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旖想──2019台北打擊樂團爵士音樂會「冬之旅」
1月
17
2020
冬之旅(台北打擊樂團提供/攝影梁瀚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6次瀏覽

陳姵霖(專案評論人)


台北打擊樂團於1986年創立至今三十三年,因2018年爵士音樂會「窗外的巴黎」頗受各界好評,故2019年再度推出全新的爵士音樂會「冬之旅」。這場以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名曲《冬之旅》為意象的音樂會,創作手法延續「窗外的巴黎」,改編現有作品(擷取原曲的主題動機或片段旋律),並賦予新面貌(加入爵士風格),且編制特殊,其多以打擊樂器呈現,使樂曲不再是觀眾所認知的原曲,反而帶了新鮮感,令人好奇。故,筆者挑選以下三首曲目──《未完成交響曲》、《舒曼主題變奏曲》與《冬之旅》──進行論述。

第一首《未完成交響曲》原為舒伯特的樂曲,經台北打擊樂團重新編寫,演出樂器以木琴、鐵琴、綜合鼓為主。在原交響樂的表現上,音樂相當澎湃激昂,但改編後,整首樂曲顯得夢幻。演奏者時而共同擊出強烈的節奏,時而用節奏帶動對話,或以旋律相互呼應,在打擊樂器豐富的聲響下,旋律悠揚且富音樂性,讓人發現原來擊樂也可給人溫暖又輕鬆的氣氛,此場音樂會便在歡樂又溫暖的樂聲下拉開序幕。

演奏家許芯改編克拉拉(Clara Schumann)獻給丈夫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的樂曲《舒曼主題變奏曲》,樂曲共七段變奏,變奏手法簡單,每個變化都圍繞著主題;台北打擊樂團則維持變奏的概念,將原曲固有的主幹旋律升C-B-A-升G-A埋藏在樂曲間,在許芯的改編下,利用鐵琴低沉的獨奏營造深邃迷濛的氣氛,中間樂段在兩台木琴輪奏下,快速音群流暢且優美;而在爵士鼓加入鼓動的節奏後,將樂曲氛圍帶至高點。同時,三位演奏者利用主題動機即興,在一來一往的搭配間,無論是點狀的鼓擊,或是線狀的旋律皆完美鑲嵌其中,使整首樂曲煥然一新,並讓觀眾耳目一新。

作為首演曲目,亦是本場音樂會主題曲的《冬之旅》,來自德國詩人威廉‧穆勒(Johann Ludwig Wilhelm Müller)的詩集,此詩集受到許多文人雅士的喜愛,如舒伯特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冬之旅》就是以自身的經歷為此詩集譜曲。此次,擊樂家陳廷銓為台北打擊樂團量身訂做《冬之旅》,與其他氣勢磅礡的樂曲不同,僅以四名演奏者演出鋼琴、馬林巴、鐵琴、爵士鼓,他讓整場氛圍歸於寧靜,觀眾彷彿置於雪景,跟隨四位演奏者一同走完這場冬之旅程。就筆者觀察,陳廷銓以往的作品皆讓各個樂器充分展現其特色,也擅長利用堆疊的聲響營造氣氛,此曲亦是如此,除了利用馬林巴表現自然界變化的美感,並藉此歌詠大自然,鋼琴蜿蜒綿長的和聲亦凸顯冬天冷冽、飄雪不止的狀態。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其實此曲的演奏技巧並不困難,但要如何在相互的搭配下呈現最佳的聲響,是需要經過不斷的嘗試與調整,才能讓觀眾不管身在何處,也都能置身其中,並將氣氛營造得舒適。

另外,此曲情感不若前幾首表達明確,或許是因詩中的情感較為苦悶,使得作曲者在創作時以較為抑鬱、緩慢的手法詮釋;然而,曲末運用吊拔點綴的聲響,不僅為樂曲增添豐富色彩,並使空間產生延續感,也讓這趟旅程結束在迴響中,令人充滿遐想。其創作理念來自原曲第一首歌〈晚安〉,歌詞描述旅人與一個女孩在花開時節墜入愛河,並希望和她結為百年之好,然而社會苦悶逼得他在冷寂的冬夜裡離去,並尋找未來的希望。陳廷銓主要利用鍵盤樂器表現自然界變化的美感並藉此歌詠大自然,鋼琴的旋律蜿蜒於綿長和聲中營造出千變萬化的冬天氣息。然而,此曲情感不若前幾首表達明確,或許是因原詩的情感較為苦悶,使得作曲者在創作時以較為抑鬱、緩慢的手法詮釋,而曲末運用吊拔的點綴運用,使樂曲多了一些神秘性、不確定的空間延續感,但在聲響交融之後產生的和聲張力,讓聽覺更有連貫性。

冬之旅(台北打擊樂團提供/攝影梁瀚元)

綜觀整場演出,此次所選樂曲淺顯易懂、平易近人,許多曲目也是台北打擊樂團常演出的樂曲,例如《鱒魚》、《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冬》等。然而,筆者建議,既然是全新的主題音樂會,前次演奏過的樂曲就可盡量減少選擇。雖說,改編樂曲成為新的版本,一向是台北打擊樂團的強項,也可能吸引觀眾購票的主因,但觀眾期待的不只是原曲的創新,更期待有多首新的作品。不過,在台北打擊樂團結合多感的體驗後,觀眾亦有全新體會,此場「冬之旅」是場演出暨行銷皆相當成功的音樂會。

另一方面,筆者認為爵士樂一大特色是表演上的自由即興,演奏者們藉由各種互動或暗示方式,集體或個別參與、搭配,達成默契。本場演出雖有爵士樂的韻味感,但在演奏上仍是制式化演出。此外,因每首曲目樂器配置不同,必須進行搬移,台北打擊樂團於換場間表演一小段樂曲,例如鋼琴演奏、雨聲筒旋律,雖與全場樂曲沒有什麼相關性,但在氛圍的營造上,使得整場音樂會非常有特色,身為當日的觀眾,著實感受到該樂團對藝術的信念與堅持。此場演出充滿感動與能量,讓觀眾看見一個純熟的演出團隊對打擊樂的愛好與理想,而此種感動人心的力量將深深留駐心中,並延續發展至未來。

《2019台北打擊樂團爵士音樂會「冬之旅」》

演出|台北打擊樂團
時間|2019/12/01 14:30
地點|新莊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