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與不感動的瞬間《鄧泰山鋼琴獨奏會》
6月
06
2018
鄧泰山鋼琴獨奏會(亞藝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57次瀏覽
林惟萱(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碩士)

鄧泰山又來台灣開音樂會了。在一個youtube和音樂串流服務盛行的時代裡,能夠始終保持為台灣古典音樂舞台上的常青樹,可見鄧泰山對台灣聽眾有著難以遺忘的魅力。這份持續吸引觀眾進場欣賞鄧泰山音樂演出的究竟是甚麼?帶著這好奇與期待來到現場音樂會的我,試圖用文字捕捉這個究竟。

當鄧泰山在蕭邦的升F大調《船歌》中段後,節制地奏著調性幽微不明與不穩定的切分節奏之後,再次出現的流洩而出的右手旋律,彷佛看見霧濛之後,飄出彩雲的瞬間,先前的節制便顯得恰如其分,唯有如此,那魔幻時刻才於焉而生;又或者,是帕德雷夫斯基的《夜曲》,中段先逐漸增強力度再漸漸減弱之後,是短暫地令人屏息的停頓,當右手旋律再次浮現,因著鄧泰山的細緻詮釋與巧妙鋪陳,力度幅度的起跌烘托出景色氛圍,而瞬息停頓後,滑開一刻最美瞬間。聽者在與舞台演奏者的一期一會間,得以親身見證魔幻時刻的輪廓隱隱清晰了起來,那不正是「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嗎?

沉浸於欸乃山水之後,我又低頭記下我的感想,屢屢如此,引起鄰座觀眾的好奇。她在中場休息時和我攀談,說起她的疑惑,究竟學音樂的人與一般愛樂者如她,會聽見甚麼不同的光景:「學音樂的人在欣賞演出時,會不會因為熟悉而專注技巧,反而那種單純的喜歡被拿掉了?」回應他的問題之前,我反倒更好奇,不甚理解樂譜的他們,究竟聽到了甚麼?她談到上半場最喜歡的《船歌》,覺得好像真的感到水波的流動,她述說著那些直觀的感受,我說:「有畫面感的樂音,更容易觸動你嗎?」她回答是肯定的,接著,我們討論了鄧泰山的演奏給彼此的聽覺感受,她形容音符如一碗閃著油亮光澤、顆粒分明的米飯,我替他補充了觸鍵的乾淨清晰,後來因為我問起她是否喜歡鄧泰山詮釋的李斯特《諾瑪的回憶》,我們以「熱氣」來討論,對他來說,「熱氣」好像還差了那麼一點,我忍不住想到西藏旅行時那永遠燒不開的水,後來才想到她指的應該是音樂宛如熱氣隱微發顫的效果。對我來說,60歲的鄧泰山在這場音樂會中追求的或許不是那種激昂澎湃的沸點,而是一個升溫至90度C的醞釀過程。

來不及和她細說我的感受,我和這位觀眾就在終場後各自分開了。但這段談話卻讓我印象深刻,原來一般的愛樂者對於音樂評論是有期待的,期待能與人交流,驗證自己內心感動與不感動的瞬間。

而關於這場音樂會中不感動的瞬間,我也想談一談。這場音樂會節目單的排版是這樣的:鄧泰山的介紹之後,是四頁的名人推薦,他們的名字字體放得比內文本身還斗大許多;接著是一篇關於帕德雷夫斯基與波蘭的撰文,行禮如儀地,緊鄰標題的右下方是字體略小的作者名字;接著是曲目解說,然而,「曲目解說」四個字的位置接近頁緣的頁數標碼處,字體大小也僅是頁碼等級,九頁的樂曲解說之後的「整頁右下角」,才出現與內文一樣大小字體的作者姓名!

照這樣的排版方式讀下來,誰不會有一種樂曲解說可有可無的感受?若非將樂曲解說九頁全數讀完到頁底最後一行,還真看不到作者的姓名?或是以為,樂曲解說其實是帕德雷夫斯基與波蘭的撰文作者寫的?的確,鄧泰山是這場音樂會的焦點毋庸置疑,但是節目單裡面還要強調名人薈萃的排場和等級,造成諸作者名字的大小和突顯程度,和諸作者撰文的字數量成反比?名字端得上檯面與端不上檯面的階級排版方式,這一本大師音樂會的節目單為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範。

是的,這場音樂會不論台上或台下確實眾星雲集。鄧泰山的傳奇和音樂,的確感染了台灣音樂界從大到小的各種參與者。可是鄧泰山的音樂可以持續到今日仍受到台灣聽者的歡迎,我想是因為真誠與持續的努力,更是因為面對音樂時的謙卑,而不是階級排場,但本場次節目單的設計,卻再再釋放出一種訊息,即主辦單位認為只有樂界名人的大名加持,大家才能因此感動,亦或是這是給大師六十歲大壽的排場驚喜?不論如何,用字體大小、位置排版刻意營造階級差異,這真是國際級音樂大師希望帶給台灣觀眾的印象嗎?又或者,已經聲名如此的鄧泰山,還需要台灣樂界名人的蓋章認證,才能彰顯大師之所為大師嗎?

《鄧泰山鋼琴獨奏會》

演出|鄧泰山
時間|2018/05/24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
古典音樂的結構雖然嚴謹,但演奏時卻充滿了靈活性。室內樂除了展現個人特質與炫技感的同時,又可與夥伴享受直達內心深處的親密感,在舞台上發揮一加一遠超過二的力量。與慕特演奏完三首安可曲,面對聽眾飢渴的呼喊,歐爾吉斯便邁開雙腿──伸手將琴蓋給關了。
3月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