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風土山林人情的精裝版賦詠——《緣那麼淺,愛那麼深》
11月
02
2022
緣那麼淺,愛那麼深(攝影劉振祥)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87次瀏覽

一個從文學作品延伸出的表演創作,該如何觀測其與原著之間的距離?又將如何通過視聽等表現媒材和劇場編導調度等手法共同達到什麼自我定位與現場觀眾交流對話的實體展演?

正是基於前述的好奇點,以一個未讀文學原著、不具書迷身分的觀眾,等待一個表演的開始,節目全名:《緣那麼淺,愛那麼深》音樂影像劇場——幾個瘋狂書迷的《大武山下》之旅。【1】

影像與音樂共織地方意象

面對著被譽為屏東演藝廳「鎮館之寶」的管風琴,堂皇而精緻,開演前自行揣想著,創作團隊將如何在這樣的場館進行戲劇情境的建構?所幸在四面開放的舞台上,溢出螢幕尺寸的巨大黑白靜照,緩緩轉變成動態畫面,蓊蓊鬱鬱,如林森繁茂,煙霧繚繞,山脈氤氳,極美的取景、極佳的配速,標明為整場演出啟動了第一章「從大武山出發」,大致也是以如此偉岸深邃的視覺基調貫穿了全作。


緣那麼淺,愛那麼深(攝影劉振祥)

接著,於高懸的投影幕上出現版畫質感的黑白山脈,台北室內合唱團十二人引吭共詠:「世界真遼闊/哦!那世界/就從大武山出發/出發!大武山」【2】與歌聲同步於觀眾眼前展開了繽紛的畫面:向上升起的樹影、向下墜落的水波、葉形,閃光粼粼。

由此,後續十個樂章陸續上場,透過影像、音樂的交織,筆者認為,整個表演文本的敘事內容由兩條主線相互輪替。

其一,為採擷自屏東平原山河風土生態的豐富素材,包括將攝影佳作或在地動植物名冊的舞台呈現,刻意營造了強烈的「地方」(Place)感,尤其是第八樂章「浸水營古道」,不僅在歌詞的文字上讓所謂「一條貫穿台灣五百年歷史的步道」相關生態(如:巨葉遠志、台灣穗花杉、大武八角等)現身,還以人聲、樂器擴增蟲鳴鳥吟的聲景想像,更用了卑南語、閩南語、浙江語、日本語,作為連結這條古道1500年開始的卑南王時代、迄今歷史沿革的縮影,讓人感受深刻。

以及,導演黃郁晴於此段安排合唱團員們分成兩小隊伍,走下主舞台,成列慢步於觀眾席兩側,同時重複不同宗教的信仰禱詞,搭配細碎言詞或市井絮語,可說頗為立體化的聲響環場效果。如此場面處理的手法,也見諸於其他段落,如:擅用交響樂團之餘的有限舞台空間,進行三位男女高音的動線調度,強化了某種程度的角色關係。


緣那麼淺,愛那麼深(攝影劉振祥)

歌詞與文本共振感性

其二,筆者以為,即使不用勉強貼合原著,現場觀眾可以輕易通過歌者和歌詞內文了解表演文本述說了款款孺慕的母女摯愛、緣淺情深的青春愛戀,特別是到了最終樂章,次女高音范婷玉唱出:「寶寶貝,好好睡……」以柔潤厚實的音質賦予慈母形象,且內含濃重傷悲,格外動人。這部分,對於熟悉小說文字的觀眾而言,不難直接聯想到書中取材四十年前一樁命案中殞亡的少女、及其傷痛逾恆的親人。

不過,即便是無此閱讀經驗背景,筆者依舊認為演出過程中出現的若干歌詞「女兒記得/你這一生/可能就看這一次」、「世界不過是個小鎮/一直下雨」、「凡是因痛苦而來到這裡的/都是家人/痛苦/使人們變成手足」「所有的生命/都是模擬的呀/只有只有死亡/是當真的呀」、「心海說/一生最愛/就是媽媽」,融入前述導演對於舞台空間與影音表現手法的統籌,已足以振發出美感意象也觸動人們心理層面的共性共感。


緣那麼淺,愛那麼深(攝影劉振祥)

也因此,演後讀到「導演的話」,「如何將小說情節與風土地景人事物件轉換成一個下午既定時間空間中的所見所聞?沒看過小說的人也可以親近這場演出嗎?」【3】備感如是的提問,已在觀演中接收了相當的回應。

簡單總結,這是一個從特定「地方」(Place)命題出發的跨域劇場創作,進入正式場館但能擅用既定空間框架,雖有其素材發想的源頭,卻也長出了自己的翅膀【4】,冀望作品的後續生命力得以更加自由飛行。

 

註解:

1、據了解,本次節目內容乃是「攝影劉振祥與製作團隊實地踏尋潮州、浸水營古道與北大武山,透過影像設計王奕盛及傑出設計群們共同創作,結合優秀音樂家群鄭思筠、范婷玉、林健吉、國家交響樂團與台北室內合唱團聯手演出」。摘錄自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547171331716800517

2、摘錄自「演出曲目歌詞」,「南國音樂節.音樂影像劇場《緣那麼淺,愛那麼深》——幾個瘋狂書迷的《大武山下》之旅」節目單,頁26。

3、同上註,「導演的話」,頁9。

4、參閱「演出曲目歌詞」:「我心飄遠方  哦!那遠方  人人都有翅膀  哦!多自由  ……」同上註,頁26。

《緣那麼淺,愛那麼深》

演出|黃郁晴(導演)、楊書涵(指揮)、鄭思筠(女高音)、范婷玉(女中音)、林健吉(男高音)、國家交響樂團、台北室內合唱團
時間|2022/10/08 14:30
地點|屏東演藝廳 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