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瘋狂的視角讀懂:文明與暴力《泰特斯瘋狂場景》
5月
20
2021
泰特斯瘋狂場景(台南人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90次瀏覽
尹良豪(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跨領域碩士班研究生)

台南人劇團(簡稱「台南人」)應該是最常搬演莎士比亞劇本的臺灣劇團。此次台南人的駐團導演蔡志擎最新力作《泰特斯瘋狂場景》(簡稱《泰特斯》)就是重新改編莎翁早期作品中最為血腥的劇本《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

編劇除了運用解構主義來改編,亦使用「肢體暴力」與「宴飲文化」去詮釋、闡述人類的「文明」與「暴力」。全劇不乏血腥、暴力、權力(利)、鬥爭、啖人、噬肉、割舌、強姦、斷肢,並挖掘人類動物原始的慾望與特性。試想,以上如此真實的畫面,如何在劇場的舞臺上呈現?

本劇的改寫重點除了深掘劇中重要角色的報復心態,也加入當代的視角重新詮釋暴力與文明。隨著一開場的新聞報導場景,帶入泰特斯戰勝哥特後,帶回異族皇后塔摩拉作為俘虜,與當場血祭他的長子一幕,瞬時,彷彿臺下的觀眾都成了羅馬的公民,一同目睹了殘酷的暴政,身為觀眾的我,被映入眼簾的屠殺畫面所震懾。

本劇中只要行使暴力或殺害,便會以血桶表示——潑灑血水或直接倒淋亦區分了傷害的等級,而直接肢體暴力上的篇幅也占上一大半,由此可知,改編後的劇本,導演似乎欲將原只能透過語言文本傳遞的角色情緒,以直接的肢體與暴力方式加以呈現。但個人認為,本劇泰特斯之女被塔摩拉兩位兒子性侵的場景,相較上述卻似乎過於寫實,寫實到過於疏離;此部分的處理方式與其他暴力肢體的場面有著明顯的差異,若是為了選擇放大「性侵」的議題而刻意做的呈現方式,建議製作方須再思量並平衡本劇在(性)暴力、血腥畫面處理的一致性。

《泰特斯》在呈現手法上除了運用直接性的攻擊暴力,亦植入「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爲天」的宴飲文化。最後一幕中,泰特斯歷經了喪子、女兒遭割舌斷肢與性侵,而自己對國家的信任與忠心亦被玩弄,以致喪失理智,親手烹煮、殘害了塔摩拉兩個兒子,並端上餐桌以人肉宴客——個人認為,此部分的改編將角色之間的仇恨程度發揮至另個層面,將看似「文明」的待客之道,包裝成間接性的暴力攻擊,同時反諷著人類文明的理性,暗喻人們行使暴力如同家常便飯,點出人類失去人性時,如牲畜般的原始特性,令人不勝唏噓。

改編後的《泰特斯》中,不難發現:野蠻/文明、自然/文化、理性/暴戾等二元對立的闡述設定以及他們的源頭。從編劇以「瘋狂」作為改編的命題,以及各種處理上的設計,便能聯想該劇選擇在這社會種種亂象的時代下重新搬演,應是編劇意圖透過劇場讓觀眾自覺到:每天觀看暴力的發生,坐視暴力在身邊孳生甚至餵養的真實情況。此作改編時加入「新聞報導」場景,隱喻著現代社會受媒體與政治的操弄,也值得反思。

試問,人民若能培養自我省思的能力,分辨網路、新聞報導、政治發表的真實性,是否就不會在無形中被淪為被利用行使(肢體、言語)暴力的棋子,以致暴力在這社會上無限輪迴?

《泰特斯瘋狂場景》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21/04/17 19:30
地點|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台南人劇團《泰特斯瘋狂場景》(後簡稱《泰特斯》)是以莎士比亞復仇劇《Titus Andronicus》改編而來的演出⋯⋯《泰特斯》在導演手法上做出了許多理想的選擇,但在回答「這齣劇與當代觀眾的關係是什麼?」的大哉問上,還有一些空間需要被填補。(劉惠澤)
4月
29
2021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