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度於世界主義之內,琵琶音樂之外——評2022TIFA鍾玉鳳《擺度之外》
5月
16
2022
擺度之外(大大樹音樂圖像提供/攝影楊文卿)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35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聽完鍾玉鳳今年在TIFA的《擺度之外》音樂會後,我在社群網站以及評論平台上潛水了好一陣子,拖了幾週才決定動筆寫下評論。原因是,我在閱讀觀眾心得以及評論紀錄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家都對鍾玉鳳在琵琶上激發的萬千世界讚嘆連連,卻很少人真正提到「琵琶」——我的意思是,這個屬於中華文化與傳統音樂的樂器本身。

為了探究這個觀察是否屬實,我將回顧鍾玉鳳的創作方法以及潛藏其中的意圖,討論其中的可能問題;最後,也談談創作的倫理與自由,盼能給予鍾玉鳳以及《擺度之外》公允的評價。


一、「對打」與「啟發」

《擺度之外》的多數樂曲來自《擺》(2018)、《藍。掉》(2017)等專輯,是琵琶樂人鍾玉鳳一系列探索樂器、跨文化交流的成果精華。貫穿其中的,是她最喜愛的「對打」與「啟發」兩個概念。

首先,「對打」屬於鍾玉鳳自異國文化裡,汲取靈感的層面。她總述說自己浪跡天涯,與各地樂人切磋較勁,於是她的一首首創作從這些「對打」中迸發而出。【1】而在音樂會現場,她不僅媒合諸多樂手,秀出手風琴、伊朗手鼓、十二弦吉他等特色樂器,還帶來佛朗明哥、藍調敘事歌、泰雅的空靈吟唱等等。若要以「世界音樂」這個類型定調《擺度之外》,也許並不為過。

關於「啟發」,則是她進一步開發琵琶潛能的途徑。在琵琶「外」的層次,她反覆講述「受OO音樂文化啟發」的過程,以琵琶的演奏語法消化阿拉伯音階、北歐九拍子、蒙古曲調等異國元素,化作流暢的旋律;在琵琶「內」的層次,她則調整定弦,從中探索演奏與創作的全新方法,讓琵琶不再(只)是琵琶。尤其在最後的〈垂釣太平洋〉,鍾玉鳳幾乎把琵琶玩成吉他,和低音提琴、電吉他、節奏擊掌手等盡興地演奏,讓演奏廳洋溢著快樂的氛圍。

 

擺度之外(大大樹音樂圖像提供/攝影楊文卿)

在旋律以及聲響的豐富度而言,《擺度之外》確實是場悅耳、令人享受的世界音樂饗宴。但進到文化交流的層次,鍾玉鳳與琵琶自身的角色則令人困惑:

就鍾玉鳳的演奏來說,除了輪指彈挑等語法,琵琶原有的底蘊似乎特別稀缺,以至於她只是在琵琶上演奏,卻不是在演奏琵琶——好比,在上半場的幾首「對打曲」裡,有哪些是非得用琵琶來演奏不可的?所謂「對打」,難道不該是雙方地位平等、歷史背景足相匹敵的互動嗎?為何鍾玉鳳總是吸收多過給予?也許原因在於,鍾玉鳳對於即興與創作的想像,被她有限的技術給限制了。那些創作雖然都精彩萬分,但還不是真正屬於「琵琶」的音樂。


二、去國樂化,卻沒去除的世界主義

不只演奏實踐,也許還有理論層次的議題值得梳理。細看鍾玉鳳的創作意圖便不難發現,她進行的是「琵琶去國樂化」——或者,「去國樂現代性」——的工作。

追本溯源,我們知道現代國樂源於上個世紀一、二O年代中國一系列的西化運動,是西方藝術音樂及其學院體制與中國音樂的交媾產物。至今,國樂學子也和學習西方古典音樂的學生一樣,需要在琴房日復一日地鑽研同一套作品、或保守被動地在樂團裡等待指揮。鍾玉鳳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成長,並漸漸感到不滿,於是毅然決然從國樂出走,投入創作與跨界的行列。

在這之中,「國樂現代化」的「現代」二字特別值得思考。對她來說,琵琶原先具有遼闊的無限可能,【2】只是隨著國樂的現代化進程而喪失本性;反過來說,排除國樂那窒息且毫無創造力的現代性,便能找回琵琶的自由。尤其,從她偏好「對打」的群體(如印尼甘美朗、瑞典民謠、中西亞節奏樂等)來看,可說鍾玉鳳相當程度地在建立一幅「前現代」的自由圖像,讓所有音樂平等地相互交流,讓所有樂器都能收攝精彩的世界音樂。一種萬「樂」平等的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

