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醋新釀品其酸《王熙鳳大鬧寧國府》
2月
28
2018
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國光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79次瀏覽
蘇恆毅(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生)

《紅樓夢》的詮釋,無論是學術研究、文字創作、或是舞台演出,俱有可觀之處,均可見各家在小說的基礎上尋求當中的現代意義與重新詮釋的可能性。而國光劇團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便是在小說的基礎上,試圖觀看王熙鳳的妒意與殺機的生成、及其中的情感轉折。

在劇本上,大抵遵循小說六十三至六十九回的寧府白事、二尤入府、鳳姐吃醋等事著眼,且語言的運用如挑唆張華告官的語句,係出自小說,可知劇作對於小說內容的留心。然事件順序先為尤三姐自刎、後則尤二姐吞金,且二姐死前夢見三姐欲渡其脫離情海,因此兩事雖各自別立、卻又互相關聯。但為凸顯「酸鳳姐大鬧寧國府」一事,因此刪除尤三姐事件。如此一來,主題雖更聚焦在鳳姐的醋意上,卻也或多或少減輕了尤二姐在此部世情小說的「因情生苦」、「緣情而亡」的重量。

在人物上,由於整起事件圍繞在王熙鳳大鬧寧府的吃醋與逼死二姐事上,因此首要關注的是鳳姐。固然王熙鳳「鳳辣子」的形象深植人心,其「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攤開覆雨翻雲手,施展爭風吃醋才」的表現在劇作中加以生動地展現。但魏海敏的詮釋,卻有其微妙之處。曾有觀眾評「看童芷苓演王熙鳳,是一個慣犯;看魏海敏演王熙鳳,像一個初犯。」【1】不僅是兩位演員的表現方式不同,魏海敏的詮釋與小說相較,更可看出慣犯與初犯之別──小說由於王熙鳳性善妒,知有二姐便起殺心,於是兩面三刀、借刀殺人,「等秋桐殺了尤二姐,自己再殺秋桐」,彷彿事已注定、無可轉圜;魏海敏的演繹,則更細膩地刻畫其性格,無論是屢次藉由背躬變臉處理「雙面蛾眉」之旨、或是因賈璉喪子的忽視而決定痛下殺手的心緒轉變,更可見劇作家與演員試圖尋找出王熙鳳為何非置尤二姐於死地不可的理由,使其在此事件中減輕其善妒、更多了幾分女子在婚姻生活當中的無奈。

除此之外,王熙鳳的服色變化亦可看出其在不同時間點上的情感。除初見二姐時因國孝家孝的純白服飾承自小說外,審問家僕的大紅示其狠辣、大鬧寧府時的鵝黃顯其活潑、二姐滑胎時的藏青衣著則表其傷心之態、最終的桃紅則有勝者的喜悅之姿。由各時間段落的服裝設計,亦可觀看出王熙鳳在情感上的收放自如、以及當中的情緒轉折,是其用心之處。

至若尤二姐,劇作中則偏重其溫婉之情,小說中的「水性」、「情淫」等語則有所刪改。一則是少了三姐事件、缺乏前因,二則是為了與王熙鳳的性格互相對照、以凸顯出其對賈璉的深情以及自身對於婚姻的渴望。而其死亡的命運,小說是因為憂慮哭泣遭賈母厭棄而失去依靠;劇作則是經由賈母比其為「美神仙」、喻鳳姐為「猛張飛」,更言整部《三國》中最喜張飛一語,暗示出尤二姐在賈母的內心終不及鳳姐,使二姐居於下風成為必然之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平兒一角。在原著當中,平兒是尤二姐事件當中舉重若輕的人物,從告知鳳姐賈璉娶親事、到寬慰入府後遭受折磨的二姐,雖是數筆帶過,卻是當中關鍵。然而或許是為了凸顯出鳳姐的雙面與狠辣、二姐的深情與遭難,致使在此劇中,平兒的重要性遭到大幅刪減,僅留寬慰二姐時,鳳姐罵其「人家養貓拿耗子,我的貓只倒咬雞」一語,但也因這樣的刪改,使其份量與尋常丫鬟無異。

然而綜觀全劇雖不離小說之旨,卻試圖在原著當中尋找人物情感轉變的可能性,為王熙鳳的雙面與狠辣尋出因由,令角色形象能夠立於小說的基礎上而更加圓滿,更可看出此善吃醋的角色,在重新詮釋之後如何在此「背旨瞞親、停妻再娶」的事件中醞釀醋意、又是如何品嚐箇中的酸味,使陳醋別有一番風味,令此《紅樓夢》的重要人物在劇作的重新詮釋下,更加深植人心。

註釋

1、語見楊明怡:〈王熙鳳四鬧寧國府 魏海敏、王海玲暌違12年再同台〉,《自由時報》電子報,2018年1月1日,網址: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299882

《王熙鳳大鬧寧國府》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18/01/27 14: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國光劇團多年來致力於打造、推出的京昆劇精品有口皆碑,其成功的特點,我想得力於在人物塑造上取得成功,而其人物塑造的著力點正可以上述的「節奏緊湊的戲劇情節」、「人性的深挖」、「細膩的演出」三方面作為歸納。
8月
10
2023
王熙鳳之後,其表演已非流派藝術與傳統行當的借取、挪用與拼合。後來的幾次重演,可預期魏海敏對曹七巧的演繹方法回流至王熙鳳,轉為表演張力與情節脈動的控制與斡旋,尋得「陰性書寫」與「向內凝視」的脈絡,形成「文學的表演化」與「表演的文學化」。(吳岳霖)
2月
05
2018
在傳統基調上添色,這些「加法」是否必要見仁見智。空缺的與溢出的,都不是這兩台戲才出現的現象,台灣京劇必須接受現實,但也不能迴避檢驗,一路以來,良善的讚美甚多,不同的審美觀也該有評論餘地。就讓這篇文章拋磚引玉,讓更多人來關切台灣京劇嚴峻的未來。(紀慧玲)
6月
05
2014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3月
04
2024
此劇改編自《我不是忠臣》,原作題名直接點出價值辯證,而改編將主軸立於袁崇煥生平,描述明末女真崛起造成東北不安,袁崇煥起而平亂,戰亂導致君臣逐漸離心,最終被凌遲處死。此過程與崇禎登基之路交錯,呈現雙主角結構。雙主角這樣的媒介,把不同處境的憂傷並聯。觀眾依隨雙主角歷經理想破滅引發的信念變化,看見戰事如何改寫人的意志和思維。
2月
22
2024
民戲最受推崇的是飽含腹內功夫的活戲技藝。指的是在廟口上演的歌仔戲——民戲,通常沒有劇本、臺詞,甚至沒有文字資料,由主要演員口述故事情節,透過口傳心授,由演員臨場發揮、相互配合。因此,常年表演經驗累積出來的腹內功夫——活戲,是民戲最受推崇的藝術價值。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