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語還休《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
3月
18
2019
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同黨劇團提供/攝影唐健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66次瀏覽
陳佩瑜(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生)

以李崗為首的製作團隊自2008年起製作《阿罩霧風雲I-抉擇》「戲劇重現紀錄片」,一路以來對探尋台灣文化根源之用心,讓人對其第一部舞台劇《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寄於厚望。

舞台上,大部分時間豎立著兩道日式拉窗。上舞台一整排黃暈的燈光自紙窗透出,雅緻溫柔,散發著濃濃的日式風情。戲裡的台詞六到七成是日語,時刻需緊盯著字幕。如此一個擬仿的大和空間,上演的卻不是日治台灣時代的故事。阿爸顏惠民和卡桑一青和枝從邂逅到相繼走完人生,時間點實為民國五○年代後期到七○年代中期。如同顏惠民身在台灣、心在日本,我眼前的舞台即如顏惠民心中的烏托邦一般,不論在任何時空,他只看得見他想看見的大和世界。顏惠民想做日本人而不可得、身份認同無依的痛苦心境當然可以同理、同情,但製作團隊是否忽略了幫戲裡戲外無數想好好做一個台灣人的群眾發聲?

配合劇名的副標「我的阿爸和卡桑」,劇情乍看之下即是雙線呈現男女主角的心境。但理應成為敘事主軸的顏惠民心路歷程,卻欲語還休;或是說,不知該如何詮釋?推動戲劇進行的主角意志可以說根本看不見。除了「想當日本人」這個如同某些空中樓閣的政治意識形態外,他努力做了什麼?觀眾只看到無止盡的抑鬱、逃避。所謂「有遠見」的保險套事業也不知是史實,還是編劇遊戲之筆?假如可以不用接掌家族事業,顏惠民真正想過的生活到底是什麼?認同一個故事常需認同主角,進而產生戲劇的「同一作用」(identification)。尷尬的是,這位主角的目標意志卻是當一個「大日本帝國的皇民」,身為台灣人的觀眾都能認同嗎?該為他達成心願開心嗎?

可能本劇也不知該怎麼讓主線有發展空間,於是卡桑的心路歷程便漸漸喧賓奪主。只是,當劇情一以卡桑為主,它便成了一個「邁向台灣好媳婦之路」的通俗劇──礦王世家的豪門婚姻、權威難溝通的長輩、貼心忠厚的女僕阿春……,只是這類內容,觀眾並不需要透過本劇才能看見。至於宣傳的重點「見證大時代下的動人愛情」,筆者也認為只有在顏惠民臨終前,與妻子坦誠不諒解她與家人一起隱瞞病情那段,才終於入戲、被感動。原來對他來說,妻子是他孤寂生命中唯一能信任的人啊!

那麼,這齣戲究竟還欠缺什麼?

女兒與(劇中)導演的串場,時常略顯多餘。但導演真實身份為阿春兒子這個伏筆,卻幾乎沒有進一步為上一代發聲,實為可惜!阿春的丈夫是位礦工,因得了塵肺病而無力再養家,只好讓阿春到顏家幫傭貼補家用。這樣一個明明可以好好代言社會底層的支線,卻只用阿春習慣觀察九份是否起風來判斷礦坑有無出事,簡單地以感傷帶過。反而是顏父痛心的教訓顏惠民時,提醒他說:「你覺得你的自由跟尊嚴很重要,那別人的呢?」、「你的自由跟尊嚴是靠多少礦工辛苦換來的,你想過嗎?」才得以感受。

《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想要引領觀眾去同理像顏惠民這種上層菁英對台灣不同角度的認識,出發點值得肯定,但可能同時需有台灣庶民的角色來平衡觀點。本劇以溫情為主要訴求,但筆者更期待能看到製作團隊拉大格局,帶給台灣觀眾更廣闊及深層的視野。

《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

演出|同黨劇團
時間|2019/03/10 14:30
地點|台北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每個作品中有各自重視的核心主題,而在《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中則是將父母的敘事加以整合,使兩個人物生命中有所重疊的部分不會因為敘事主題的差異而有輕重之別。(蘇恆毅)
4月
01
2019
劇中巧妙運用阿春立於和式門邊聆聽山風的動靜,描繪礦民之妻憂心礦坑種種動靜的傳統,彷若無聲底層的台灣人民寫照;卻又很快地被少奶奶和枝拉著學著買菜、作飯、學台語的日常給沖淡了。(劉勇辰)
3月
25
2019
一青妙的演出動人,不過她在本劇對於父親所抱持的困惑,或許亦是由於台灣歷史最為幽暗的面向依舊有待處理。《時光の手箱》揭開了歷史的黑洞,該怎麼填補則是我們接下來的任務。(王威智)
3月
18
2019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