但,世界主義/世界音樂豈如人們設想中的美好?在早期現代,倡議世界平等人權與普遍道德律令的康德(Emmanuel Kant)及其後的觀念論者,後續導致的種族悲歌人盡皆知(尤其,前納粹劊子手艾希曼還是個虔誠的康德主義者);關於世界音樂一詞,其實也是上個世紀八、九O年代於西方唱片工業中形成的,特別用以指涉「西方主流以外音樂文化」的籠統概念,當中的西方權力之強大,我們不應忽視。太過天真(naïve)地看待或參與地區性音樂的文化混雜,無疑會錯過當中必須梳理的權力與政治問題——對於飽受東方主義、帝國主義(包含歐、日)等力量介入的中國而言尤是如此。

 

擺度之外(大大樹音樂圖像提供/攝影楊文卿)

拒斥國樂一脈的嚴肅現代性,不代表完全逃離了西方現代性。鍾玉鳳的創作中令人生疑的,似乎在於眾多「前現代」音樂元素展開的基本創作邏輯。簡單來說:明明充滿陌生的異國元素,為何整場的樂曲都那麼輕鬆好懂?支撐著那些繁雜聲響表象的,為何是些不令人驚奇的句法和旋律邏輯——或說,那麼的西方?

細細忖度自己當下的聆聽感受,我不覺得那些「好懂」來自於民俗音樂的「接地氣」或「質樸」云云,反而是基於平時受流行音樂文化耳濡目染的訓練。以馬克思式的文化觀點而言,地方的音樂元素被收攝於文化強權體系之中,產生了某種類似殖民性的文化剝削。鍾玉鳳自己並不屬於強勢的西方,可在強勢的權力差異下,受宰制的一方也可能自我東方主義化、或淪為侵略者的支持助力。就此而言,我以為鍾玉鳳追求的「讓琵琶自由」,此時仍不是真正的自由——在收攝音樂元素的自由之外,也許還有更徹底的,創作邏輯重構的可能性。


三、倫理與自由:鍾玉鳳的生命宣言

上述的種種反省,都是從理論的角度展開,也是針對作品本身而來。不過,我們還需注意一點:《擺度之外》並不只是單純的創作集錦,它還是一場創作者對於自身生命抉擇的勇敢宣言。

記得鍾玉鳳在演前專訪時講述的:「看到別的系統的音樂家⋯⋯演又能寫又能即興,那時我就覺得,我是屬於他們的。感謝如此的覺醒。人的一生有幾次機會,能夠如此確信自己的歸屬⋯⋯。」【3】我們必須理解,她在學院體制中曾經窒息,因而義無反顧地從國樂界出走,投往自己的所愛;這之中,並沒有太多「讓世界看見琵琶」或「拯救琵琶」的文化使命。一切的一切,都屬於個體生命的層次。

 

擺度之外(大大樹音樂圖像提供/攝影楊文卿)

舉個文學界的例子,具有日裔身份的英籍小說家石黑一雄(Sir Kazuo Ishiguro),難道就非得在書寫中強調移民或後殖民問題不可嗎?如《長日將盡》、《別讓我走》等(只)涉及極權歷史或複製人的純情小說,難道會因與作者身世無關而減損光輝嗎?回到鍾玉鳳的身上,難道每個臺灣人、每個國樂人,都非得自我尋根或深植中華音樂文化不可嗎?把國家文化的責任與使命感強加到每個個體上,難道不是另一種壓迫嗎?

的確,用琵琶彈奏世界音樂,和用吉他彈奏世界音樂不是同一回事;但,它們也不一定要是兩回事。鍾玉鳳自小學習琵琶,長年以來已難相切割。透過琵琶來創作並理解世界,完全可視為創作者自己的風格與選擇。在這個層次上,她不裝模作樣、不說教,端出的是一場相當真誠的演出。這是《擺度之外》演出最使人感動之處。

如同2018年的個人專輯《擺》是她作為獨立創作者的階段性成果,【4】單憑《擺度之外》現階段的成果就對鍾玉鳳論斷也並不恰當。最好的方式,還是持續關注她未來的演出,從中窺見屬於她自己的生命歷程與思索。琵琶的自由,也許將在那一次次的辯證中真正地開展。


註釋:

1、見鍾玉鳳:〈那些與我對打的音樂家〉,新活水。網址:http://www.fountain.org.tw/interview/chung-yufeng

2、對於「琵琶的潛力」一事,鍾玉鳳自己有一套「混血」的論證:她強調琵琶起源於西亞與中亞,經長征等方式傳入中國,而後又輾轉深耕台灣等,基於這個時空幅度遼闊的歷史背景,琵琶具有十足的自由潛能。本文暫不評估這段論證的優缺得失。

3、見李時安:〈2022TIFA焦點人物 琵琶樂人鍾玉鳳出走回原點〉,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網址:https://www.opentix.life/article/1499680187203231744

