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夢,猶有等待《夢の仲介》
12月
03
2012
夢之仲介(鄭嘉音 攝,無獨有偶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19次瀏覽
謝東寧

「奇怪的是/別人的鞋子為什麼會合自己的腳呢/因為只要有一個人沒有醒來/大家就全部活在他的夢裡」,從夏宇的詩作「自我的地獄─致波赫士」為靈感出發,結合了音樂、演唱、影像與偶的超夢世代搖滾MV偶劇《夢の仲介》,是文山劇場與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於2012連續一整年的合作計畫中,最終成果之盛大展演。

這個計畫獨特地開發出,藝文場館除了出租場地、經費贊助、合製、自製節目之外,另一種與藝文團體合作的方式,那就是文山劇場邀請無獨有偶,以類「駐館」的方式(劇院出硬體設備、劇團出軟體內容),提供場地、資源與部份經費,與劇團合作了包括「講座」、「展覽」、「工作坊」與「公演」等年度系列活動。而這個演出便是創作者繼「超現實生存物語」首部曲《麻煩夫人》、貮部曲《斑馬臉的歲月》的成果發表會之後,正式售票公演的三部曲《夢の仲介》。

這個相當難得,耗時一整年發展之後的精心創作,由資深音樂人JEFF許向豪跨界當導演,相當大膽地結合戲偶設計梁夢涵、編劇高俊耀、舞台設計李建隆、影像設計葛昌惠等劇場一時之選,並且以「探索影視產業中,蓬勃的流行音樂MV對現代人敘事關係的影響」為題,企圖展現一個全新的現代偶戲演出。

簡潔的舞台以白色揉皺的紙張為造型鋪成地板,右邊有一張影像布幕,左邊保留劇場的柱子並以白色線條延伸空間,前後出現了五個造型特殊的單人操控大偶,包括了蒼蠅人、食蟻獸樣作家、戲曲女伶、空心男與電梯男,他們的樣貌變形,全都缺少了身體的某個部份,暗示著在現實生活中、感情狀態裡的某種缺憾,他們輕盈地飄在整齣戲的夢境裡頭,尋找關於生命裡不可或缺的「愛」。

夢境連結音樂MV的非線性邏輯,全劇以文字(語言)、音樂、影像與現場演唱的氛圍連接轉換串連,而只有擔任演唱的歌手演員(賴玟君)身著有顏色的服裝,其他的演員及大偶們都是黑白,觀眾彷彿進入一個現代都會年輕女子的黑白夢境,其他演員、偶與影像,搬演著真實/虛構任意跳躍連接的私密心情,由耳熟能詳的〈小星星〉(新編)開始,以「滿天的小星星,哪一顆是屬於我的心」成為整齣戲的不斷追尋。

整體視覺與音樂設計相當出色,展現了一個資深偶劇團的高水準團隊能力,不過這個向流行音樂MV學習的作品,卻似乎遺忘了劇場原本的元素。譬如在處理黑衣演員的演戲部份缺乏戲感、過於簡單,而更重要的是少了讓偶活出生命的偶戲精髓,比較成功的是電梯男跟戲曲女伶的操偶者,在狹小電梯空間內外的幻想組曲。簡單地說,影像是平面、可重複的,而劇場是立體、當下性的,將流行影像邏輯應用在劇場中,是實驗創新,但若未保住劇場主體、反客為主,可能讓演出除精美視聽之外,少了那當下的情感交流。

文山劇場與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這個嶄新的合作計畫,是邁向歐美常見的,演出團體進駐場館的「駐館」計畫(還包括創作者個人的駐館),提供演出團體一個較穩定長期的創作環境。《夢の仲介》整體大膽豐富的演出,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醞釀產生,這種計畫如能繼續推廣發展,相信會嘉惠更多的表演藝術團體,充實更多場館的活動節目。

《夢の仲介》

演出|文山劇場 X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時間|2012/12/01 19: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