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託行不行?《雨信委託行》
11月
27
2017
雨信委託行(慾望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91次瀏覽
張峰瑋(劇場工作者)

風聲鶴唳的年代、雨霧彌天的城市、身世飄搖的老兵、秉性憨厚的百姓,《雨信委託行》走兩線劇情,分別述說民國四十至八十年代、於雨都基隆歷經一時興衰的委託行文化,以及隨國民政府來台、一生懸命期盼歸鄉的中國軍人;舞台將委託行、老兵住所及其山東家鄉等場景並陳,並活用紗幕裡外進行時空切換,兩條主線在同一個時代(舞台)下由一開始各自經營到逐漸產生連結,兩線隨著劇情由平行而相會,台上角色的距離也呼應著由遠而近,對照關係頗值得玩味。

全劇以壯年福三(廖邱堃飾演)辭別妻兒離開山東家鄉開頭,接著切入委託行主線,開展一連串嬉鬧、鬥嘴、冒險走私的情節,直到福三來到委託行查緝,兩線第一次碰撞,官民之間身分落差自然而瞬間地營造出強大張力,並總啟後來無比思鄉的福三放下身段、懇求委託行老闆阿通(李承鴻飾演)為他寄信回家的高潮戲,加上後來福三過世、委託行熄燈、幾對男女戀情等故事,整齣戲所有情節透過角色及時代而生,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情感真切、歷歷在目,愁苦歲月下貫穿一生的巨大悲傷,轉了一圈仍只能以庶民樸實的渾厚勁道包覆、癒慰,而一紙解嚴令,一邊盼了一輩子也盼不到,一邊卻因它而走進了歷史,兩道命運黃金交叉,盡是冷眼世道下莫可奈何的離別。

廖邱堃詮釋的老兵福三在很多時候讓我聯想到樊光耀,肢體及聲音演出讓人信服且沉浸其中,在委託行欲言又止地託付信件、在重病時恍惚看見家鄉情景(關於老家的多個段落都相當好看,山東話說得很流暢很好聽)、在臨終病榻前將養女雨巧(陳紅名飾)託付給順仔(黃鈺賢飾)等多段表演皆相當成功,一人挑起複雜的情感層次與浩瀚的情感強度,在那某一個瞬間,又是《暗戀桃花源》,又是《西出陽關》,又是《京戲啟示錄》;李承鴻演繹的委託行老闆則在大多時候扮演喜劇角色,台詞與動作又多又快,卻一一走完絲毫不亂,可謂是撐起了整部戲歡快的節奏,直至戲末委託行人去樓空時調性徒轉,孤身回望,回憶噴發竄出,四十年的情感一瞬間壓將下來,亦處理地相當動人,最後委託行走完了他最後功德圓滿的信件任務,這是最寧靜也是最美好的結局。

《雨信委託行》一如解憂雜貨店,作為一個時代下縮影一眾角色出將入相的集合場,來到這裡與其他生命故事交手,尋找著什麼、追求著什麼,得到了些什麼、失去了些什麼,然而來來去去、或悲或喜,總是時代、總是人生;《雨信委託行》又如戲劇之於劇場,劇場作為一個載體,或恰似一間委託行,將這個交織著雨、信、以及寄託的故事道出、記下、傳於後世。

委託行不行?我覺得hen可以。

《雨信委託行》

演出|慾望劇團
時間|2017/11/17 19:30
地點|基隆文化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