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笑聲包裝的溫柔觀照《情人哏裡出西施》
11月
03
2014
情人哏裡出西施(全民大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15次瀏覽
陳涵茵(社會人士)

這是一齣以「哏」為噱頭、看似逗趣,實質上卻飽富關懷而主題明確、結構嚴謹的浪漫主義式溫柔劇作。

「哏」一方面是直觀的意譯,指劇中結合時事的幽默橋段;同時卻還是個拐著彎玩的字謎遊戲:「哏」字,在外型上,恰似「有眼無珠」,亦即眼瞎,而這整個文本若有所謂的文眼,想必正是「瞎」之一字。當權者是盲目的,群眾是盲目的,戀愛是盲目的,人性的執著本身就是盲目的,本劇中每一個角色都是有意義的,都象徵了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瞎眼狀態,而那是可悲的、可惡的、可愛的或者可憐的。何者為實何者為虛,什麼是清明什麼是蒙昧,醒與醉的一線之隔和一體兩面,「瞎」的故事闡述的卻是對於人的觀照。而這個主思想,還緊扣著歷史而出發:伍子胥的挖眼自刎。想像歷史卻還能不悖歷史,使歷史產生新的詮釋,是這齣戲的整體基調,也是其妙處所在。

居功厥偉的想來仍應首推張大春。化古詩詞為己用、散發濃烈古典美的同時卻又能兼顧現代性,排列組合的方式稍加調整就創造了新語感。比如〈吳國好聲音〉這一段中對於《詩經》的改編著實令人拍案叫絕。扎實的文字功底產出的即是扎實的文本,看似三言兩語卻有豐富的意象,即使演員未加詮釋,角色本身即已具備七情六慾。

剛開演的頭幾分鐘,原本尚感覺文詞過雅,與整齣戲的調性或者音樂似乎皆不搭,但很快的便發現這反而是一種平衡,同樣再以〈吳國好聲音〉一段為例,正是因為文字的「惡搞《詩經》」,使得這個哏更令人發噱也更為高竿。而王希文曲子的流行律動感,則形同為張大春詞句做包裝,減去幾分艱澀,增添一點親和吸引力,使得整體雅俗共賞。姑且不論旋律好聽與否這類高度依賴主觀的評斷,和劇本相同的,音樂面也有反覆吟唱的主題曲,觀眾很自然的便會記起曲調;輪唱、重唱時不僅音調和諧更有磅礡氣勢,更令人印象深刻。

也許是文本已然強大完滿,演員的呈現反而似乎不那麼重要,其中比較亮眼的,一個是黃士偉,相當具象的展現了一個近乎異化、癲狂的復仇鬼形象;另一個是黃浩詠,烈士暮年的身影真實得足以逼人落淚。其中比較違和的大抵是「身段」問題,大概因為是古裝劇,唱詞又古典,演員有意無意的做出類似但又不是戲曲身段的動作,卻給人不上不下之感,彷彿角色(或演員)手足無措,然而角色理應不會不熟悉其所屬時代的服裝、不會被裝束纏縛手腳,在此情況下,觀眾看見的就不再是角色,而變成演員本體了(亦即出戲)。另外,也許是演員歌唱時偶有些許音準飄移,稍微影響旋律辨識,是個不算大但仍可改善的問題。

舞臺設計走的基本上也是浪漫主義風,滿天小碎花之類的是並不特殊的「老哏」,但就和劇本一樣,浪漫主義沒有什麼不好,恰如本格推理之所以迷人正在於其荒誕離奇,毋須叨言現實人生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老哏」就是一種類型化,或者說程式化,是一種和觀眾無形相約的默契,春天該有百花而秋天要有月,東施和夫差也該相愛相親死而無憾。

延伸到戲劇以外的週邊商品,同樣滿是用心,處處「有哏」;謝幕之際的認真細心,更讓人願意浪漫的相信:誠懇謝幕的劇團必是好劇團。

《情人哏裡出西施》

演出|全民大劇團
時間|2014/10/26 14: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醜化政治人物是《情》的嘲諷效果,但除了勾踐,其它角色安然無恙,表現幅度無法讓人印象深刻。歷史作為幌子,政治結構並未瓦解。愛情橋段需要表演、表情及唱工渲染,才能達「煽情」效果,而二對佳偶也力猶未逮。(紀慧玲)
10月
31
2014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