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輕鬆聽,我努力講:《黑膠迷必聽——德法管風琴浪漫情懷》的導聆思考與音樂演奏
7月
04
2022
黑膠迷必聽 一 德法管風琴浪漫情懷(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周嘉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33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2022年,管風琴家余曉怡與兩廳院規劃一系列「管風琴推廣音樂會」,主打「三十分鐘輕鬆聽」,以簡短而多樣的曲目配上導聆,讓廣大聽眾認識管風琴音樂,了解其歷史脈絡。

這場《黑膠迷必聽——德法管風琴浪漫情懷》為系列之一,邀請小提琴家李宜錦、大提琴家呂超倫、導聆人吳家恆等知名音樂人,呈獻布拉姆斯、孟德爾頌、法朗克、萊茵貝格爾(Josef Gabriel Rheinberger)及維多(Charles-Marie Widor)的經典管風琴作品。我雖然不是黑膠迷,但我其實也對管風琴不熟悉,應該也算是他們所謂的「必聽」TA(target audience)之一。在演出前,我也刻意不預習曲目,想貼近一般大眾的視角來欣賞。二來,看著這豪華的陣容加上緊湊的時長,我倒也想看看,他們能如何濃縮知識與樂曲內容,將美好的音樂最大程度地呈現出來。

 

黑膠迷必聽 一 德法管風琴浪漫情懷(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周嘉慧)

「推廣音樂會」的邏輯與困境

也許有人認為,推廣或導聆音樂會的審美價值不高,選曲通俗又樂章不全,不值得認真討論。我認為正好相反。一般的演奏會大多充滿舊雨新知,即使考慮票房而規劃一兩首熱門曲目,大多也是藝術家的自由發揮。相反地,推廣型演出必然面向著一群不熟悉主題的觀眾,雙方背景與知識量不同,演出方的資訊傳遞(如樂曲內涵、背景歷史)其實相當困難。

換個角度而言,導聆音樂會的成功與否,其實有賴一套「接收命題—體驗」的邏輯。導聆人首先講解樂曲的故事及內容,向觀眾給出「等等要怎麼聽、如何理解」的命題,接著觀眾按圖索驥,化抽象樂聲為意義概念,獲得更有層次的聆聽體驗。例如,導聆者說下一首曲子是「田園曲,充滿寧靜的氛圍」,於是觀眾聽著緩慢而舒適的旋律及和聲,在心中勾勒一幅祥和的草原意象。在認知心理學中,這其實是一種由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的學習,在各個領域都非常好用——命題愈是清晰,則推廣傳達的效果愈好;反過來說,如何簡短又精確地設定敘述,也是一大難題。

 

黑膠迷必聽 一 德法管風琴浪漫情懷(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周嘉慧)

如此來看,吳家恆的導聆內容有幾處非常精彩。依我之見,吳家恆的專長在於廣泛的文化史,擅長剖析音樂作品背後的文化及歷史脈絡,這在他的講解中清晰可見。講解法朗克《降B小調前奏曲》(Op. 18)時,他從德、法二地的基督宗教發展切入,前者多以激昂的熱情讚賞上帝,後者(法朗克屬之)則偏向澄澈深刻的內省,馬上凸顯了作品的獨特面向。而布拉姆斯《管風琴G小調前奏曲》(WoO 10)則以巴赫的「前奏曲與賦格」傳統相呼應,讓觀眾踏入了德奧巴洛克的文化脈絡。至於其餘的樂曲,印象中則偏向作曲家背景簡介(記憶有些模糊了),但大多也是淺顯易懂的介紹。

和文化脈絡比較無關,但同樣富有成效的,是壓軸曲目——維多《第六號交響曲》(Op. 42, No. 2)終曲。他直指該曲的交響化特色,強調豐富的音色變化和複雜的聲部結構,讓觀眾聚焦余曉怡的忙碌手腳和音栓安排,演畢果然爆出如雷掌聲。

泛著綿密弦樂的管風琴音

當然,作為一場「推廣」「音樂會」,除了導聆的學識與口才,音樂演奏也是一大重頭戲。

我雖對管風琴及作品文獻不是太熟悉,沒法給出太深入的觀察,但從音樂的呼吸與鋪排中,我感覺余曉怡是位自信瀟灑卻不失誠懇的演奏家。她不過度雕琢機械性的音符平均度,也不刻意營造誇張的樂句或對比,奏出的音樂十分自然舒暢。至於終壓軸的維多交響曲,余曉怡也完整駕馭了這首艱澀複雜的超技曲目,技巧毫不令人擔憂。

 

黑膠迷必聽 一 德法管風琴浪漫情懷(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周嘉慧)

曾聽聞國家音樂廳的管風琴因年份或構造等原因,鍵盤系統相對不靈敏,為演奏增添難度。如果這則鄉野傳言屬實,那麼余曉怡、李宜錦、呂超倫三人的共演無疑非常厲害。三人唯一同時出場的萊茵貝格爾《管風琴、小提琴與大提琴組曲》(Op. 149)終曲,光看編制便知聲部平衡之難,現場演出更是不易。李宜錦、呂超倫二人站上管風琴的平台,和余曉怡近距離地合奏,也讓琴音更均衡地傳到觀眾席。在震天價響的管風琴音中,能聽見其中泛著弦樂細微但綿密的音色,樂曲幾處齊奏與交錯後半拍之處也整齊劃一。這要歸功於三人的良好默契與樂器控制。

若真要從整個演出裡挑毛病的話,大概是舞台右方放置的轉播屏幕,雖能放大演奏家的動作細節(對總是背對觀眾的管風琴家來說特別重要),但過多的畫面調度反而讓我從聆聽分了心,稍稍干擾了音樂的現場沈浸。關於導聆者的語速,在國家音樂廳如此大的空間中,我也認為可以再慢一些,多一點讓聲音傳遞的留白。

本文雖展開較細節的討論,對於一場簡短的入門演出也許是小題大作,但考慮今日解說音樂會如此興盛,將《黑膠迷必聽——德法管風琴浪漫情懷》音樂會作為反思的基石也無不好。不管如何,若能將大眾吸引進音樂廳,消除人們心中對於藝術廳院的距離感,那已是最珍貴的事了。


《黑膠迷必聽——德法管風琴浪漫情懷》

演出|余曉怡、李宜錦、呂超倫、吳家恆
時間|2022/6/6 11:2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