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斑斕的庶民儀式《十三聲》
3月
16
2016
十三聲(張震洲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504次瀏覽
吳孟軒(專案評論人)

其實最適合《十三聲》的評論方式,就是去喝一碗華西街的蛇湯。只有那種狂放不羈、豐沛絢爛、霸氣外露的味道,才能讓人通體舒暢地留一身汗,發出:「啊!!就是這味!!」的讚嘆,體會全世界只有台灣才會有的暢快淋漓。

《十三聲》太台了、太美了、太狂了、太爽了。

從編舞到舞者、從音樂到聲音、從美術到服裝、從燈光到影像,《十三聲》從頭到尾簡直就是一場豁出去大賽:編舞鄭宗龍、音樂設計林強、美術設計何佳興、燈光設計沈柏宏、影像設計王奕盛、服裝設計林秉豪、聲音指導蔡柏彰,加上最累人的苦主—雲門2團舞者,這些癲狂之人從身體、聲音、色彩等面向,一點一滴萃取萬華街頭五光十色的斑斕色彩,將艋舺土地喧鬧嘈雜的市井圖像逐一轉化,共同在感官上勾引出台灣庶民生活的野性與脈動。

《十三聲》具有一種動物性,是一種不用很會跳舞、不用看很多舞,只要是人就可以強烈感覺到的動物性,近乎於嬰兒受到刺激時的喊叫,飽滿的能量讓你不自覺地就滿臉漲紅。這股能量來自於持續畫圓的身體:橫的、直的、斜的、畫八的、單人的、雙人的、群體的、從腳底到軀幹的、從頭頂到手腕的、從髖關節到腳跟的、從地板到胸膛的,這些圓讓舞者體內循環著一股深厚的律動,精力因此在腹部醞釀累加。時而,舞者以七爺八爺般的闊步行走,在膝蓋與肩膀的八字路徑之間,來回繫連著力量的流動。時而,舞者甩動的雙臂將空間點狀地爆破,如同爆竹啵啵響,下一刻又似水流般將爆發的瞬間流瀉消散。時而,舞者如起乩般抖動四肢末梢,讓張力內縮至微曲的脊椎、鬆沉的膝蓋,再一同隨著身體的韻律踩踏起跳。

這股能量來自於引領人們出神(Trance)的音樂。Trance,意指巫師在神靈附體時的神思迷離狀態,同時也指電子音樂反覆重複的樂句。在林強將嗩吶、那卡西、鋼琴與碎裂的電子音樂節奏混合後,產生的是詭譎迷幻的強烈吸納力量,音場如同包覆的黑洞,從毛細孔裡點滴滲透,不知不覺就佔領了你的意識。在這個黑洞裡,舞者從身體核心發出、如野獸般的嚎叫,叫出了體內的野,滿洲古調、牛母伴與道壇咒語的悠悠吟唱,則繫住了彼此,也繫住因疲憊而產生些微搖晃的意志。這是一條緊繃的弦,即將斷掉的線,但音樂與聲音持續引領,引領著精力耗竭的舞者,引領著被強力吸附的觀眾,度過身體勞累的極限,共同經驗了意識全然退位的時刻。終於到了這裡,一個全然的空缺,只剩下肉身、聲響、節奏的反覆運行,在這裡,我們早已不是我們,在感官強度的催化下,我們都成為了另外一個人。

滿溢的能量共構成一個強大的氣場,召喚著艋舺街頭萬頭鑽動的地靈神祗,在絢麗抽象的服裝裡流動飄忽,在眩目奇幻的影像中伸縮變化,最後化成一隻悠然自得的錦鯉,如夢似幻般緩緩游去。這是一個極度接地氣之作!但不若雲門《薪傳》,如執著的苦行僧般秉持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也不若無垢的《醮》,如同大地之母般揭示生死循環的智慧。《十三聲》的接地氣,很台,非常台,它要的不是放下苦難阿彌陀佛,而是擁抱人們所處在的俗世,要從骨子裡就沾染市井常民的濃烈氣息,處處都要嗅到一股龍蛇雜處的野性氣味。

