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論述與重演之外《少年金釵男孟母》
4月
26
2017
少年金釵男孟母(2014版本,創作社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324次瀏覽
吳岳霖(專案評論人)

那一年我看的是2010年的第二版,直至今年的第三版,始終記得這一幕:

念祖(李易修飾)與承先(徐華謙飾)互問對方:「你(不)覺得不好嗎?」念祖回應的是:「沒有,我覺得很好。」而承先則說:「你覺得好就好。」此時,念祖從背後抱住承先,兩人之間再也無法多塞進一句話。聲音與時間彷若凝結、停滯,流動的只剩下兩人互相磨蹭的鼻息、眼神,還有再也抑制不住的情感(似乎也有些淡淡的慾望在傾瀉)。

被鑿印的情感深度,無需經過大量文字、語言修飾,只要一個簡單不過的動作,就足以穿透時空的限度、逾越李漁留下的的文本框架。最後的「無聲」,似乎洗滌了多少煽情而成就的「有聲戲」;而《少年金釵男孟母》在「賦予『無聲戲』(此為收錄原著〈男孟母教合三遷〉的小說集名)聲音」後,又以「無聲」勝過「有聲」。

由周慧玲編導的《少年金釵男孟母》,為創作社第18號作品,首演於2009年(隔年隨即重演),其改編(或說取材)自明末清初李漁的擬話本小說《無聲戲》之六〈男孟母教合三遷〉。《少年金釵男孟母》以「少年金釵前世緣」與「男孟母三遷今生情」分為第一、二部(上、下半場),將時間點斷在「許季芳之死」。第一部較有李漁原著之筆跡,較大改動是將時代移至民國元年,調動部分情節以講述「南風」盛行的閩地所發生之事;其敘事核心與內涵亦大致遵循李漁的「風流道學」【1】──雖有離奇、越俗之情節,仍保有強烈的道德本位,如季芳(徐華謙飾)臨終前要求瑞郎(徐堰鈴飾)守貞等。第二部不只將時空挪移至保守壓抑的五○年代台灣、新添角色,且部分嫁接了原著情節形成新故事,如瑞郎/娘為避南風而三遷住所、以「懷橘」與「分桃」述說承先的老師越矩之行為等;更展現了編導於創作所試圖寄託的論述,包含時間所蘊含的象徵意義、恐同與恐共的配對與隱喻、性別裝扮所形成的「怪胎家庭」等,作為《少年金釵男孟母》的敘事結構與內涵。

《少年金釵男孟母》最精彩之處在於,編導如何溢出古典文本,再製現代文本,特別是依憑原著裡的微小細節而在文本之外「創造」出陳大龍(李易修飾)、王肖江(吳維緯飾)兩個角色。李漁的〈男孟母教合三遷〉多著墨於尤瑞郎/娘與許季芳,其他角色多屬功能性而無太多刻劃(就連承先亦是如此)。於是,陳大龍之事跡(陷害許季芳、覬覦尤瑞郎)雖都出於原著,【2】卻僅是個無名街坊;而原著裡的王肖江雖有名有姓,卻僅是串場人物。有趣的是,在「再創文本」後,由於許、尤二人多依循原著設定,而囿限於舊有、古老的情感邏輯,顯得並不出色;反是陳大龍與王肖江的人物性格、情感面相對豐滿、立體。對我而言,由李易修所飾演的陳大龍,才是這部作品的核心人物,以及刻劃最成功的角色──與瑞郎的堅貞、季芳的老派相比,大龍於原著的角色設定裡增加了「季芳以前的相處朋友」這個選項,而讓情感本質更為複雜、矛盾,其中交織著愛、忌妒、怨恨與悔意,似乎才真正「是個人」(也連帶塑造了同樣由李易修飾演的陳大龍之侄陳念祖,擁有較細膩的情感表現)。至於,王肖江的設定亦是神來之筆。其以女扮男裝作為瑞娘相反的狀態,不只顛覆我們對「家庭」的想像(像是念祖第一次走進承先家中,完全搞不清楚其家人的性別表徵),隱微表現與瑞娘間的曖昧性,更以豐富的肢體、語言,與許栢昂所分飾的三個角色(鄭某等、尤父與法官)同樣調解了整齣作品的悲喜平衡。甚至,除劇本本身的發揮外,陳大龍/念祖、王肖江的選角似乎也相對於尤瑞郎/瑞娘、許季芳/承先貼近角色想像【3】,因而在表演層次能有更多揮灑空間。特別是瑞郎與季芳的一夜春宵,我較難感受到「被模擬的情慾」,反而更能接收舞台的另一邊,李易修如何結合南管的古典旋律、李漁的詩詞與其現代的身體,去呈現他的寂寥與落寞。

我認為,《少年金釵男孟母》的大架構是「觀看」與「被觀看」,並以大量的象徵手法製造物件與其背後的隱喻,而在創作概念背後所不斷回應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愛情、友情、家庭等,並且都不是固定關係,而是迅速流動的。另一方面,我不大願意將《少年金釵男孟母》與〈男孟母教合三遷〉劃分為「同志文本」,在於中國脈絡下的「南風/男風」並無法直接與「同性戀」或BL劃上等號。以許季芳來說,他的確很「酷兒」(queer),但他從相處朋友、厭女情節、娶妻、喪偶到下聘瑞郎(同時享受其男性與女性特徵),若以現代的性別理論去觀看,容易跳脫古典語境而落入以今律古的框限。因此,我寧可認為,《少年金釵男孟母》作為一個「再創文本」,是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去重新檢視人如何面對情感與自我的過程,才能夠在理論所建構的論述之外窺探此作之所以動人之處。

