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內心肖像:《親愛的》
9月
06
2023
親愛的(北藝中心提供/攝影張家豪Chang Chia Hao)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51次瀏覽

文 李時雍(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人員)

敷白的臉容,淡金屬色澤的髮,曳長及地的風衣,一脫或罩覆間,像疊層的表象與內裡。末了一時,男女雙人嵌合成一個個怪異伸延的身姿,背向俯身者,馱負以雙腿夾纏的上方舞者,一正一背部,緩行間擺盪、失衡、搖曳,因披覆長風衣,從雙生到如若組合一體,彷似神話中的半人馬。

這幅群人內在肖像的顯影,自2013首演跨越十年,重現在《親愛的》新篇(2023)舞台上。這齣編舞家何曉玫的作品,當年接續著《紙境》(2011),以紙幕般的意象,創造了一個超現實的書頁幻境。在泛白的地面上,傾斜懸掛起白幕,燈源可投映上浮晃變形的身影,隨幕升降翻動,又現出白色空間深處幾疊似摺紙的巨大斜坡。

重製的新篇帶領觀眾重返初始的私密場景,又有意模糊超現實邊界。演前幾位舞者混身於球劇場座席,佇立空望、游移或入座。隨序幕起,集體步伐往來橫越穿梭於台之中,有人褪去風衣,而成脫離的片刻獨舞的個體,又或披覆而再捲入群體步行。編舞家以此創造出舞作敘事的框架,復現的橫向動線將對應其後縱向的斜坡攀上跌墜著微渺個體,藉衣料遮覆劃分群體個人界限,投上白幕的重影,牽引出次段,在手持光源下,男女人身的關係,重疊著投於斜幕放大或縮小的歪斜影子,彷彿內心焰光,並貫穿為視覺主要構成形式。

《親愛的》以書頁為喻,八位舞者就像書中人的立體化,何曉玫並以燈影所造成的光線,扇葉的風向,斜面浮現的剪影,游移於虛實之間。各段落尤其演繹著人群關係中的個體,總處在環圍旁視的集體目光下,相互嘶吼,或燈焰前被擺置如偶,帶有性別特質的身體語彙,更多有表現主義式的造型;名之為「親愛的」,卻無處不呈顯出疏離的關係性,中後段,則反覆攀附或跌墜於傾斜映有大塊肢體翳影的坡面。

隱密而繁複的空間像內在情緒疊影,終了前總結於那一幕夢境般的半人馬樣貌。回望此作,更能感覺到從這裡開展了何曉玫身體關係中一幅標誌性的象徵場面,倒懸者、跌墜者、相嵌合之人身,延續於《假裝》(2015)乃至《極相林》(2019)等。不僅是以一種陌異化的呈顯,或所謂「超現實想像」探勘人身情感關係的變異,其表達,更似隱現為一種「裝配」(assemblage)思考,早自《默島》(2006)以人身、玩偶與金屬結構體之裝配,到《親愛的》自身體的嵌合,到風衣、幕與剪影的疊層、麥可風聲響,或聲音編成中主旋律與場景採集之裝配。進一步,亦指向異質文化元素之組成形式,新篇帶入卻令其破碎的流行歌曲,如《我要我們在一起》、《愛你一萬年》,裝配上Aman Ryusuke Seto或梅林茂,總也回響著《默島》系列,一指向在地、一像翻譯陌異的故事。

我特別喜歡《親愛的》新篇聲音編成(黃靖雅等設計)飽滿的敘事性,像部電影,及舞者們的詮釋和表現性,如徐翊傑,一段懸燈浮晃下的迴旋,何亭儀、彭乙臻於空闊台前風扇鼓動的雙人段,襯著斜面上身軀形影及角落一個微小倒懸身體,構成極具象徵性的一幕。至尾聲,群體暴烈的內在,覆沒於風衣之中,復回於白色空間裡橫向一致無個別性的行走。

然而,如何重看一部作品如《親愛的》在此時此刻重製?其中所透顯的舞蹈身體、關係與劇場調度形式,除可溯回理解創作者作品系譜,又給出什麼持存的思考?這也許是另一個「裝配」問題,歷時間之作與當下新的嵌合,一個搖晃緩行的新身體。必然有些更切近鮮明,有些則呈現以離行的背影。

《親愛的》

演出|何曉玫MeimageDance
時間|2023/09/02 14: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球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而言,《親愛的》是一個探索性別符號與身體政治的艷麗小品,但目前的樣貌太像是cabaret show,或是工作坊後的階段性呈現,在嚴肅議題與娛樂小品之間,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規模結構,應該要持續發展。(許仁豪)
1月
28
2021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