於是,你看到了角頭老大,而不是義大利黑手黨,你看到了愛嚼舌根的歐巴桑,而不是法國貴婦,你看到了檳榔西施,而不是時尚名模,你聽到了熙攘嘈雜的市場,而不是巴哈。《十三聲》無疑為現今逐漸火熱的台灣在地認同,留下一抹鮮明的時代印記。與舞蹈前輩們不同的是,《十三聲》中的台灣,並非以符號的敘事建構意義,而是以感官能量的流動為底,讓奔放斑斕的螢光色彩,萬華市井小民身上的韻律,傳統樂器與電子音樂的疊聲,放肆野性的動物性嚎叫,在舞台空間中盡情地連結、變形與流竄,幻化成一場夠台、夠美、夠狂,也夠爽的庶民儀式,而在意識退位的霎那,雲門2也成了新的雲門2,不是清透脫俗的雲門,或是美麗活潑的雲門2,而是成為真正從台灣長成、俗擱有力、台到骨子裡的雲門2。

《十三聲》

演出|雲門2
時間|2016/03/12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股詭譎的張力卻非傳統現代舞者所具備的那種強韌,相反地是一種畸形,甚至帶有下縮的壓迫感,以致不能以常世的符號去理解和閱讀,譬如乩身的抽搐或剝皮寮的性感,說得太過透徹反而失了些什麼。(簡麟懿)
6月
13
2022
既然萬華不單純、很複雜,足以捕捉並創造紛雜的身體景觀,那麼所呈現的聲色觀感,邊際何以存在(或者說何須存在)?舞作中,可以望見生猛、狂野、斑斕等正向清晰的解讀路徑。(楊智翔)
5月
24
2021
 
記憶,如何呈現在這些舞者身上,勾起他們的身體經驗?記憶的傳承,可以是個人也不完全是個人,它可以被浸到舞者裡面,舞者會有他自己的生命經驗,他會根據這個歷史再長出來自己東西,然後那個東西不像是歷史的靜態書寫,他是一個有活力的,不斷產生不斷變化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評論台編輯)
2月
24
2017
第一版與第二版的《十三聲》,分別指向了兩條分歧的路,一個是以萬華能量為主體,一個則是以舞蹈身體為主體,編舞家正面臨著不同的試驗成果,思忖度量著。身為觀眾,經驗了《十三聲》其中一次變身,在往後,它或許還會有更多令人驚豔的變身旅程。(吳孟軒)
7月
25
2016
鄭宗龍找的身體,產出了不只是無機、單一的外皮,內在的骨與肉也逐漸在舞者身上「各自」生長了,但這些細節與味道,均需時間滲出,尤其當包裹在林強極具渲染力的音場與王奕盛廟宇彩繪與時尚迷幻的影像下,真正影響身體的細節與走向也可能被遮蔽了,而那是需要時間沉澱、反覆咀嚼的。(樊香君)
4月
01
2016
鄭宗龍以母親口說艋舺聲音變化多端的賣藝奇人為靈感,並兒時街頭叫賣形形色色眾生相的記憶流洩,舞動臺灣土地庶民熱鬧而眩目的聲音色彩,讓臺灣熟悉卻也陌生的文化生命力震動著現代觀眾,再一次省視並欣賞原始之美的爆發力。 (徐承郁)
3月
15
2016
這片聲景,如同滿載的音樂,到底是要帶我們到哪一處鄉土?雜沓裡,聲音是忿怒,還是憂傷,我們分不清楚。舞者不停動著身體,漂亮精緻的身段,確實在「跳舞」,將鄉土一幕幕用身體編纂,然則我們卻有點恍神,因為鄉土已經被說了太多,而且正是這類編碼與修飾過的鄉土。(紀慧玲)
3月
15
2016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