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沌成形以前(上)《混沌身響》第一季第一~四番
3月
01
2017
混沌身響(驫舞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56次瀏覽

驫舞劇場

第一番 2016/09/20 20:00  陳武康  X Porta Chiusa三人(瑞士)

第二番 2016/11/02 20:00  董怡芬 X 黃麒瑞

第三番 2016/12/07 20:00  周書毅 X 王榆鈞

第四番 2016/12/28 20:00 Shai Tamir(以色列) X  Yannick Dauby(法國)

地點:驫舞劇場排練場

文 白斐嵐(專案評論人)

我一直覺得驫舞劇場舞蹈與音樂即興計畫《混沌身響》【1】這名字取得真好。在人們認知的表演藝術三大類別中,音樂與舞蹈是在戲劇之外並不仰賴語言的藝術表現,而語言,通常正是混沌的終結。馬奎斯在《百年孤寂》裡是這麼說的:「世界太新,很多事物還沒有名字,必須伸手去指。」【2】在語言命名之前,我們的認知充滿了混沌,只能用身體與感官去接近、去體驗;卻也因為混沌,所以純粹,不須擔心語言轉換過程中意義的流失,能夠最直接地接觸到事物本質。然而,舞蹈與音樂的本質是什麼?他們是否有真能脫離語言而自由?事實上,儘管舞蹈與音樂不倚賴文字語言,卻早已各自發展出好幾套語彙邏輯,那些我們偶爾命名為敘事、形式、結構的東西。若是將這樣的語彙邏輯拆解到最小元素,不正是「身(身體)」與「響(聲響)」二者讓舞蹈之所以為舞蹈,音樂之所以為音樂嗎?

這麼說來,《混沌身響》究竟是什麼,倒像句大哉問:尚未被命名、尚未被定義、尚未建立規範的,自然享有全然的自由。同時它也極度單純,可以是六十分鐘指定時刻在表演空間發生的所有事情,只需專注於當下,不需顧慮那些自題目延伸出的哲學、音樂、身體學、聲音學等議題──這些留待觀眾自行發酵即可。《混沌身響》的規則很簡單,每一檔節目邀請舞者/樂手各一名(有時是一組團體)共同即興演出,主辦方(驫舞陳武康與卡到音即興樂團李世揚)希望──但不強制規定──雙方不要在演出前有任何討論,一切場上見招拆招。這些組合,有些像八竿子打不著,有些早已熟識;有些有即興背景,有些則無,還有一些在專業領域是即興老手,卻尚不習慣這樣的跨界演出。儘管各檔演出各自獨立,彼此毫無關聯,卻也因《混沌身響》本身命題的混沌開放性,讓系列作品成了一場接力賽,開始有了起承轉合。排在前面的成了領頭羊,小心翼翼但不過分謹慎地開展出各種可能性;晚登場的有了前例,像是有了參照的座標點,自然越玩越開,規模越來越大。當即興舞台即將要變成四維空間的大型裝置遊樂場後,何時物極必反,回歸基本盤,似乎是預料中的時間問題。而在寫作本文時,《混沌身響》第一季尚有兩檔節目尚未登場(共八檔節目),主辦方與所有參與者如何在一片混沌中,見證「身」、「響」之互動在繁簡間流轉的敘事結構,格外令人感到有趣。

為《混沌身響》打頭陣的,是陳武康與瑞士豎笛三重奏Porta Chiusa【3】。作為初試啼聲之作,大抵符合了觀眾對於「舞蹈」與「音樂」即興演出的想像:三位即興經驗豐富的豎笛家坐定樂手區,以音樂與場中的舞者陳武康互動。至第二檔舞者/編舞家董怡芬與小提琴家黃麒瑞的組合,「舞蹈」與「音樂」間壁壘分明的疆界進一步得到解放,舞者與樂手身分不再對立。即興初始,董怡芬試圖根據音樂質地找尋合適的動作方式,然而她隨即放棄被動角色,以身體碰觸、干擾樂手,甚至用自己的方式發出聲音。樂手也不再固守一方,純粹以樂音參與,而帶著樂器滿場跑。值得一提的是,兩人在過程中建立的關係,充滿著當下窮則變變則通的靈光乍現,隨機、不可預測,加上非得變出新花樣好讓演出繼續成立的企圖,為這場即興帶來好幾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也成為第一季上半我個人最喜愛的節目)。在前半段,依稀可見雙方尚須用力找出即興的可能性,彼此試探、挑釁較勁;接著,兩人自然而然地發展出一套遊戲規則:黃麒瑞試圖演奏音樂,董怡芬則想盡辦法阻止。於是雙方在你來我往間,產生了各種動作,動作影響了聲音/演奏(坐著拉琴、跑動著拉琴、躺著拉琴、一人拿弓一人拉琴、沒弓了只好撥弦),動作也發出了更多聲音。甚至是最後,樂器已不在樂手身邊,只能躺在地上,把身體當樂器,繼續發出聲音。直到此刻,這兩人已不再以舞者、樂手身分表現舞蹈音樂,而成了媒介。在場上的事件像是有了自己的生命,牽引著兩人共同將其實現。

