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本文讀者:你是疑惑,還是害怕多元?——《荒野之狼》
9月
19
2022
荒野之狼(EX-亞洲劇團提供/攝影陳少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92次瀏覽

張敦智


一種批評框架的誘惑,以及我們為什麼該拒絕它

可以輕易想像一種誘惑:從寫實本位出發,檢視《荒野之狼》的所有環節,幾乎處處都十分可議。

但,這種想法的疏漏在於,其實許多設計與元素都毫不寫實:第一、難道這個舞台是寫實的嗎?如答案為否,又可進一步討論,舞台甚至不算非常強調「荒野」意象。相較下,若要用一個詞形容,筆者更傾向「崎嶇」;此外,談論表演風格,演員在嚴格訓練下呈現整齊劃一、且控制精巧的質地,這說明背地裡導演對表演的企圖與想像是非常明確的。承認存在這種企圖,也不太可能毫不猶豫地,把作品詮釋往寫實靠攏。

這些非常顯眼的事例,各自說明、也印證,如果選擇把整齣戲扣上寫實帽子,而後產生的種種評價,都有粗魯、自我欺騙、且相當傲慢之虞。

這也是為什麼,評論《荒野之狼》,比想像中艱難許多。


認識陌生感最好的方法:回到最基本的問題

最基本的問題:說什麼(內容)?怎麼說(形式)?

受赫曼.赫塞經典大部頭小說《荒野之狼》啟發,導演江譚佳彥醞釀這齣戲長達七年。無可否認,無論小說或戲劇裡,都有某種廣茅且深刻的生命情境,需要透過情節(而不只是說理)緩緩傳達。所以有了角色。有了胡以道、米娜、巴魯、還有狼等等。


荒野之狼(EX-亞洲劇團提供/攝影陳少維)


故事旅程帶著濃厚哈姆雷特風格。這種風格,切確來說,是指:以一種義無反顧的態度,向內鑽掘、探索;好像,沒有抵達核心,就會爆發末日般歇斯底里與瘋狂。同時,這種過程也不斷自我顛覆、自我破壞,以對自己相當暴力的方式,既挑逗又折磨,彷彿讓身心一切碎裂,才可能重新拼湊出理想的樣貌。

所以,主角從認為自己處在永恆的孤獨,到被告知「永恆只是一個玩笑,要有幽默感」,到被米娜帶去另外一個充滿歌唱與歡笑的世界,最後忍不住犯下罪行,被判要遭受嘲笑且永遠活著。數度情節轉折下,我們仍可以說,其實,胡以道一直處在各種變幻莫測的絕境之中。


先釐清內容,再扣問形式

這裡,我們可以抓住「絕境」這個詞。

遠古至今不同文化,人類總在遇到(或想要避免將來的)絕境時展開儀式。祈雨、獻祭、媽祖出巡、中元普渡,都是為了能被從某種更不理想的情境裡解脫。這跟筆者看戲到中後段時的想法吻合。如果這一切都不是為了「讓人感覺像真的」,忽略所有表演令人不習慣之處,整場演出,瞬間宛如一場大型儀式,跟許多儀式一樣,充滿唱、唸、舞蹈、表演。同時異質,也同時莊嚴。

回到「絕境」一詞,那麼,這個形式就變得非常合理了。因為胡以道面臨生命排山倒海而來的絕境,一場超大型儀式於焉展開。一切都是為了拯救他自己。也如同大多數儀式中會有的,過程不乏自我懲罰、引起痛苦、疲累、懷疑等。


荒野之狼(EX-亞洲劇團提供/攝影陳少維)


以上種種推導,其實都是為了回答一道看完演出後,存在筆者心中已久問題:我們有沒有足夠的能力,想像一種既講述情節、又完全跳離寫實框架的演出?

從絕境,到儀式,可能是一種解答。


重新審視作品的統合性

儘管如此,全劇不是沒有矛盾、值得商榷之處。

在同意筆者上述思考的前提下,可以追問:那麼,這場大型儀式的對象是誰?

就現有結果來看,它主要還是面對第四面牆後的觀眾。然而,需要儀式的,卻是胡以道本人。這就讓人重新毛躁起來。有沒有另一種可能,其實整場行動/儀式,都以胡以道為中心,入場觀眾是全然的旁觀者,來見證他的掙扎與救贖?

在佛道教的普渡法會中,信眾會事前跟儀式主持者確認誰是「龍首」,即這場普渡中最迫切要透過法會解決陰陽兩界糾紛之人。「龍首」有時會在儀式過程,被主持者指示上前,與其互動。胡以道有沒有可能就是一位「龍首」?「劇場」這個形式就是主持?觀眾們在這場儀式裡,既參與,又旁觀。


荒野之狼(EX-亞洲劇團提供/攝影陳少維)


此外,情節發生空間轉換時,舞台場景幾乎不變,服裝卻有顯著更動。這也讓人摸不清,究竟這個轉換是偏向真實情境意義的,還是抽象、內心意義?是否,舞台只是胡以道的內心空間,因此自始至終沒有太大更動?

再者,表演者的身體能量大約是日常水平,稍微放大。這也容易讓人第一時間想戴上寫實的眼鏡去檢視。就儀式而言,能量通常會再更加賁張,或透過明確的行為模式製造出考驗(長途步行、大量重複動作等等)。這也讓人會在當下摸不著頭緒。對於這些問題,筆者沒有明確的線索能解答。


小結:一場長路迢迢的實驗

導演(同時也是演員的)江譚佳彥,結合自己從印度、新加坡、臺灣接觸戲劇的不同經驗,近年來致力完善與推廣自行發展的「本質劇場表演方法」。劇中演員大多是這套系統的資深實踐者。劇團多次舉辦研討會,邀請國內外不同專家、學者、導演,一同探討「本質劇場表演方法」的合理與可能性。

看看《荒野之狼》,再放眼臺灣其他劇團,多數人的表演質地可說是非常統一了。所以,儘管並非本意,但集七年心血的《荒野之狼》,其實對臺灣劇場拋出明確的提問與挑戰:我們是否還能想像/同理/接受,更異質的演出形式?

1980年代,小劇場風行。什麼都有可能。什麼都是可能。

2020年代,致力想像/健全劇場生態的同時,我們是不是因此,不知不覺,變得更加不包容,或者,更加貧瘠了?

《荒野之狼》

演出|EX-亞洲劇團
時間|2022/09/03 19: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