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制=無開放《此時此地》
12月
07
2015
此時此地(張哲龍 攝,北藝大戲劇系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84次瀏覽
邱書凱(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每一位觀眾手持的入場須知券上都有一個入口號碼,代表著三批觀眾將分別進入不同的區塊欣賞演出,即便表演區是打通的,但從不一樣的起點、中程到同一結尾,產生的視角與觀點也就相異。如同劇名《此時此地》(The Here and Now),沉浸在真實世界/劇場演出「當下性」的同時,觀眾也茫然地迷失於「當下」。

好比歐洲中世紀宗教劇景觀站的概念,《此》劇在幾處大型的舞台結構中,區分成多個表演區進行展演,其一是車站般的鏤空拱型金屬區,延伸出去是蜿蜒的鐵軌;另一則是如天橋般豎起的走道與觀景台,底下有個吧台區以及窄小斑駁的衛浴空間。創作者融入相當多元的表演形式,從雜耍(獨輪車)、默劇、錄像/音裝置、動作劇場等,展露出每個段子獨特的戲劇性,有的同時進行,有的錯落其中;有的演出才結束沒多久,下一則故事又在同處上演。在幾近「空的空間」的表演場地中,演員僅透過「一桌二椅」形式的變化作空間的運用與轉換,極度地仰賴聲音與肢體表現支撐演出。

有別於主線式的情節,本戲選用拼貼式的敘事手法作結構鋪排,段落含括:古希臘索福克里斯的《伊底帕斯王》、文藝復興時期的莎劇《馬克白》與《李爾王》,十九世紀末的象徵主義作品《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與二十世紀中的荒謬戲劇《禿頭女高音》;除了戲劇史的經典名著外,有的則經由「即興」的方式將主題架構而生,例如:懸吊在空中、瀕臨死亡界線的兩位男子,以黑色幽默對話揶揄「生存」;或者在汽油桶中生活的隔代家庭因戰爭被迫流離失所、祖先牌位不得安頓的慘狀。議題自家庭關係、戰爭迫害、權力鬥爭至探討人的真實與存在等,透過片段間的互文/共構,將主幹分支、打散,再經由觀眾的選擇重組,再現生活與世界議題的面貌。

除了在不同地點的折子戲定點欣賞外,開演前觀眾排隊時,劇中人像是被召喚般出現在四周(摸著牆壁喃喃自語的紅衣女孩、帶著相機四處旅遊拍照的女性背包客),作為序言。又或在演出片段前,如幽魂般飄泊、穿梭於群眾之間的演員。確實,相較於普羅的鏡框式觀戲經驗,聲勢浩大的「穿梭/遊走」作為一種表演形式著實令人耳目一新;然,在琳瑯滿目的全球新聞中,劇中人在演畢後,大多以技術性的燈暗手法做結、黯然離場,無法作為主題脈絡的線性貫穿或情境的移轉,連帶著觀眾的身體與思維。誠如何竹登志夫於《戲劇概論》第四章「劇場與觀眾」一文所述:任何演員都要考慮觀眾是否「同行」,因為這些同行關係著演出的全過程,倘若沒有這些同行,演出就無法進行。【1】

其次,任由觀眾自行遊走的設定,意即觀/演間的策略模式在演出中將不斷異動,演員在「表演方法與觀眾距離間」的拿捏也就令人好奇。絕大部分的演出段落中,創作者有意使兩者間保持適度的距離,促使片段中探討的訊息能夠在顯露之餘推動觀眾思索。反觀,近距離朝向觀眾大罵髒話的演員以及觀眾與算命仙互動的片段中,雖企圖將表演者與觀眾的互動納入情境,讓觀眾表情/動作的回應建構出當下的雙向交流,明確地彰顯觀眾的「在場」,成為無預警的有機性現場表演,但此法卻猶如蜻蜓點水,運用目的與效益皆產生模糊不清的窘境。因此,觀眾可能參與/干擾到演員的表演區域即須列入場景、動線設計的考量中,倘若表演者僅以「借過」作為騰出表演區的說詞,而無法合理地將觀者的角色置入情境中進行反應,反倒失去原先創作的動機與本意。

《此》劇的舞台是一張世界地圖,在同個時間軸上,各地發生著各式新聞,觀者則是四處漂流的漫遊客,可以選擇停下腳步關心,或者離去。如果以自己的生命作為出發點比喻,主觀視角會落在自己身上;在此,每一個人反倒是這場戲裡的過客、是一個客體,被來來去去的故事情節與人物包夾著。但曲終人散後,沒有人能明確地說明這條故事線該如何解釋與串連,只能在廣泛的訊息中帶著自身的故事與事件相遇,剩下的未知/不可知則交由換上成人服飾的青年們,等待著時間成熟,一一解謎。

註釋:

1、 引自童道明主編/陳秋峯、楊國華譯,《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 戲劇美學卷》,台北:洪葉文化,1993,頁370。

《此時此地》

演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
時間|2015/11/20 20:00
地點|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