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刃入樂間,指揮風範的全面展現《楊文信&NSO》
3月
25
2021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2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肺炎疫情延燒至今,國內音樂演出仍多有波折,但也帶來臺灣青年音樂家與國內頂尖樂團合作的機會,這場《楊文信&NSO》便是一例——這回獲邀接替國外指揮的,是旅德的青年指揮家楊書涵。而他這次返臺,除了與NSO國家交響樂團的演出之外,亦有與臺北市立國樂團,甚至和生祥樂隊的合作,演出類型跨度頗大,也在臺灣樂壇迅速累積曝光度,實是美事一樁。(倒是NSO主辦方異動節目之際,將原定指揮撤下節目名稱,卻不肯替換上楊書涵三字,胸襟或可再寬闊些。)

回到演出本身,他所接下的NSO代打任務絕非易事:本場曲目涵蓋德佛札克《奧泰羅》序曲(Othello Overture, Op.93)、魏因貝格(M. Weinberg)的大提琴協奏曲、以及蕭士塔科維契(D. Shostakovich)初試啼聲的第一號交響曲,都不算是音樂會的常見曲目。幸好,此次代打早早便已接洽完成,作為聽眾的我們因而有幸在這場《楊文信&NSO》中見識到楊書涵相當完整的指揮風範。

一般的年輕指揮,常以青春洋溢的熱情取勝,雖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卻常會抹滅音樂裡重要的本質——不論是樂曲作為運動的一貫性、或更加形而上的精神性環節——進而讓樂音淪落為破碎而時刻性的感官刺激。而楊書涵雖方屆而立之年,但他顯然超脫了盲目衝動的階段,而對樂曲有更大的統御眼光。相較於一般動態極大的年輕指揮,楊書涵的指揮手法相對簡明,甚至已有中年成熟的雛形。可以感受到,他用一種對待頂級樂團(也就是視樂手個人及整體為極靈敏的自主能動體)那般寬宏而不拘小節的方式在指領NSO,是在引出樂手的音樂,而不是擠壓(squeeze out)。呈現出來的結果是把雙面刃。我們不妨先端視好的那面:

對我來說,當晚最優異的是開場的《奧泰羅》序曲。這首十餘分鐘的音樂會序曲在楊書涵的詮釋下,好似有了理查・史特勞斯交響詩的質地(NSO在此奏出肥美的弦樂、和滾滾不絕的長樂句)——這並不是壞事,畢竟二者不都是以非線性敘事的象徵性方式,構築音樂情境的嗎?此外,不得不提到他指揮棒下的樂團音色,實在是近來NSO最美的一回。木管組及弦樂皆有非常美好的調和,甚至偶爾能聽見跨樂器組時無縫接續音色的絕活,而這即使是國外前線樂團也非時時做到的。聽眾也能感受到,這些艷美的聲響都不是愚昧的聲光刺激,而是和音樂的進行有所融貫扶持的。上述的種種加總聚齊,便遠遠超越了阿巴多(C. Abbado)與柏林愛樂瘦骨嶙峋而削弱情景性的演繹。

這次擔綱大提琴獨奏的,是已活躍於國際多年,近年也和NSO合作甚密的楊文信。他的演奏總帶有極度謙和卻誠懇的態度,是即使技巧有所閃失,仍絲毫不減其動容程度的那種誠懇。這使他的魏因貝格大提琴協奏曲脫離近年詮釋者或婀娜感傷(sentimental)、又或濫情的奏法,而回到類似該曲的首演者羅斯托波維奇(M. Rostropovich)的那種冷冽而凝鍊的風格(有點像當今鋼琴家之於拉赫瑪尼諾夫協奏曲,和作曲家本人詮釋的對比),不過比羅氏更精瘦些。在第一樂章導入樂團總奏(tutti)主題前,可以聽到他相當小心地調和音色與韻律,將旋律線條輕付給樂團,光是在這點上,楊文信便已超越了純然的「獨奏」身份,而和樂團間有應對自如的穿梭本事。

然而,前面提到的「雙面刃」,其負傷之處在此曲就開始顯露:若要一詞以蔽之,那就是「速度」。【1】這其實不全然算是楊書涵的過失,而是NSO反應力有其極限,指揮一旦在手勢上超越固定拍點的指明,NSO演奏的穩定性便會流失。這在《奧泰羅》這種技術性較易的樂曲尚不是問題,對於隸屬二十世紀的二首曲子則不然了。在魏因貝格大提琴協奏曲中,快板樂段重複出現的小號獨奏,其拍點屢屢和整體錯開便是明顯的例子。

至於下半場的蕭氏第一號交響曲,第二樂章則是楊書涵「雙面刃」之缺陷的進一步凸顯(見那奮力彈奏卻不合拍的鋼琴!)不過我們一樣能假想,若是自我統御性更高的樂團,在楊書涵的手法下能妥當地兼顧音色、樂句的營造而不失速度一致性。然而,另一項明顯的缺失則不可不歸給指揮本人。雖然沒有相關音樂文獻的研究支持,但我一直認為蕭氏交響曲的精華成分,在於其樂團強而快速地合奏時,於震天價響中透顯的某種空洞/透明性,而那透明性是貫穿蕭氏所處的政治文化環境及其意識形態的關鍵要素。在第一號交響曲裡,這些強烈的片段如第一樂章再現的行進曲、及第四樂章再現部等處,而這些地方正是楊書涵在聲部層次處理得最令人困惑之處——前、中排的樂器皆糊成一團,只有後方銅管/打擊步履堅實地刺出;不論用哪種觀點看待蕭氏,這應當都不是作曲家本人所欲見的詮釋方式。

即使如此,直至下半場,在泰半管樂樂手輪替的情形下,樂團的音色仍維持得非常漂亮;且指揮對於整首交響曲,也著實避開了火力展示般的、拳肉式的蘇俄刻板印象,而將蕭氏的自然語彙給提煉出來,仍顯其優勢之處。即使將眼光放至2020至今的NSO樂季演出,這場仍算是其中十分傑出的一場。放眼現今活躍臺灣樂壇的幾位青年指揮,張宇安和楊書涵兩位旅德指揮都相當有發展的潛力(至於吳曜宇及莊東杰二人,前者在這個樂季與NSO合作德九的成果有其硬傷,後者我遺憾地還未聽過現場)。非常高興,我們終能找到這幾位超越「臺灣人身份」的國族情感,而在音樂實力上真正地值得我們欣賞的未來之星。


註釋

1、在此必須言明的是,我的座位位在在三樓的側包廂,或許這對左右側樂器聲響的傳遞造成時間差。但和我與同座位的其他聆聽經驗相比,這場的速度差問題確實較為嚴重。

《楊文信&NSO》

演出|指揮-楊書涵、大提琴-楊文信、NSO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21/03/06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