在前兩檔「基本款」後,隨後登場的三、四檔演出快速拓展各種可能性,規模也愈發複雜。其中一大突破,便是自音樂領域進一步跨入聲音藝術範疇(這自然也與主辦方安排的演出者背景脫不了關係,不過相較於聲響已從樂器、裝置,到電子錄音,舞者倒是始終堅持於其「不插電」之肉身)。周書毅與王榆鈞的組合,或許因兩人已是舊識,在風格調性上也顯得一致。舞台元素扣緊了弦/線的主題,既是王榆鈞拆解鋼琴的弦線,也是周書毅以個人經驗為靈感,在舞台上牽引、拉扯、穿梭的懸線。這場演出與其說是舞者與樂手的即興組合,更像是兩位表演者在與這巨大的裝置互動,帶著小道具如鈕扣、鼓刷、麥克風,以大動作、小動作演奏這佔滿整個舞台空間的樂器。透過麥克風收音的弦音,進入迴路,不斷循環堆疊,也讓聲音交織成一張綿密的網。不過,正因整體質性太過接近,少了些在混沌未知中奮戰摸索的張力,彷彿一切都是有備而來。如至後段,周書毅雖拿出剪刀將懸線一一剪去,破壞了先前營造的空間,但當他拿起剪刀放在琴弦上時,觀眾其實很明白他是剪不下手的。換句話說,遊戲規則早隨著懸/弦線安置妥當,穿梭自在,卻也沒什麼脫軌空間,反而讓混沌顯得踏實了(當然,即興也並非得總是膽戰心驚)。

2016年登場的最末檔,是以色列舞者Shai Tamir與法國聲音藝術家Yannick Dauby的組合。延續前一檔的大型裝置,此次更是將舞台運用得淋漓盡致。Yannick Dauby坐定一方,如第一檔的豎笛三重奏,然而他卻把散落四方的聲音裝置、音響、收音機都連接到他的座位,加上活動式滑輪,坐著不動就能控制聲音方位,讓聲音也能和身體一起在空間中遊走。Shai Tamir則不甘示弱地運用了每一寸空間,包括舞台後方的驫舞辦公室內部與上方。先是在全黑的辦公室帶著頭燈行動,最後更站上屋頂吹笛。在這場演出中,有三段特別令我印象深刻之處:相較於前三場,此場組合似乎更不懼怕靜止、安靜的時刻,並不積極製造新的事件,而得以安定享受片刻留白。而在中段,Yannick設定節拍器節奏與時鐘秒針「合奏」,兩者間有著極細微的時差,於是我們得以觀察這兩種速度如何在某個時刻交集並行,接著差距又逐漸擴大,等待下次相遇;同樣的概念也在Shai吹笛段落出現,Yannick同時調整著音高頻率,有時對到點,又瞬間偏離。這對我來說,正貼切形容了兩位演出者彼此的關係。此外,Yannick為演出準備的聲音素材極為豐富,隨時都有兩三軌聲音同步進行,有時似乎是預錄採集,有些則是現場聲音擴大。但這也讓我好奇著,驫舞劇團的排練場(特別在聽覺上)並非與外界徹底隔絕的黑盒子,演出時隔壁鄰居電視聲、街上車聲清晰無比。這些屬於「當下」的環境音,似與採集的聲音素材極為貼近,若是這些環境音也被當作是獨一無二的「限地(site-specific)」元素,不知又可玩出什麼面貌?

既然這世界有太多混沌事物,將其訴諸文字,怕也成了限制。然而,我們總得選擇用一種方式去手指混沌,無論是身體、聲音,或是文字。驫舞劇場的《混沌身響》持續進行中,這篇評論無意在此階段提出任何定論,只想作為觀察記錄,以文字參與混沌的摸索。

註釋

1、第一季共八場,此文提及為第一季上半場系列共四場。

2、此句為唐諾翻譯版本。

3、原定演出者為古名伸,因受傷而臨時由陳武康代打。另此場演出筆者因故並無現場觀看,而以錄影版取代,但因本文著重於系列觀察,因此依然在文中提及以作比較。

《混沌身響》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即興中的舞者和音樂家在找到特定方法時,往往會因為安全感而產生自信,隨著自信而表現自在。隨後,他們又害怕這樣的方法成為自由的牢籠,只能苦思變化。變化時,有時因為無法迅速找到著力點,索性任由混亂發生,拋棄方法,即興就這麼擺盪在兩種極端之間。以此文再探即興的第三種選擇。
5月
08
2020
舞者林文中與古箏演奏家董昭民搭配,演出前並不認識的兩人在場上互相感受,專注於當下,像是被一股莫名力量牽引,即使背對對方也能同時間切換狀態,呈現相同質感的表演能量。(白斐嵐)
5月
17
2017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
結合飲食、玩樂等體驗的沉浸式演出,大概在COVID-19疫情於台灣爆發前達高峰(2019年、2020年),隨後因疫情各種限制而接近覆滅。不過,隨著疫情趨緩、限制鬆綁,這類沉浸式演出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一村喜事》在這波趨勢裡,有效結合眷村美食與環境、辦桌習俗與氣氛,在新開放的空軍三重一村裡頭,與其說是演出,不如說是真的辦了場喜事。
12月
20
2023
本文聚焦有別於當代藝術中「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延時性展演(durational performance)」或「計畫型創作(project art)」涉及現場展演等等呈現形式,而是具有特定時間長度且約定俗成下觀眾需全程參與、並不鼓勵觀眾自由進出的劇場作品為主要討論對象。
12月
18
2023
我對「漫遊者劇場」一詞出現最初的認識,是黃思農從2016年開始創作一系列啟發自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漫遊者」概念。開啟由觀眾獨自遊走於城市角落的各個聆聽,不同於以往劇場以人為表現對象的基礎,沒有演員,只有聲音的「隱形」演出⋯⋯
11月
28
2023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夏至藝術節自2016年開辦迄今,已成雲嘉嘉新四個文化中心的指標性藝文活動。瀏覽節目單,雲林縣是現代與傳統兼具、嘉義市專走音樂會、嘉義縣主攻兒少劇作、新營聚焦傳統表藝。四館相互拉抬,推廣文化行旅,致力落實跨域目標。今年在新營文化中心共有八場節目開鑼登臺,我有幸觀看後五場,聊述演出觀察。
10月
0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