獨奏會正式表定曲目,中晚期作品卻全然不見蹤影。相反地,他在上下半場各安排了《二十四首前奏曲》(Op. 11)、《十二首練習曲》(Op. 8),都是常聽見其一、二首選曲,卻較少整套演出的早期曲目。

和《朝向火焰》相比,觀眾對這兩套曲子的反應是平淡了些,葉孟儒的表現看似也不若安可曲精彩。但,只要細細聆聽,了解他詮釋背後的種種用意,仍能發現不少特出之處。


不討喜的演奏?

乍聽之下,葉孟儒的詮釋並不討喜,也不符合樂譜的指示。然而,他有他的理由。

在《二十四首前奏曲》的起始,葉孟儒便以頗慢的速度揭開序幕,接近尾聲卻忽然加快,速度變化十分任性;之後,他的樂句則愈發任然瀟灑,以極不穩定的節拍拉伸音符長度,有時句尾極為沓拖。而他的音色偶而暴力,觸鍵略顯壓迫,並不是使樂音溫暖共鳴的彈法。藉此,葉孟儒勾勒出的是一套以灑脫樂句為主,斷句頗大,且音樂平穩性被拋諸腦後的詮釋方法。

早期的史克里亞賓在仿效蕭邦(Frédéric Chopin)曲貌及樂思之餘,其實已開始在節奏與樂句設計上大膽嘗試。他將節奏、左右手拍點寫得交錯繁複,難彈又難聽(懂)。面對如此境況,葉孟儒似乎並不打算理出一番清晰架構,而是任由音樂流動,保留其混亂的成分。幾位我身旁的觀眾,都在他演奏《前奏曲》第十八首、《練習曲》第七首等特別錯亂的段落時,露出了困惑的神情。

到了最知名的《練習曲》第十二首,原本應該鏗鏘有力的上行右手,在葉孟儒指尖下顯得飄蕩,雖然仍是血脈噴張的演奏,但似乎並非眾人心中的理想詮釋。在我看來,這是情有可原的:

對現今的樂迷來說,斯克里亞賓鋼琴作品的詮釋典範,應多屬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或甚至索封尼斯基(Vladimir Sofronitsky)等傳奇大師。雖然他們的風格各異,但共通點在於流暢的歌唱性、琴音品質精緻、樂念清澈。有著這些大師的典範在先,如今的斯克里亞賓演奏多顯感性而優美。最顯著的例子也許屬普雷特涅夫(Mikhail Pletnev)於 1997 年的《十二首前奏曲》錄音,具有玄思冥想且精緻的質地。

以現今的眼光來衡量,葉孟儒的詮釋確實是缺乏了些感性與精緻的特質;但這並非他的演奏缺陷,而是他刻意所為的成果。

葉孟儒雖然承自紐豪斯(Heinrich Neuhaus)與瑙瑪夫(Lev Naumov)這支俄國鋼琴學派中顯赫的分支,但他的斯克里亞賓詮釋,卻取經自俄國更早遠的年代——來自作曲家斯克里亞賓本人的演奏風格。


斯克里亞賓的還原

1908 至 1910 年間,斯克里亞賓在 Hupfeld phonola 以及 Welte-Mignon 兩架再生鋼琴【1】上留下了些許的演奏錄音,其中便包含了《十二首練習曲》與《二十四首前奏曲》的部分選曲。若拿著樂譜和這些演奏錄音仔細比對,便能發現斯克里亞賓本人的彈奏,竟和他自己寫下的樂譜指示大不相同。

斯克里亞賓作為鋼琴演奏家,他喜愛變動極大的彈性速度,常常超出譜上的速度標示。他也偏好左右手不一致的拍點,時而讓右手的旋律流動,時而顯出左手的和弦。若現今的斯克里亞賓詮釋者有意尊重作曲家意圖、揣摩原真演奏(authentic performance),掌握這些演奏模式與精神,肯定是比規規矩矩照譜彈奏來得重要了。

流動的速度、灑脫的樂句、錯置的聲部結構,這些不正是葉孟儒給出的彈奏特色嗎?葉孟儒所彈奏的《前奏曲》和《練習曲》,其中的速度設計與許多細節,實在和斯克里亞賓高度相像。我們有理由相信,葉孟儒是循著作曲家本人留下的部分錄音,按圖索驥,拼湊出二首全曲的原真模樣。

既然還原自 1910 年代前後的演奏風格,這種彈奏方式當然和現今的審美觀不同;何況,在俄國鋼琴學派的系譜上,斯克里亞賓也和李希特、普雷特涅夫等眾人典範分屬不同分支,不討喜是其來有自。

當晚的觀眾也許有理由質疑,既然斯克里亞賓的詮釋美學於今日已然過時,葉孟儒採用的意義為何?何況,《前奏曲》的演奏又有如此多不通順之處?

我(代替鋼琴家)的回應是:在演奏《前奏曲》的上半場,鋼琴並不在最好的狀態,幾個鍵弦的雜音頗多,聲音也不穩定,因而影響了葉孟儒的投入程度。在中場休息調校完鋼琴後,下半場《練習曲》的整體鋪排與段落銜接,相較上半場都通順得多,意念也更加連貫。雖然葉孟儒的詮釋方式並未全然說服我,但看著他貫徹一套詮釋邏輯、專注而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便已感動三分。

最重要的是,在每一首曲段開頭以前,葉孟儒都會慎重地吸氣,凝匯精神於第一組樂音,讓觸鍵充分,讓想像中的美好琴音再現。這是自史克里亞賓的師長一輩開始,一直流傳至今的俄派美學:「美好的觸鍵」(прекрасное туше; le beau toucher)。【2】

在作曲家的一五O歲冥誕,葉孟儒能將斯克里亞賓的種種演奏美學與學派精神延續下去,道理在此。


註釋:

1、再生鋼琴(reproducing piano)即「自動演奏鋼琴(pianola)」或「紙捲鋼琴」,可透過紙捲上的孔洞紀錄音符位置,讓鋼琴自動演奏,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常見的音樂紀錄方式。文中所提  Hupfeld phonola 和 Welte-Mignon 皆為再生鋼琴之製造商。
2、Anatole Leikin. The Performing Style of Alexander Scriabin (Routledge, 2016), p. 19.
3、封面照片:鵬博藝術提供/拍攝嚴家明。


《葉孟儒2022鋼琴獨奏會》

演出|葉孟儒
時間|2022/2/12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他如履薄冰地悉心處理每一個和聲,小心翼翼地用琴音形塑火焰的形象;他除了用穩紮穩打的觸鍵調配聲音的明暗深淺,同時運用弱音踏瓣與延音踏瓣,靈巧地讓聲響在清晰與朦朧中取得平衡⋯⋯
2月
22
2022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