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時刻》是部跨領域的作品,結合舞蹈、電影、劇場等手法,內容則是於早餐的過程中衍生慾望的感性,本文以戲劇角度談論作品。
劇場與影像的結合型態,在漢斯‧蒂斯‧雷曼《後戲劇劇場》一書中,被歸類為「動態攝像劇場」(das kine-matographische theater),這種劇場型態有:約翰‧傑蘇倫(John Jesurun)、楊‧法布雷(Jan Fabre),舞蹈有:萌荷舞團(Compagnie Montalvo - Hervieu)、威廉•佛賽(William Forsythe)。「舞台空間多不設布景,但燈光結構精細,零散的連續畫面在其間來回跳躍,體現劇場與電影之間的關係(1)。」《早》以現實與夢幻的虛實交替,詮釋斷裂的意義,這類表現的方式歸納為超現實主義,「超現實表現方法著重人類內在潛意識活動,常以幻想、夢境、想像呈現內在的經驗和模式,以一種虛實交織的融合呈現(2)。」 《早》整體呈現就是在超現實的基調下進行。
《早》情節建構的方法是以日常生活行為,演變成誇張變形肢體,過程中不時顯露出暗示性的象徵動作,而舞者與舞者肢體的纏繞、拉扯、抬舉,形同對話般的交流關係,再配合即時影像的切換形成了完整的敘事,創造出如:依附、吞噬、操控、占有等意圖。開始由二男一女圍坐在一張桌子,先以手及臉的特寫來點出一男一女的原形與關係,另一位男舞者則是男女原形的內在及第三人的作用。三人以無實物的手勢摹仿做早餐行為,於用餐時形成誇張的手勢交流,產生出同桌用餐但各說各話的冷淡狀態。
《早》的段落可從男性與女性視角解讀。男性視角是從吃蕃茄的行為開始,進食的過程中穿插眼部及嘴部的特寫影像,衍生出男吞噬女的意圖。之後再轉接出一段男女雙人的舞蹈,雙人纏繞的動作顯示出依附的感受,而鏡頭於雙人纏繞行動中特寫二人身體局部,又衍生出男女交合的意味,最後男舞者雙手拖抱著女舞者放回桌面上,結束男性視角段落。
女性視角則是從女舞者手部的移動牽引著男舞者的臉開始,移動過程中穿插女舞者的眼部及手部的特寫影像,產生出主導與操控的感受。之後將男舞者牽引至桌面上平躺,男女相互拉扯,鏡頭於二人拉扯過程中特寫男舞者身體局部,影像中又衍生屠宰行為。最後女舞者雙手拖抱著如嬰兒蜷縮般的男舞者,呈現出征服占有男性的意味。
二十世紀初,伊莎多拉‧鄧肯(Isadora Duncan)開啟了現代舞之門,隨後發展出了更多不同的概念與技巧,而當代的舞蹈除了延續之前的優點之外,更邁向跨領域的發展,衍生出更多元的可能性。舞蹈劇場的創造常面臨的問題是,戲劇性與舞蹈性的動作拿捏,過多的語彙性則成了默劇,過多的裝飾性則使劇情抽象難懂。雖然肢體張力可表達情緒,形式建構能傳達情境氛圍,但在敘事能力上始終感覺不足,《早》透過電影鏡頭語境的影像,增強了舞蹈的敘事能力,是舞蹈劇場應用上一個很好的範例與方向。
注:
(1)漢斯‧蒂斯‧雷曼,(2010)。《後戲劇劇場》,李亦男 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2)顧乃春,(2005)。《現代戲劇論集》,臺北市:柏室科技藝術。
《早餐時刻》
演出|崎動力舞蹈劇場
時間|2012/08/12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