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身體的追求《在一起》
9月
28
2016
在一起(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82次瀏覽
張懿文(專案評論人)

由四位來自臺灣蒂摩爾古薪舞集和四位來自紐西蘭黑色優雅舞團舞者的國際合作演出《在一起》,節目單上說明此舞實驗揉合排灣傳統樂舞、毛利戰鬥能量、優雅緩步與當代嘻哈,用親近土地的身體,穩健有力地舞出對自然的崇敬,用當代的肢體語彙,自由地跳出嶄新的時代精神。編舞家試圖探究在當代的美學情境中,如何用現代舞的身體語彙和傳統的祭儀文化樂舞,找尋屬於當代的原住民身體,在此舞中,我們看到排灣族的身體和毛利人身體間的互動和對話,這個作品也展現出編舞者對「身體」的重新定義與追尋「當代原住民身體」之企圖。

在舞蹈開始的第一段落,舞者們是一個群體,在團體舞蹈中,身體變成了一個「整一」的狀態,舞者的呼吸聲和身體的起伏律動配合,身體彷彿成了一種集體性的精神展現,在單一化的絕對精神中,觀者似乎也看見了現代舞身體中,對精神原型(Archetype)的追尋。對精神分析學派的榮格(Carl Jung)而言,原型是一種源自集體潛意識的古老的意象,也是精神分析中的集體無意識觀點的重要概念,它指出了在各種不同文化中,皆存在一個普遍的精神形式,原型是一種集體的、普遍的先驗價值,不是從個人發展而來,而是透過繼承來傳承,而在這首舞作中,也可以看見編舞家企圖追尋原型這樣的先驗身體形式。

從這個類似現代舞中追求集體精神與人類精神原型的概念起始,舞蹈的第二個段落,舞者慢慢從團體凝聚中分離,開始了個人的舞蹈動作,特別的是幾位舞者手部的動作一氣呵成,精力串連有如細微蜿蜒的流(flow),在此段落的結尾,舞台上方頂燈的不同聚焦光束一各個地照射下,形成鮮明而有戲劇效果的畫面,每位舞者的身體被宛如被這些聚光燈所標誌,映照出了每人的獨立性。接下來的第三個段落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舞者們在台上自如轉圈的姿勢,那流暢的轉圈態勢,既不似讓人習以為常的芭蕾、也不是現代舞的動作語彙,而獨舞者的身體在流暢的轉圈中,展現出對使用身體的自在,在空間中展現了精力流動的自在與渾然天成的悠閒,當舞者開始吟唱,一種獨特的氛圍開始醞釀,這氣氛在男舞者由左舞台側孤聲嘶吼燈滅而達到高潮。

第四個段落的開始,主場燈光由上舞台射向前方觀眾,在上舞台處,幾位舞者的身體交織在一起,這個場景在燈光的投射下,塑造宛如宗教儀式般的神秘氛圍,而舞者們緩慢地移動著,在下一個鼓聲節奏的段落中,剛才在上舞台的舞者,開始一個接著一個用英語或地方原住民語言開始對話,介紹自己來自何處,而最特別的是下舞台上,兩位男舞者透過身體的觸碰,用嬉笑遊戲的方式相互對話,一個觸摸也是一個問候,一個問候也會產生不同的身體反應,如在手和臀部的顫抖、擺動等,就在兩人身體的幽默逗趣互動中,觀眾也忍不住開始輕聲微笑。第五個段落鼓聲漸大,中舞台處有一位女子獨舞,而後面的三位男舞者則是隨著旋律上下跳動,這個段落觀眾可以看到很強烈的情緒張力和身體爆發力,此段落結尾處,四位來自紐西蘭的舞者在舞台均勻分布,每位舞者都被從舞台上方射下的橢圓型光線所環繞。在最後這個段落,台灣的舞者也加入剛才舞台上的留白處——沒有舞者身體的光圈之中,這似乎也象徵著一個融入的儀式,原本的舞者與後來才上台的舞者開始以不同的身體互相交流,用兩組的團體形式互動,似是遊樂、也是混種,最終在此段落開始的環形光圈中,靜止結束,整支舞也首尾呼應,暗示了一個從整一,趨向分歧,最後又重新認識而統一的過程。

本表演節目單中強調兩個舞團在時間與地域上的關聯,臺灣的蒂摩爾古薪舞集和紐西蘭的黑色優雅舞團,兩支舞團各有自己的脈絡,然而,從一個當代的角度來看,這個跨國製作,所關注的跟實驗的應當是對「當代原住民身體」的重新認識,互相理解,進而去對身體定義和詮釋的過程吧!在這個演出中,可以看見這樣的身體美學探索,以一個跨國實驗的方式,提供了沒有標準答案的開放空間。

《在一起》

演出|蒂摩爾古薪舞集、紐西蘭黑色優雅舞團
時間|2016/09/24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除了頭尾確實由兩團團員一起演出外,中間的兩大部分的各自表現,缺少銜接的因子,也加深了雙方的隔閡,雖然各自彰顯了獨特性,卻也少了水乳交融的契合。(戴君安)
9月
28
2016
初衷應是希望兩地的原住民舞團彼此可以碰撞出什麼火花,而不是僅止於生產出一個作品。然而,就結果論,最後的確是往生產式演出的方向前去,而無從在作品中看到兩者的差異所產生的誤讀、翻譯與理解等細緻的交流過程。 (吳孟軒)
9月
28
2016
以現代主義式、抽象化作為方法精練動作,甚至是朝向現代劇場精緻化藝術邁進的一途。但,若只是動作如何邏輯,或只是文化如何鑲嵌於動作中,是否可能失了「空間」。不僅是編舞上的空間運用,是意識到自己身處何處的空間感,對於時間、環境、脈絡等不可見的空間感。(樊香君)
9月
28
2016
一個節目,兩套說明,正如舞作中的各自表述。各自表述,可以說明彼此呈現的視角,卻未必可以豐富彼此的視角。在這個製作中,我看到了兩個視角,但似乎沒看到太多積極的「對話」或「傾聽」。(劉純良)
9月
26
2016
雙方不論是舞創風格、身體文化、動作技術都難有交集,其結果凸顯了兩團差異性的舞風很勉強的被擺置在一個作品內,呈現出「在一起,卻又不在一起」的困境。(徐瑋瑩)
9月
26
2016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