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樂坊》自創立以來,以臺灣傳統文化作為本體,以此根基下以傳承與創新為目標,積極致力於跨領域、跨文化的合作,激發出臺灣傳統文化風貌與美學新視野。這次《太陽與月亮的美麗邂逅》除了由科隆中世紀人聲古樂團、采風樂坊及廖瓊枝分別詮釋中西音樂文化的傳統面貌外,在這樣跨文化的互相對話下,透過實踐者的互動過程中,不但認識他者,亦更突顯出原生背景與文化。
音樂上半場以Ars Choralis Coeln(簡稱 ACC)帶來中古世紀音樂從科隆大教堂及教區博物館收藏的十三世紀唱經本(Antiphonary)中節選出的合唱詩歌、葛利果聖歌的風格作品,其中多首「萊茵河女先知」德國修女赫德嘉•馮•賓根(Hildegard von Bingen)的宗教劇,從古樂器費德琴(Fiddle)、木笛(Flute)、木吉他(Gittern)、手轉風琴(Hurdy-gurdy)、鐘鈴(Glocken)象徵性的歐洲傳統文化物的再還原,音樂內容多為宣揚福音、讚頌美德的樂思,隨著燈光舞臺營造出充滿神秘的祭儀性的美感。以當代人的思維擴展再現歐洲中世紀雋永的傳統精神,讓觀眾得以一窺中世紀音樂之堂奧。
采風樂坊演出曲目:《步步嬌》、《行街》、《上四套》,以笛子、二胡、古箏、揚琴、中阮等最具代表性的六項傳統絲竹樂器為器樂編制,每件器樂各具鮮明個性,在合奏時既能互相體現支聲複音(heterophony),以非和聲對位的作曲手法作為織體建構出其協合性,互相對比烘托並展現樂器本身的特性也體現結合後的曲調流暢委婉、獨特的韻味,節奏上異於歐洲音樂結構概念,基於情緒的需要而豐富多變,使得音樂多了流動的自由性,以《行街》為例,聯曲結構無再現的多段體,力度與速度之間運用漸變的方式,速度的掌握與力度的控制有著直接的關係,體現恬靜與熱情、歡愉、熱烈之間的情緒層次堆疊,結束在快速而熱鬧的氣氛作為終止。上半場最後一首《長恨歌》,由廖瓊枝演唱歌仔戲曲調,從舉手投足、眉眼之間體現細膩優美的身段,體現如泣如訴,扣人心弦的曲境。
此次企劃執行黃正銘說:「在當代交會,我們就以當代作品作為媒介和平台,讓兩者對話。」由此,作曲家董昭民《陽月》,以赫德嘉的神祕宗教劇〈Ordo Virtutum〉、台東調〈三聲無奈〉、嘉義民謠〈六月田水〉作為題材,德國作曲家Oxana Omelchuk《ARI ARALO》透過跨文化的方式作為媒介,連結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樂樂器傳統中國樂器,創造富於新意的嘗試。最後,作曲家黃正銘創作《馬嵬坡》讓兩團穿插演奏,最後一曲,讓廖瓊枝的歌仔調進入古樂中,體現當代音樂透過多元的跨界合作,推陳出新的外貌。
從此次表演的跨文化表現與型態中,我們能看到沒有絕對主、客體關係的表演形式,將不同文化混合起來,造成交融後的複合性(Hybridity)的特質,透過對話下,不刻意的重塑其新貌。讓我們反思在探求作品所形塑過程與結果的面貌,更重要的是必須從文化與過去經驗的追尋,探求更深層、更上游的泉源,更勝於技術性的分析與觀看其差異性。
《太陽與月亮的美麗邂逅》
演出|采風樂坊、科隆中世紀人聲古樂團、廖瓊枝
時間|2015/05/16 17:30
地點|國家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