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商品,可以/能嗎?——短評《愛情生活》攻受版
5月
15
2023
愛情生活(台南人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741次瀏覽

文 吳岳霖(2023年度駐站評論人) 

將《愛情生活》改為男同志版,並命名「攻受版」,再搭配文案設計以及宣傳手段(其中合作了同志網紅與YouTuber、同志交友軟體等),都直白的主打了三位男演員的外型、肉體與屬性,於是「男體」被視為商品,將所謂的「彩虹經濟」引入劇場。 

「成為商品」乍聽有點負面,特別是以「精實的男體」為號召,確實顯得刻板,但是否讓劇場的蕭條票房為之一振?——這明顯延續自《仲夏夜汁夢》,令人振作的或許不只有票房。 

《愛情生活》攻受版從整體導購開始,到觀眾踏入水源劇場,就會看見如游泳池般、卻塞滿沙子的舞台,中央放置一個注了水的浴缸,打破《愛情生活》異性戀版近於劇本所描述的套房場景,攻受版更配合彩虹燈光、重低音音樂等,再加上陸續入場(以男同志居多)的觀眾,劇場轉換為同志夜店,於是兩位多半赤裸上身的男演員出場後,肉體的碰撞、濕漉、交疊都像是自覺於「成為商品」後的表演行為——與其說他們在扮演「男同志」、或是「狗」與「貓」(劇中人物),其實更接近「展示男體」與BL情調,而杜瑋哲與楊迦恩的身形、姿態也符合「攻」與「受」的基本投射。 

但是,劇場終究不是夜店,無論導演與演員如何玩弄第四堵牆。既是限制,也可能是劇場的某種使命,《愛情生活》攻受版始終得乘載編劇許正平試圖傳達的同婚合法化後的「後同婚時代議題」,這也是當前的這個時間點,才有可能將異性戀版成功轉譯為男同志版。 

這形成某種回溯,包含跳出代言的主詞轉換、虛擬的戲劇動作等,似乎回到早期台南人劇團擅於表現的手法,然後講述著那年《愛情生活》的台詞內容,只是時代變了、敘述者變了,但劇本中的禁慾與壓抑也同時回魂,就如這個充滿慾望的浴室(或夜店),就算都是男體,仍得穿著緊身內褲,以及時不時繫緊浴巾。 

《愛情生活》攻受版僅止於此,多少是矛盾的。其實做的是「男同志版」,而無法純粹為「攻受版」商品。「商品販售」與「劇場價值」是衝突的?或者,(異性戀者權充)男體裸露與男同志情慾真是商品,又真能衝高票房?《愛情生活》攻受版與《仲夏夜汁夢》看似一脈相成,此時就截然不同。 

《愛情生活》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23/05/12 19: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對於前者,劇作將重心放在各角色之間漂泊處境的共通性,以此理解老兵的「移民」處境,這部分是成功的。然而,老兵所經歷的,不僅是空間上返鄉無門的地理流離,更是曾經信仰的民族精神與政治理想在歷史洪流中早已式微與斷裂。
10月
17
2025
故事將外省老兵、孤兒、移工、計程車司機,以及酒店勞動者及其子女等邊緣群體的經歷編織在一起,提供了想像或提問多重生命樣態的視角。然而,戲中戲的結構難以迴避的問題是:是誰擁有決定「家」的權力?諷刺的是,答案不是源自於角色們的實踐,而是戲中戲如機械降神般的編劇。
10月
14
2025
總結來講,規齣戲上值得思考的部分,毋是無國籍移工囡仔的困境有偌艱難,顛倒是無仝創作者/團體怎樣展現怹家己討論議題的角度。《囡仔,哪會看bē著你?》佇頭前的部分已經共這个層次的討論帶予逐家,可惜後壁的部分煞改做目前弱勢題材戲劇定定使用的手路
10月
14
2025
戲劇裡面有它自身的行動可能、實踐想像的美學空間,甚至引我們進一步擴展對於這個世界的思想。可惜的是,《噤。濤聲》 跨島計畫放掉了一次「跨」的契機。
10月
03
2025
簡言之,即使相關細節已被檢驗紀錄,無論政治人物如何宣示「這是我們共同的歷史」,左右、統獨、分合的不同立場,仍然影響了民眾對誰是「我們」、有無「共同」、「歷史真實」的思考
10月
01
2025
《噤。濤聲》中,演員的表演細膩深刻,直搗人心。然而,語言的高度詩化,讓我僅能沉浸在角色的狀態和整體的氛圍,對於其中所指涉的真實歷史事件,則難以辨認出具體細節,進而拼湊出全貌。
10月
01
2025
這部作品不僅對「器官買賣」有所批判,更指向現代社會裡「人被工具化」的現實狀態:在我們每天經歷的日常中,我們究竟擁有多少真正的選擇?
9月
30
2025
必須承認,群體確實共享某些社會性與制度性的排除處境,但劇作將新住民、新二代與移工的創傷經驗一次性並置,雖具野心,卻模糊了三者在身分上的眾多差異:婚姻移民、跨國婚姻家庭子女與勞動移工本就屬於不同脈絡,更遑論不同來源國之間的內部差異。
9月
26
2025
《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最可貴之處,在於它把制度批判落在人身上。它不是抽象的權力結構圖譜,而是一張張被擠壓到極限的面孔。筆者認為,布萊希特式的間離手法讓我們不至於陷於同情的淚水,而是被迫帶著清醒去思考行動
9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