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系列作品成了一場接力賽。排在前面的成了領頭羊,小心翼翼但不過分謹慎地開展出各種可能性;晚登場的像是有了參照的座標點,越玩越開,規模越來越大。當即興舞台即將要變成四維空間的大型裝置遊樂場後,何時物極必反,回歸基本盤,似乎是預料中的時間問題。(白斐嵐)
3月
01
2017
《不在》的豐富性無所不在,無論是文本中的意象、表演中的元素抑或表演本身的發想,都具有彼此平行同時互相對照、指涉的特性,引領觀眾反思生與死、愛與苦之一體兩面。(林欣蘋)
10月
28
2013
全劇圍繞這個概念,女主角必須運動,通過運動讓存在得以合理,縱使精神自我已經被死亡主題削弱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觀者卻能從中發現角色的主體自我鍥而不捨地尋找生之可能。(楊殿安)
10月
03
2013
在《繼承者》I的知覺伏流當中,創作者持續的思索與實驗而成的「譜」朝向開放。表演者的行動和觀眾的探索,兩者不斷重新覆蓋已有的軌跡,並且填入各種探索拾得的發現。逸散的知覺伏流(解/)構成一個「非場域」──對記憶與意義永遠的提問和追尋。(楊曜彰)
12月
12
2011
終場以周書毅與Tamir交手,背景出現震顫的聲音,其他人兩兩相擁,又試圖跑掉。震顫的聲音終擴大成蜂翅/蠅翼的群舞亂飛,危機擴大,相對場內的「大風吹」!終,眾人又回歸成一列,擠在兩根大柱子間,不斷喘著氣,但仍乖乖站著。這無疑是今年最重要的表演節目之一了!(鄒之牧)
12月
06
2011
關鍵的三元素──舞蹈肢體、聲音創作和裝置藝術,於創作思考上的角色和比重,影響了作品呈現的樣貌。身體作為生命記憶的載體,《繼承者》藉著演出者的回顧過往及舞在當下,讓身體的印記再現,並重新書寫。驫舞劇場這次一改過去彰顯動能和技巧,而以收束內斂的表達為主,但就整體來看,這次強調即興的演出,由於舞者間默契略顯不足,因而削減了互動時可能迸發的火花。(徐開塵)
12月
03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