不過,《少年金釵男孟母》最令我疑慮有過度「論述先行」之嫌,就在於編導有意借鏡英國劇作家邱琪兒(Caryl Churchill)的《九霄雲外》(Cloud Nine,或譯為《九重天》),將第一部與第二部的時間間距拉大而不符合客觀事實(第一部為民國元年,第二部於首演版、2.0版為民國四十八年,本次演出的3.0版則為民國五十二年),意圖表述歷史、社會走向開放的演進速度與實際時間並不成比例,形成「開頭開放、愈見壓抑、終了尚未來到起始處,緩慢又迂迴」【4】的狀態。只是,這樣的手法僅止於創作者的文字詮釋,難以在展演過程裡產生實質感受──甚至,對觀眾而言,更直接察覺到的仍舊是「算術錯誤問題」,若無購買節目冊或無觀看創作者論述習慣者,近乎無法意識到其背後的旨意,更可能陷入時代考證上的混亂與矛盾。

因此,這個論述是否真有必要始終操縱著這個故事呢?特別是本次演出的3.0版似乎更有意地加深與修訂,而將第二部的起始時間直接落在民國五十二年(前兩版都為民國四十八年,然後下一幕才到五十二年),更加明確地拉開時間距離;並且將原本較無時代痕跡的四人打籃球換成四人組樂團,並演繹貓王(Elvis Aaron Presley)同年發行的單曲Devil in Disguise,藉西洋音樂落實其話語間的政治性。這個改動的確讓整部作品的時代氛圍遠比前兩版精準,促成時代意識與時間要素的隱喻關係明確化,亦使「反同」與「反共」的連結關係更為緊密;但,對於編導所欲藉時間所表現的象徵手法其實未有太多效果產生。

創作社以《少年金釵男孟母》作為二十週年的口碑經典再現,除因應場地、演員等客觀因素而進行服裝、舞台、音樂、部分情節的設計更動,大致仍有意維持復刻。不過,就算主要演員相同(徐堰鈴、徐華謙、李易修、吳維緯),但演員駕馭角色的能力、觀眾接收與被傳達的情感都不可能一樣──可喜的是,此版所凝聚的戲劇張力與情感濃度是遠高於前兩版,特別在最後幾幕,十足被人物的表情、動作拉進劇中,如瑞娘與承先在身分揭露過程裡所爭執的「懂」與「介意」,都在3.0版試圖在壓抑裡掙扎而直擊內心。這可能就是重演不只是復刻,而有其「之外」的感受──那麼地濃烈卻又不得宣揚。

不免會想的是,縱使3.0版在延續前兩版的壓抑氛圍外,更將其複雜的象徵手法串接地更加流暢,但我從《少年金釵男孟母》所獲得的真是那些符碼所建構的論述嗎?倒也未必。如何透過情感而產生「回到人」的創作與觀看,可能才是《少年金釵男孟母》於古典文本之外產生凌駕論述之外的質性,這亦是這齣作品能夠於重演之外找尋到的意義。

註釋

1、此說來自李漁的傳奇《慎鸞交》的末場詩:「讀盡人間兩樣書,風流道學久殊途。風流未必稱端士,道學誰能不腐儒。兼二有,戒雙無,合當串做演連珠。細觀此曲無他善,一字批評妙在都。」(李漁:《慎鸞交》,《李漁全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卷,頁528)後多以「風流道學」形容李漁其人、其文。

2、覬覦瑞郎之情節可見李漁:〈男孟母教合三遷〉,《李漁全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卷,頁114。陷害季芳情節可見李漁:〈男孟母教合三遷〉,頁123-125。

3、這並無關演員的表演方式,而是一種直觀後的感覺。徐堰鈴的整體特徵太趨近於女性,雖適合瑞娘,卻難以發揮瑞郎的俊美與童稚氣質;而徐華謙詮釋大學/高中生的承先,也略顯衝突與不搭。

4、周慧玲:〈寫在《少年金釵男孟母》3.0首演前夕〉,《少年金釵男孟母》節目冊,頁5。

《少年金釵男孟母》

演出|創作社劇團
時間|2017/04/20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讓演出提示家庭多元組合的可能性與家庭當中形塑的刻板印象之外,也擺脫了家庭是為了延續香火的價值觀,更試圖指出家庭中性教育的重要性,讓觀者可以思考:性既然存在,但在家庭教育當中卻成為空白。(蘇恆毅)
10月
30
2018
說書到底是誨盜誨淫還是倫理教化?在李漁那裡明白二分的事,在周慧玲這裡變的曖昧難解,而這曖昧難解正是《少年金釵男孟母》透過時空相對論,辯證思索情慾模式的常與非常,提出來的慾望倫理學命題。(許仁豪)
10月
30
2018
瑞娘極力避免承先「重蹈覆轍」背後指涉得是當年自己以陰柔氣質試圖進入體制引起的悲劇,如此的恐懼不僅和現今主流男同志族群對於陰柔性別氣質的賤斥遙遙呼應,也反過來映照出世代之間的身體轉向。(吳旭崧)
5月
11
2017
到底是BL有歷時性,還是恐共是歷時性的存在?要找出表象的共通處並不困難,挑戰在於共通處之外的差異到底為何?歷史的性別是什麼?(王威智)
5月
01
2017
想要遠離南風者,南風者卻偏偏像個命運開的玩笑般如影隨形地轉世降臨,在不同的時代遭遇相同的與眾不同,體驗著相同的歡愉、痛苦,冥冥之中似是注定了這一切都將傳承。(張峰瑋)
4月
17
2017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