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拆解後,如何重構?──《野獸的咆哮》
8月
03
2022
野獸的咆哮(嵬舞劇場舞蹈團提供/攝影張淑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54次瀏覽

蘇恆毅


大疫一場,使得嵬舞劇場舞蹈團的《野獸的咆哮》的這聲野獸咆哮延後將近一年才得以發聲,同時也為延期的「2021正港雄有戲」畫上句點。故事從《美女與野獸》出發,揉合戲劇、舞蹈、音樂三種表演形式,若再將配音的語音要素加入,則為四種形式的結合演出,試圖在單一作品中將各類表演藝術進行整合。


超脫地從秩序重組中脫身

作品雖取材自《美女與野獸》,但從故事主題來說,相對於愛情,作品中對於藝術──或者更廣義地說是文化、知識──的歸屬,不如說是「盜火者」普羅米修斯這個神話的挪用,或許較為符合《野獸的咆哮》的主題。

演出上,雖採用《美女與野獸》的人物關係,但作品中情感最激烈之處,在於從第四幕開始,貝兒的父親對著群眾喊話,要群眾反抗生活中的壓迫,並從野獸的手中搶回土地、家園、文明等事物,政治性的傳單發送、高呼口號,以公平正義與為了下一代做號召,渲染群眾的情緒,進而闖入森林中的野獸大宅焚燒一切,企圖打破野獸掌握一切的現狀。


野獸的咆哮(嵬舞劇場舞蹈團提供/攝影張淑慧)

若說「野獸」是代表貴族、同時也是原始的神秘力量,掌握一切文化知識的奧秘,用野獸在演出中的語言來說,就是「美」與「善」的存在,那麼貝兒父親的「商人」身分,並且鼓動群眾將象徵文化知識的藝術品盜出並分散給眾人,則是將這些奧秘解除玄奧並普及化的意義。兩種勢力,可以說是現代文明進程中,對於權力秩序重組的衝突,以及文化知識究竟應當掌握在誰的手中的討論。

但是在演出中,以藝術品做為象徵物,背後要討論的是什麼,卻顯得模糊,只能從宣傳口號與標語,大致可以判讀出作品當中帶有臺灣近年政治與選舉時的相關現象,同時討論「傳統」在現代的意義,以及世界絕非是一分為二、斷然分明的樣態。


野獸的咆哮(嵬舞劇場舞蹈團提供/攝影張淑慧)

從這個角度做為出發,在野獸和商人之間的貝兒看似是一個調停者,然而演出並非如此。貝兒雖身在其中,卻說出「因為兩者皆為善,因此無法在這其中進行選擇」,隨後從黑暗的火光之中,走出光明的戶外,不僅並未調停,面對當前秩序的破壞時,反而一切塵埃不染於其身,僅是等待新秩序在未來重新建立。

此種姿態看似高潔超脫,實際上更予人一種近乎於不諳世事,且不願觸碰俗事的感受。但這是面對兩種勢力/觀念衝突的方法嗎?貝兒的居中逃離固然可以是一種選擇,然這個作品究竟期望建立的是什麼樣的新秩序,並沒有結論,也許人總要從幽暗殘破的房屋走出後,才會有想法吧?


表演形式的整合或拼接?

如前所述,《野獸的咆哮》同時將舞蹈、音樂、戲劇、配音四種表演形式同時呈現在作品中,並且希望找到表演藝術形式之間的共同語言。對此,製作方認為表演藝術的共同語言在於「情感」。但這樣的說明,或許可以再更進一步地思考:藝術作品的誕生大抵不脫離創作者的情感激盪,而在有了這些情感後,使用不同的形式進行表達,才有這些藝術作品。但這些作品的表現形式各有不同,僅憑「情感」就能整合嗎?

在演出中,可以看到小提琴家的演奏、舞者的肢體呈現、肢體與對白帶出的戲劇情節、配音員透過語音呈現舞者的戲劇語言,整體而言,演出節奏流暢並無窒礙。但四種表演形式的連結並不堅固:語音和樂音的呈現,雖然可以與舞者的肢體情緒相結合,但舞者的眼神與表情卻無相對應的戲劇感,反而有「未完成」感。演出最後,貝兒可以用自己的聲音說話,在此前均用配音,雖可理解是一種角色主體性的呈現,但聲音形式的不連貫反而在觀看時形成衝突。


野獸的咆哮(嵬舞劇場舞蹈團提供/攝影張淑慧)

雖然可以理解多種表演形式的整合,對於演出者來說是極大的挑戰,特別是飾演貝兒的高凡捷與其他人不同,須同時兼顧舞蹈與小提琴演出,在肢體表現上已屬不易,難再苛求。但當三種以上的表演形式集中於一人身上時,繁複的技藝是否能夠拳拳到位,著實是個考驗。

因此,從舞蹈的層面來說,《野獸的咆哮》確實是齣不錯的舞蹈劇場作品;但從戲劇的層面來說,演員的表情「無戲」且和配音的聲音表情無法相配合,反而格格不入。

如果要說製作團隊想將多種表演形式找到共同語言並進行整合,在這個作品中,是可以看到不同的表演藝術各司其職,但在整合上卻稍嫌不足,反而就像劇中那被一分為二的傳統,分為數個部分,表現在不同的表演者身上,從而顯示表演形式的整合,不是僅靠情感就能達成的目標,而是需要有更細緻的形式磨合與雕琢,或是各形式比重的調整,方有機會達成。

表演形式各有不同,已是散的,如何將之重組,建立舞台上的秩序?想來製作團隊也像他們創造的人物,依然在黑暗中探索。

《野獸的咆哮》

演出|嵬舞劇場舞蹈團
時間|2022/07/02 14:30
地點|高雄駁二藝術特區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只是,當野獸的溝通是肢體,而貝兒的溝通是音樂,兩者還需有大量雙人舞(?)交流時,不論是身體能量上的不對等,亦或是動作質地的不對稱,皆再再顯現缺憾。(鄭宜芳)
8月
08
2022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