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鏡到底看四季與Live Sessions的輪遞——吳卓源Julia Wu《YouTube Music Sessions x TAICCA》
6月
17
2022
吳卓源Julia Wu《YouTube Music Sessions x TAICCA》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78次瀏覽

林真宇(專案評論人)

在 YouTube 逐漸改變了影音市場、創作者的生態系,以及世界上許多地方的影音收聽習慣後,音樂表演的影片(Live Sessions)也如雨後春筍般增加,不停地被生產。

以 Live Sessions 的輪遞推動新美學

2008 年, Boilen 和 NPR 音樂編輯 Stephen Thompson ,因為在人群噪音中聽不到音樂而感到沮喪,接著離開 South by Southwest (SXSW) ,舉辦了第一場 Tiny Desk Concert,從此開始了以 YouTube 為家,推陳出新的 Live Sessions 頻道。接著,2011 年成立的美國 Audiotree,以和表演者 50/50 分潤的方式,也開始持續經營以 YouTube 為主要平台的 Live Sessions 市場。而在不同的市場,也有許多不同的平台,持續誕生且運作著。從日本的 THE FIRST TAKE,到英國的 Sofar Sounds,至台灣的樂人頻道、玉成戲院錄音室一系列的錄影;Live Sessions 的影音形式不只推廣音樂作品與樂人的形象,也挑戰以網路為主要平台傳播的影片的美學設計與形式。

在今年,由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年初與影音平台 YouTube 共同推動的「YouTube Music Sessions in partnership with TAICCA」計畫於三月份上線——有五組台灣的音樂人,以 Live Sessions 為形式,以 YouTube 為平台進行展演。這個計畫,旨在推廣音樂創作到台灣以外的國際市場。而其中一位演出者,正是原於澳洲開始其音樂事業,且後來選擇台灣為發展據點的吳卓源 Julia Wu。

Live Sessions 之美學形式,時而翻玩場館新意,時而一鏡到底地凝視演出細節;以現場不見得能隨時拿捏的細膩表現,賦予影像和音樂新的價值,也迸發新的演出形式。此次的 YouTube Music Session,亦是一鏡到底——讓五組樂人在不同的場景,進行連貫且一氣呵成的演出。綜觀吳卓源 Julia Wu 的演出,以一油畫畫框設定了演出「空間」,且用四首歌曲、四季作為場景轉變的依據。值得一提的是,畫面真實呈現了畫框之外的準備工作——我們能看見工作人員忙進忙出,為了成就作品美感所做的各種規劃。歌曲之間,透過攝影師伸手調整鏡頭,擋住畫面,與導演發號開機與倒數的聲音,皆呈現了「戲中戲」的設定,與戲外(畫框外)的忙碌和真實。

用畫框呈現一鏡到底的四季

吳卓源 Julia Wu 與樂團的表現穩定且怡人,音樂飽滿流動,狀態甚佳,且給予四首歌曲新的編曲、詮釋和聲響。由春季〈uncertainty〉開場,至夏季炙熱鮮明的〈精神分裂 Split〉;在秋季探討人與物質的〈Things Things Things〉,接著冬季則是比以往更顯即興的〈你是不是有點動心〉。以四季為題、場景服裝設計別出心裁,至於一鏡到底的概念,畫面強調畫框的存在,鏡頭多次緩緩推進再退後,則偶顯與主題和音樂的脈動抽離。設計的發想,或許帶來了畫面的限制,四首歌曲間鏡頭的運動與角度,逐漸成為慣例,帶給觀者的新意則逐漸減少。

終究,嶄新的製作與演出的形式,諸屬不易。台灣的 Live Sessions 其實已有諸多佳作,而在使用不同手法拍攝的巧思下,吳卓源 Julia Wu 與團隊仍完成了有水準的細膩作品——此支影片從三月上線以來,已累積一百七十萬多的觀看次數。

此次五位表演者與文策院合作的影片,皆由表演者各自的官方帳號上傳。儘管觀看數據表現不凡,但綜觀過去吳卓源 Julia Wu 的影片,也有許多歌曲或現場演出錄影的觀看次數達上百萬,有些歌曲甚至更多(例如 2017 年上線的〈你是不是有點動心〉歌曲音樂錄影帶,觀看次數超越兩千五百萬)。既然表演者們大多已自帶流量,以 Live Sessions 推動表演者走向國際市場的意義、策略與成效,或許仍有探索釐清的空間。YouTube 平台背後的數據統計,應已能提供觀賞者地理位置和統計資料,或許由此出發深度探討,更能幫助期盼能透過 Live Sessions、以及 YouTube 平台觸及國際市場的音樂人,知道下一步可以嘗試的方向。

若不論計畫的目標與立意,在影音串流平台彷彿有無限選擇可以觀看、且 Live Sessions 影片在全球疫情下也不斷增加的狀況下,吳卓源 Julia Wu 和製作團隊仍於 YouTube Music Sessions 留下了優秀的作品。同鏡頭下四季的輪遞,Live Sessions 影片的影響,也如季節流動。除了提供和創造內容,影片上架了之後,便有長長的時日,被動等待搜尋。當演出者的名字和作品再度成為關鍵字,這樣的作品便能靜待觀者上門,而這或許是值得的佈局。

吳卓源Julia Wu《YouTube Music Sessions x TAICCA》

演出|吳卓源 Julia Wu
時間|2022/3/21(首播)
地點|YouTube Music Sessions x TAICCA(線上錄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