4、摘自《擺》專輯介紹文字。


《擺度之外》

演出|鍾玉鳳、雲力思、謝杰廷、鄭雅心、陳思銘、游柏彥、柯乃馨、陳柏因、劉育嘉
時間|2022/4/16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每一首樂曲的樂器組合都不同,各有千秋,並與琵琶激盪出精彩的異質對話,也呼應了「擺度之外」的隱喻。實為時間與空間、傳統與創新、東西共融的「黃金交叉」,是回應,也是敘事。(劉馬利)
4月
25
2022
在演出中,我們可以清楚感受到四位音樂家之間的互動和默契;張善昕領導精神不言而喻,與西本佳奈美的音樂表現力和情感表達能力成為整個演出的靈魂。黃子維和蔡弦修則是很好地配合小提琴家,為整首樂曲鞏固演奏力場。倘若其中一人受到環境變化,在舞台上思緒飄移、發出了與排練時不同的聲響時,其他人是否能即時接住,適度調整演奏技巧,來達到團隊心目中的平衡聲響?答案肯定少不了「靈活性」……
3月
19
2024
兩人合作上的從容自信,讓人深感舒適愉悅。這使得觀眾在接下來長笛獨奏之費尼豪(Brian Ferneyhough)《卡珊德拉夢之曲》(Cassandra's Dream Song)體會到什麼是嗆辣的反差。這首新繁複風格的樂曲,使獨奏家埋首於樂譜,如火如荼地跟作曲家進行跨時空對談,但無法理出頭緒的觀眾,礙於困在座位上無法逃脫,產生無法「讀懂」任何語彙的急躁:孩子扭頭窸窣、大人拾起手機。而普里米亞尼(Leanna Primiani)《未決,給短笛/長笛與電聲》(Uncertain for Piccolo/Flute and Elextronics )更是另一挑戰,相比齊賓《第一號音樂會快板》(Concert Allegro No. 1)有夥伴加持,句法銜接清晰、整體融洽合一的表現,《未決》預錄好的電子音樂隨著秒數播放,有別於真實樂器的互動,長笛家追趕拍點的吹奏不如先前悠閒,加上擴大機出來的聲響乾扁,長笛音色受之影響也漸漸少了靈活的光輝,顯得有些落寞。
3月
11
2024
在二人之間,周善祥的演奏尤其令人驚艷。他不帶一絲仿古風格,而以現代的句法演奏,彈起維也納古典主義的莫札特卻渾然天成。例如,在K. 305第二樂章變奏曲,他指尖下的音符及樂句連綿不止,色彩近乎浪漫主義;最後一首K. 526第二、三樂章則在小提琴與鋼琴的共同線條之外拉出精巧旋律,再度展現他高超的多聲部處理能力。另一方面,卡普松承襲著他招牌的溫暖音色以及濃情樂句,用有些過度深情的方式演奏,慢板樂章尤其;這雖在末兩首的K.481、K. 526有動人的情緒堆疊,但在E小調K. 304第二樂章則稍嫌濫情。此外,他也穿插嘗試質樸的古典風格,使用減少抖音、音色平實的奏法(如K. 380),這則顯示了他自由嘗試多樣方法、隨興而至的詮釋思維。
3月
04
2024
鋼琴合作家的彈性表現在不同的時機,即使面對同一首樂曲,當合作對象從聲樂轉為器樂、遇上不同音樂家各自的詮釋想法,大家對音樂的期待不同,造就了合作間的無數浪漫與挑戰。《漫遊歐陸》為長號與鋼琴之間的對話,除了瞥見銅管樂器與擊弦樂器如何協和共存,更展現了聽覺與氣息間的眉眉角角。
2月
08
2024
年節將至,在廣大的餅乾禮盒之中,我將歪腦筋動到關注已久的起司禮盒,那些禮盒填充了主廚精選的肉乾、水果或堅果,供人搭配食用,繽紛多彩的食用搭配技巧讓小小一塊起司誕生絕妙的味覺宇宙。《伊比利之味》曲選法籍、俄籍作曲家詮釋「西班牙風貌」的聲樂作品,靈感藉由實驗、複製與再現,最後於西班牙作曲家作結,藉流傳當地古老民謠譜曲,探索出深邃的音樂能量。
2月
06
2024
當眾樂器發出聲響的一瞬,舞台上的人們僅有一個目標,那便是將音樂發揮到最理想的狀態。《迴旋匈牙利》來自「黃俊文與好朋友們」,當中純擊樂與純絃樂的兩首室內樂曲帶給聽眾不同滿足,令人醉心於室內樂的美妙存在。
1月
24
2024
演奏會開頭以《夜深沉》拉開序幕,林瑞斌將京胡曲牌重新移植,編製為中音加鍵嗩吶獨奏與鋼琴搭配之版本。可以在曲間聽見傳統戲曲夜深沉中嶄露楚霸王項羽哀戚的經典樂句段落不斷重複,同時設置時不時閃爍的藍色舞臺燈光,帶入即將面臨亡國深沉的氛圍;伴奏鋼琴以爵士形式的編曲配置,透過更加當代的語彙結合東西方元素,以展現虞姬歌舞的情景,並給予本曲復古又優雅的面貌。
1月
23
2024
要說反田有一項當年賴以致勝、並不斷延續至今的技藝,我想是他「修辭」(rhetoric)的詮釋技巧。若說音樂是一種語言,那麼樂譜就像是一張充滿空白與間隙的講稿,等待著朗讀者/演奏者的想像、填補以及實現。
1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