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表演下的民俗活動《半仙》
3月
26
2019
半仙(明日和合製作所、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李欣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74次瀏覽
劉祐誠(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生)

臺灣1980年代後,自優劇場「溯計畫」接觸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後,接連影響金枝演社、雲門舞集或梵體劇場與民間廟會活動發生關係。近年來,許多劇團嘗試從民俗相關活動激發創作靈感,諸如:阮劇團《城市戀歌進行曲》、三缺一劇團《蚵仔夜行軍》、明日和合製作所《半仙》,或是即將演出的壞鞋子舞蹈劇場《渺生》。在創作者的創作動機中,我見到他們與三十多年前的前輩們看見相同的問題:什麼是臺灣?

1980年代的劇團主事者,他們被民俗活動中的陣頭表演吸引,因此他們想習得這些陣頭的動人處,讓新進演員了解如何在舞台上獲得存在感。前文提及的劇團,則是傾向讓生活在都會中的觀眾,了解一方的在地生活經驗,或鄉間流傳的民間故事。其背後的共同核心則是紛紛探尋:這些可能離創作者們相當遙遠的民俗活動,為何這麼有活力?這些既陌生又熟悉的文化,該怎麼讓它延續到未來?

《半仙》的創作動機,在黃鼎云的表演段落中提到:他們是因為近來特定媒體替韓國瑜現象成就近乎喪失理智的造神活動,才引發他們想製作這齣作品。的確,民間信仰與韓國瑜現象的共同特徵,都是透過這個神聖的他者,讓信者願意相信生存的基本問題能夠被解決。在《半仙》的創作內容,可以分成兩大部分,前半段是讓三位創作者,以演員的身分在台上剖析這段創作的過程;後半段則是讓板橋無極坤靈懿元宮的濟公神尊降駕到現場,直接替觀眾排解疑難。

儀式與表演歷來有許多學者提出兩者間的差異,在理查‧謝喜納(Richard Schechner,1934-)的界義下,兩者是處於天平兩端的極端值。這兩者最重要的差別,是觀眾是否願意無任何懷疑地相信眼前的他者,以及觀眾在活動進行過程中所認定的自身位置。當觀眾越把自己投入到活動中並讓自己與場上的表演連結越強,儀式的成分則越加提升。

《半仙》的節目進行中,處處能見到創作者有意識的為儀式空間準備。他們不僅在開演前讓觀眾體驗艾草水的淨身,或是透過香不斷在實驗劇場產生的氣味,乃至於濟公的代言人向觀眾表明濟公即將到來。當處在舞台外面的觀眾,不再過問前半場前世今生的表演敘述段落,為何突然轉變成後半場濟公濟世的段落,或是不再探究洪千涵提到的戲子與名妓之後的結果,反而在濟公來到現場後,紛紛想上台參與表演,儀式的空間於焉完成。直到劇團工作人員在大家競相上台喝酒時,直接讓座談持續發生,許多人又重回座位,變成觀眾與表演者的關係,表演與儀式才又再度出現分界。

在雷柔(Keith Lether)對於知識的定義中,他只在意觀察、分析現實結果的「現實之知」,也就是能用科學檢證的知識。在科學大旗的訓練下,許多人刻意忽略甚至攻擊不能用科學規範的知識體系,《半仙》的呈現替這些無法理性說明的民俗世界觀,提供一個讓人願意理解的解釋,這樣的表達也間接說明劇場為何需要繼續存在的原因。明日和合製作所的《半仙》雖然還有許多進步的地方,但是他們也提供一個很好的示範:當創作者不再用獵奇的角度擷取民俗活動元素,成為部分的作品段落,這些離都會遙遠的民俗,才有可能以現代姿態讓觀眾了解。

《半仙》

演出|明日和合製作所
時間|2019/03/23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換句話,《半仙》的政治性不純然暗批某政治人物,更為機要的是指陳大他者話語的虛妄,是劇場的離間美學挑戰共鳴式的關係美學,給予後者一記跨界美學的政治批判。(陳泰松)
4月
05
2019
看似只是一場將起乩帶進劇場的日常生活表演、沒有表演的表演,對我來說,幾乎是明日和合製作所施法將「現代劇場」逼出現代性原形的儀式。更令人讚嘆的是,明日和合製作所非但當下以法鬥法,逼出現代劇場原形,還同時引出了「現代」於歐洲起源時的「中國前世」助陣。(汪俊彥)
3月
26
2019
倘若問事在展演中也被視為演出的一環,問事者提供的問事單內容是否也會根據環境與情況(參與劇場演出)產生相對應的外在變形與自我封閉呢?如果問事在劇場中的功能真的是問事,如何確保在不侵犯個人隱私情況下找到真正有意願的問事者?(羅倩)
3月
26
2019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