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的沁涼夜《Cool Night Band》
4月
11
2018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28次瀏覽
馮祥瑀(專案評論人)

相比過去十年,國內爵士樂團的數量正在緩緩地增加當中。儘管很多樂團的演出次數並不多,技術並不精良。但數量增加這件事情確實是一個好的現象。像是Cool Night Band這樣的新秀,既能夠詮釋經典的標準曲目又有自己的創作,是難得的。今晚的演出是Cool Night Band公開演出的前幾場,他們在舞台上的表現相當青澀,以下我可以提供一些我的見解,或許能幫助Cool Night Band無論在演奏或是舞台表現上更加成熟。

今晚首先帶來的第一首曲目是爵士樂經典曲目〈On Green Dolphin Street〉,從這首曲目中可以看到幾個問題。首先,樂團在演奏完主題旋律後準備進入即興樂段時出現了一個停拍,而樂團並未對這個停拍有更多的詮釋,這樣的做法實際上並不是相當好的處理方式。一個好的樂團對於這種過渡小節的處理通常會有所銜接,而非全團的人都停住。倘若樂團想要在最後一小節的第一拍停住時,接著展開即興樂段的第一個樂手,必須接續在最後一小節第一拍開始展開即興,而非到了下一小節的第一拍才開始即興。而上述做法不僅可以將音樂段落的銜接處理得更加順暢,也能增加音樂的趣味性。而這樣的銜接處理方式更熟悉了之後,接續即興的樂手更可以提早更多拍開始自己的即興,並在曲式以及段落的銜接上做更多的變化。爵士音樂本身是一種很強調變化的音樂,演奏者必須去注意到如何將音樂演奏的有趣,而如何即興得讓聽眾感到耳目一新、拍手叫好,則有賴音樂家琢磨自己的技巧。

說到即興或是變化的技巧,其基本功就是對於段落曲式的掌握。一個好的音樂家對於曲式的掌握必須從耳朵來辨認,從自己對於和聲的辨認能力出發,並在和聲段落轉換時作出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相當程度地仰賴音樂家對於曲式段落的熟悉。而在今晚的演出中,鋼琴手有一兩次在自己的即興中找不到和聲段落,導致她的即興中斷。這時卻也不見其他樂手插進來填補這樣聲音上的空缺,就讓那個段落空著,直到下一個即興樂手的段落開始。當節奏組樂手們發現即興樂手找不到段落時,甚至因此而停下來時,其他樂手應該要有一個人跳出來繼續即興,並維持音樂的進行與流動。或是以各種明示或是暗示的演奏方式來告訴即興者目前的段落位置。然而,Cool Night Band在這樣的狀況發生時並沒有做出相應的處理。

另一個即興或是變化的處理方式則在於,樂手們對於即興樂句的處理。樂手們並沒有去注意到當自己在演奏時其他樂手們在做什麼。鼓手常常一首歌從頭到尾只打一個節奏,缺乏變化,貝斯手伴奏時沒有注意到即興樂手的選音,即興樂手沒有在聽上一個即興的人在演奏什麼,更沒有去銜接上一個樂手的即興。整體來說,Cool Night Band的即興聽起來一個混水摸魚的辦公室職員。而對於聽眾來說,我們知道有人在那演奏些什麼,同時也知道,他們其實沒有準備一起表達些什麼,忽略了所謂的Call and Respones在爵士樂中的重要性。音樂彷彿只是一些剛好湊在一起的聲音。

再仔細聽,我發現各個樂手的韻律感(swing feel)其實是不同的,鋼琴手與貝斯手的韻律感相較其他樂手來說比較生硬些,但兩個人之間的韻律感又是相當不同。鼓手跟貝斯手的節奏感也不同,鼓手有時會有些趕拍,兩個人的演奏時常沒有鎖在一起,使得節奏組的聲音聽起來有些鬆散。而負責演奏主題(Head)的薩克斯風手的節奏感時常飄忽不動,雖然不是忽快忽慢的,但也並沒有相當穩定。而歌手的需要加強,在演唱時很常與樂團的韻律感相差甚遠。另外,在Cool Night Band今晚帶來的創作曲〈不是大叔的大叔〉中,歌詞的聲韻與節奏並沒有太精緻的編排與處理,歌詞與旋律的安排上來說有些突兀。最後,今晚的所有曲目聽下來,也期待就不同曲目速度上可以有更多變化以及編排。

就上述幾點來說,我期待Cool Night Band日後能夠帶來更加精湛的演出。對於音樂處理的技術更加進階時,也能去注意到各聲部在演奏中的交互關係,繼續在這個舞台上帶來更加令人驚豔的演出。演奏爵士樂需要非常多時間去琢磨自己,希望Cool Night Band能夠繼續保持自己對於音樂的喜愛與熱誠,在台北組成像這樣的樂團還能找到表演場地相當不容易,不要放棄這樣美好的技藝,繼續帶給聽眾你們最愛的音樂。

《Cool Night Band》

演出|酷耶樂團(Cool Night Band)
時間|2018/03/29 21:00
地點|Blue Note Taipei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