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戰地滂湃聲響印記《國防部示範樂隊巡迴音樂會》
6月
04
2018
國防部示範樂隊(取自國防部示範樂隊臉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89次瀏覽
陳彥儒(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國防部示範樂隊本次八二三砲戰紀念音樂會巡迴的最終站,請到了目前任職於高雄師範大學交響樂團與音樂系管樂團的指揮王戰客席。多年來示範樂隊的指揮,除了隊上的隊長或主官,管樂團部分一直是由侯宇彪教授擔任,管弦樂團則由郭聯昌教授指揮。在筆者印象中,除了簡文彬曾客席指揮外,這還是管樂團與管弦樂團多年來第一次交由其他指揮帶領。王戰除了多年管樂團指揮的經驗,也有過歌劇與管弦樂團的指揮經歷,更是一位小號演奏家。這樣的背景與經驗配合上國防部示範樂隊,令人產生了相當的期待。

示範樂隊管樂團在上半場的表現相當的好,在王戰的帶領下展現了不同於以往的氣質,可說是脫胎換骨。儘管可能是為了換場需要或配合場館本身的硬體限制,除了預置給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的合唱平台,樂團並未再將不同聲部架高,卻未減損上半場示範樂隊管樂團從聲部音響到音樂與張力上的表現。更意外的是,大劇院演出的音響效果,似乎相當適合管樂團演出。身著示範樂隊演出服的王戰彷彿不是首次與示範樂隊合作一般,與樂團有著良好的默契與溝通。不論是約翰・莫里西的《儀典之樂》(Music for a Ceremony),或音樂劇《窈窕淑女》選粹(Selections from "My Fair Lady"),皆令筆者相當享受在音樂的流動中。

為了八二三砲戰六十週年,示範樂隊特別邀請作曲家藍美米創作《榮耀一甲子》。本曲則是一改了前兩個作品的優美,透過擊樂聲響與金門民謠《白鷺鷥》,帶領全場聽眾來到1958年衝突的金門海岸。在擊樂器與人聲模仿的風聲中,薩氏管突兀的進入後由人聲唱出《白鷺鷥》旋律,一陣鋪陳後又透過小號隱隱帶出國歌的音型,暗喻著最前線將爆發戰事的不安以及戍守在前線的部隊,音樂的情境也營造出強烈的臨場感。此外,作曲家善用各式打擊樂器,創造出砲彈落地後塵土飛揚、受到撞擊而飛天的砂石落下的聲響,令筆者著實印象深刻。樂團在王戰的帶領下一刻也不讓聽眾喘息的堆疊著張力,讓整個作品變得立體,彷彿是在觀看某個關於八二三砲戰的電影或紀錄片。較可惜的是,整個作品當中的衝突暗示僅有其神而無其形,除了砲彈以外完全感受不到敵人的存在,彷彿2017年大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的《敦克爾克大行動》一般。但,《敦克爾克大行動》是不間斷地透過「看不見的敵人」製造緊張感與氛圍的堆疊,本曲卻在一陣砲擊和混亂後,樂曲便「突然」轉向帶出暗喻反擊與堅守的國旗歌片段。這使得好不容易因為陣陣砲火堆疊的壓迫與緊張感很快的消逝,似乎看不到事件的全貌與國人熟知的歷史事實。筆者對於本作的期待是類似於柴可夫斯基所作《1812序曲》般的格局,作品聆賞過程中也隱約感覺有相近的鋪陳,卻彷彿只是一種單一視角之感作結,相當可惜。

上半場結束後,下半場改由示範樂隊管弦樂團以柴可夫斯基的義大利隨想曲開場。雖然台中國家歌劇院的大劇院對需要自然反響的樂器(如弦樂)並「不太友善」,樂團在王戰的帶領下仍呈現相當不錯的聲響,漸入佳境,搭配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帶來連續三首歌劇選粹。下半場對筆者來說,較為可惜的除了場地因素外,還有管弦樂團的編制問題。示範樂隊在進入全募兵制後,管樂與擊樂團員的演奏專業也逐年的提高,表現更為優異突出,也更接近所謂國家門面的理想狀態。但弦樂聲部人員比例卻未能同等提升,仍需要大量協演人員才能滿足演出編制。考量音樂演奏者專業分工的趨勢,示範樂隊作身負多元多目標的專業團體,實應考慮更增添編制,好讓多元化的各方面任務均能達成。筆者期待日後在示範樂隊的努力下能更進一步推動編制的完整性,並帶來更多多元的節目豐富國內音樂生態。

《國防部示範樂隊巡迴音樂會》

演出|國防部示範樂隊、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 指揮/王戰
時間|2018/05/24 19:30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
古典音樂的結構雖然嚴謹,但演奏時卻充滿了靈活性。室內樂除了展現個人特質與炫技感的同時,又可與夥伴享受直達內心深處的親密感,在舞台上發揮一加一遠超過二的力量。與慕特演奏完三首安可曲,面對聽眾飢渴的呼喊,歐爾吉斯便邁開雙腿──伸手將琴蓋給關了。
3月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