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碰撞,跨越時代《莫札特:鋼琴四重奏》
9月
02
2021
莫札特:鋼琴四重奏(財團法人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基金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04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在1785年至1786年間,莫札特寫下現今編號為K. 478與K. 493的兩首鋼琴四重奏作品,這在當時是前無古人的全新室內樂編制。據傳當時的委託者抱怨曲子寫得太難,樂譜銷量不佳,甚至因此取消了後續的委託。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兩首鋼琴四重奏既編制少見,兩首之間亦有極大的性格差異,在演出實務及詮釋上仍然有不小的挑戰性。

舉例來說,降E大調第二號K. 493在譜曲上明顯偏向三把弦樂 vs. 鋼琴的分組,既對鋼琴有協奏曲般的要求,又有繁複的風格交錯,連美藝三重奏(Beaux Arts Trio)都棋逢敵手,詮釋得有些令人困惑。而G小調第一號K. 478則有更豐富而細膩的室內樂互動,四把樂器地位更加均等,對四位樂手都是極大考驗。幸好,這場由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基金會所舉辦的《莫札特:鋼琴四重奏》,由王佩瑤、李宜錦、郭威廷、高炳坤等四位穩健派音樂家出演,四人皆以扎實的演奏實力享譽國內,這次攜手獻上了一場十分精湛的演繹。

雖然平時並非室內樂團隊,四位演奏家合奏起來卻極為協調,在音樂會進行的每分每秒,都能感受到四位對於自身聲部角色的全盤掌握。比如在第二號降E大調第一樂章,那大提琴聲部充滿索然無味的同音反覆陪襯,高炳坤卻將每一個音符都拉得富具表情,伴隨著他細膩觀察、緊隨左右琴音的靈動眼神,猶如精密器械的運轉;旋律和小提琴大多重合/配合的中提琴則在郭威廷的拉奏下,音色有極佳的調和。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每位音樂家都將表現力的可能性推到極限,分也美矣,合亦美矣,這大概就是室內樂的極致展現之一。

可以感受到的是,四位演奏家都不是先天才華洋溢的類型,而是後天藝術涵養與音樂學識相輔相成的音樂家——講白話一點,演奏家有沒有動腦,絕對聽得出來(反過來說,是不是「只」動腦,也是一樣)。在這個基礎上,他們對於樂曲結構有極清晰的表達,段落十分明確,絲毫不使聽眾迷航於音樂行進中。如兩首曲子第一樂章的發展部,K. 478較為短小,K. 493則營造方向感不易,再現易顯突兀;在這兩個段落,這場音樂會的詮釋無疑是我聽過最合理且通順的版本,而這全歸功於他們對於樂譜的充分體會。

這場音樂會中最令人驚豔的演奏家,當數王佩瑤。雖然原稿上標示的樂器是大鍵琴(cembalo),但彈奏史坦威鋼琴的王佩瑤卻充分展現了一件事:用現代鋼琴演奏莫札特絕非踰矩,甚至能激發出曲子裡的更多潛力。小至單音的音色(timbre)與和聲色彩,大至樂句與段落的色調,王佩瑤的琴音簡直能用千變萬化來形容。對於比重有如協奏曲的兩首鋼琴四重奏,她將每個樂句都唱得自然而迷人,做足表現力;同時,她亦煞費心力以眼神、肢體等方式與小提琴互動,默契極高,所有豐富的音樂表現,皆不超出「室內樂」的範疇。

和王佩瑤默契搭配的,是近幾年時常同台合作的李宜錦。自我要求嚴苛出名的她,這回依然是用盡心力地演奏,猶如首席般地以肢體指示調度全局,全無馬虎之處。雖然略有用力過猛的痕跡,和聲色彩細節和王佩瑤相比也略顯不足,但她的演奏態度仍一如往常地令人敬佩。G小調K. 478幾乎可以聽到王、李二人的竭力互拚,在聲部平衡的極限範圍內,兩位相互旋律線相逼,催動了樂曲張力的最大值,在現場尤其可以感受到那五光十色的澎湃氣場。

從大一點的角度來看,這場《莫札特:鋼琴四重奏》的演奏風格稍稍和時代演繹拉開了距離,而多著墨於演奏家的樂思發揮,演奏相對浪漫奔放。以調性音樂已經充分發展的21世紀當下而言,18世紀的莫札特作品乍看之下是制式化、單調了些;但,他作品裡洋溢的創意與才氣、所有細節設計的巧思,永遠是時代無法掩抑的——而所謂好的演奏家,正能夠超越時代性,並重新發掘、向聽眾傳達那些巧思與創意,《莫札特:鋼琴四重奏》的四位演出者皆是如此。在台灣,我們或許還沒有發展健全、演出頻率充分、足以走向世界的室內樂團體,但我們絕對有能夠演奏出頂尖室內樂的音樂家。

《莫札特:鋼琴四重奏》

演出|李宜錦、郭威廷、高炳坤、王佩瑤
時間|2021/08/22 14:30
地點|國家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莫札特的這兩首鋼琴四重奏,可謂從心所欲不踰矩,讓聲響脈絡化,也賦予演奏家與聽眾用耳朵自由解構的餘地,能夠在這「微解封」時刻聆聽四位優秀演奏家再現這兩首經典之作,是在今年夏末時分,既純淨又豐盛的安慰。(劉馬利)
8月
27
2021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