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時刻》是旅德編舞家孫尚綺為台北藝術節而創作的作品,採用現場即演、即拍、即播的新型演出形式,編作者稱之為「舞蹈電影劇場」。它與一般「舞蹈/影像跨界合作」作品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並不是為了舞蹈的需要而加入影像,而是反客為主,整個舞蹈的編作,是為了服務影像而存在。
舞台上有三架攝影機,三名舞者同時也是攝影師。鏡頭錄下的舞蹈影像,同步由英國錄像設計師柯茲斯多夫(Krzysztof Honowski)操刀轉換,透過即時傳輸,投影在舞台左前方的大銀幕上。
相較於一般觀舞經驗,這部長達60分鐘的《早餐時刻》,舞者跳的「舞蹈」並不太多;由200多個分鏡表精心建構的影像,也不是一部太有情節的「電影」。在這個對觀眾「不太友善」的作品裡,創作者對形式美學的追求,遠大過於觀眾是否可以理解的考量。
《早餐時刻》的靈感來自將醒未醒的時刻,影像畫面時而黑白、時而彩色,呼應著真實與寤寐之間難以劃分的界線。除了夢與現實,這部「電影」也透過後設、解構的手法(例如:小型噴桶製造的大雨和舞者舞入觀眾席),逐步拆解舞台、影像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雖然「舞蹈」不多,甚至連動作都不太明顯。但是透過特寫鏡頭等影片手法、特殊的取景、角度,則有效引領觀眾的視線焦點,從這「運動中的畫面」,看到摘去了風格技法之後的舞蹈本質,包括:精力、空間、佈局和節奏等等。
倘若不是透過鏡頭,觀眾大約很難發現女舞者安娜寶拉(Annapaola Leso),除了長相清秀,她的身體還蘊藏了那麼巨大的爆發力。男舞者費爾南多(Fernando Balsera Pita)吃蕃茄的臉部特寫,緩慢的咀嚼、淋漓的汗水和貼近的肉感,組成強烈的感官經驗。
只可惜這樣動人的畫面並不算太多。
由於即時播映的限制,影像技法能用的不多,手法過於重覆。破碎的情景、疏離的情境,又沒有提供多少邏輯可供觀眾依附。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觀眾便已經逐漸失去對眼前作品的專注力。
然而,儘管這齣實驗之作不夠「入世」,但仍有許多的優點。細密的場面調度是其一,除了刻意安排的畫面,觀眾幾乎看不到不該看的穿幫鏡頭,轉場極其流暢。其二,也是彌足珍貴的,是孫尚綺在這個作品裡,展現了一位藝術家對他所認知世界的獨特觀點:透過三位舞者的攝影機所觀看的世界,恰恰提供了對何謂「真實世界」的反思:你所認知的真實,就是世界的真相嗎?你的真實,跟我的真實一樣嗎?一如狗眼所見的世界是黑白的,這世界,有太多所謂真相的版本…
《早餐時刻》
演出|崎動力舞蹈劇場
時間|2012/08/10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