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商品,可以/能嗎?——短評《愛情生活》攻受版
5月
15
2023
愛情生活(台南人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74次瀏覽

文 吳岳霖(2023年度駐站評論人) 

將《愛情生活》改為男同志版,並命名「攻受版」,再搭配文案設計以及宣傳手段(其中合作了同志網紅與YouTuber、同志交友軟體等),都直白的主打了三位男演員的外型、肉體與屬性,於是「男體」被視為商品,將所謂的「彩虹經濟」引入劇場。 

「成為商品」乍聽有點負面,特別是以「精實的男體」為號召,確實顯得刻板,但是否讓劇場的蕭條票房為之一振?——這明顯延續自《仲夏夜汁夢》,令人振作的或許不只有票房。 

《愛情生活》攻受版從整體導購開始,到觀眾踏入水源劇場,就會看見如游泳池般、卻塞滿沙子的舞台,中央放置一個注了水的浴缸,打破《愛情生活》異性戀版近於劇本所描述的套房場景,攻受版更配合彩虹燈光、重低音音樂等,再加上陸續入場(以男同志居多)的觀眾,劇場轉換為同志夜店,於是兩位多半赤裸上身的男演員出場後,肉體的碰撞、濕漉、交疊都像是自覺於「成為商品」後的表演行為——與其說他們在扮演「男同志」、或是「狗」與「貓」(劇中人物),其實更接近「展示男體」與BL情調,而杜瑋哲與楊迦恩的身形、姿態也符合「攻」與「受」的基本投射。 

但是,劇場終究不是夜店,無論導演與演員如何玩弄第四堵牆。既是限制,也可能是劇場的某種使命,《愛情生活》攻受版始終得乘載編劇許正平試圖傳達的同婚合法化後的「後同婚時代議題」,這也是當前的這個時間點,才有可能將異性戀版成功轉譯為男同志版。 

這形成某種回溯,包含跳出代言的主詞轉換、虛擬的戲劇動作等,似乎回到早期台南人劇團擅於表現的手法,然後講述著那年《愛情生活》的台詞內容,只是時代變了、敘述者變了,但劇本中的禁慾與壓抑也同時回魂,就如這個充滿慾望的浴室(或夜店),就算都是男體,仍得穿著緊身內褲,以及時不時繫緊浴巾。 

《愛情生活》攻受版僅止於此,多少是矛盾的。其實做的是「男同志版」,而無法純粹為「攻受版」商品。「商品販售」與「劇場價值」是衝突的?或者,(異性戀者權充)男體裸露與男同志情慾真是商品,又真能衝高票房?《愛情生活》攻受版與《仲夏夜汁夢》看似一脈相成,此時就截然不同。 

《愛情生活》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23/05/12 19: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解離》是一個真誠而不「討好」的作品,對觀眾而言,既是情感的考驗,亦是理性的挑戰,既是私密的傾訴,亦是公共的對話,在表演者與觀看者的共同體驗中,印證了劇場兼具的公共性與私密性,也就是劇場的價值。
5月
29
2023
誠然本片面對的客群多數是男同志,選擇面容姣好、身材精實的男演員搭配彷彿布料比金還貴的戲服和許許多多露骨的性愛場面與台詞,應該是導演有意為之而非失手,但是如此擁抱商業的手法,是否也犧牲了表達角色深度的空間?
5月
29
2023
做戲,本來也就是一種填補空白的企圖。但比起填補,《感謝公主》則是打量與顯影了這些空白與縫隙,就算靜止,也是一種行動,讓南管曲音與演員凝練的身體協助冷卻與打亮,同劇中人物一起望斷水遠山遙
5月
22
2023
有別於布萊希特的暴露設備、歌隊敘事等舞台疏離手法,導演湯京哲整合了對於柏拉圖〈理想國〉中地穴寓言想像的舞台設計,透過取消表演、雙面舞台、物件、煙霧和水平燈光設計等巧思,成功阻斷習慣自我投射的觀演習慣;與此同時,光與影二元卻共存的舞台調度,也恢復了實驗劇場早被遺忘的實驗性。
5月
22
2023
創立於2021年的時生劇團,以青少年教育為出發。此次推出劇團二號作《妖怪》,改編自野田秀樹的《赤鬼》。⋯⋯成功另闢蹊徑⋯⋯
5月
22
2023
《ART》中三位演員良好的配合,不管是激烈爭吵或爭吵後靜默的表演,都呈現出生活中應該有的劍拔弩張與尷尬,也正是因為自然的節奏營造出真實氛圍,讓觀眾將焦點更聚在角色的性格,與他們之間的關係。
5月
22
2023
欲言又止的《尋找一個屬於我們的島》只製造了一種「寓言感」,但僅止於「感」,未達「寓言」程度。
5月
19
2023
謝幕時所唱「我開始,你繼續,我們歌聲不會停。」讓我有很深的觸動,歷史之所以是歷史,是因為它已成為過去、無法改變,但活著的人可以做的是從中了解過去並反省。只要這些故事有人說、有人寫下,那麼那些逝去的人,就永遠都活在你我心中。
5月
15
2023
這弔詭的感受啟動了觀眾內在的「超現實主義心理自動性」——球瓶不再是一個「熟悉的馬戲道具」,被導演改寫成一個有暗喻能力的物件符號。
5月
1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