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元素,國樂新創《muliyav在哪裡?》
10月
30
2014
muliyave在哪裡?(臺灣國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81次瀏覽
李明晏(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muliyav在哪裡?》是台灣國樂團三十週年團慶的大型製作節目。整場80分鐘的演出分成六個部分:1. 序、2. 根、3. 石、4. 珠、5. 眼、6.竹。是台灣國樂團用音樂結合了影像、排灣族古謠與口述劇情所組成的劇場式演出。故事主軸為排灣族人遷徙的故事,也帶出了排灣族人的傳說、生活內容與生命的態度。故事的最終,相信排灣族的根源將生生不息的流傳。

這場製作,諧和而完整。表演中用了四種元素:台灣國樂團的音樂、歌謠、口述劇情與影像,這四個元素的合作時而出現主從關係,讓層次上有分別,也時而交融在一起,讓整體上有統合。運用不同媒材的合作,有些常見的問題:當不同元素組合在一起時,經常因為彼此之間的不熟悉,而陷入各說各話,或者彼此之間造成突兀與衝突感。但是,這場製作演出表現流暢,並沒有因為不同組合而相互干擾,反而能合作無間地將劇情完整地顯現出來。筆者認為,這與製作團隊對於製作內容有高度的瞭解並且達成共識有關。

這場製作的完整性,可以從樂團於2013年的田野調查說起,藝術總監閻惠昌為了找尋「台灣的聲音」,協同作曲家李哲藝一同拜訪了屏東泰武國小古謠傳唱團的指導老師查馬克‧法拉屋樂。兩人深受排灣族音樂文化感動,決定將合作的範圍從僅是幾首樂曲的合作擴大成以排灣族為主題的大型製作,進而會同台灣著名導演李小平、影像導演邱垂龍、執行編導瓦旦‧督喜、編劇朱克遠(以新‧索伊勇)以及樂團的行政團隊等人,經過不斷地討論與溝通,且於2014年前往排灣族的來義部落聆聽排灣族的生命故事,龐大的製作團隊對於製作內容有深入地認識,才能呈現出這樣極具巧思的製作。

在劇情上,透過口述故事與歌謠,讓觀眾瞭解排灣族遷徙的故事。在劇情的連接上,音樂設計者李哲藝更是巧妙的運用國樂樂器不同音色,模仿大自然的聲音。除此之外,旋律的創作配合著口述故事與歌謠,加上燈光與影像的效果,使得整體表現具有強大的敘事功能,張力十足,深深地抓緊觀眾每分每秒的注意力。

這次音樂會的成功,除了堅強的團隊,更歸功於藝術總監閻惠昌帶給台灣國樂團對於國樂表演的新思維,使得台灣國樂團在音樂製作上,又有了更新一步的突破。閻惠昌目前是香港中樂團的藝術總監,他把在香港中樂團多年經驗帶到台灣,與台灣的樂團分享。舉例來說,香港中樂團經常在製作節目時整合領域的專業人才,或者,將香港中樂團多年來樂器改革的成果,如環保系列的弦樂器,或者改良後的小阮等帶至台灣,調整了樂團的音色。在音樂內容的製作上,閻氏卻不是複製香港中樂團的音樂節目,而是去發現台灣的特色,並且致力於研究與發揚台灣文化的根與精神,這完全體現在這次的節目裡,其豐富的台灣文化意識,展現在這個節目的深度以及內容的豐富性之中。

藝術總監閻惠昌多次親赴田野做實際的調查,學習排灣族的文化,這樣的親身經驗使得他在指導團員練習時,更加生動有趣。除此,他也鼓勵團員實際操作排灣族特有的樂器:雙管鼻笛。當表演團隊對演出的內容有高度的情感與瞭解,台下聆聽的聽眾,才能感受到排灣族音樂的精神而感動。

如此精心的製作,非常可惜僅有一場,這整場演出對於聆聽者來說,不僅是重新認識國樂的聲音,也看到與多媒體結合的更多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在動人的音樂與多媒體呈現的背後,帶領觀眾認識排灣族的生命態度與精神。在此期待台灣國樂團與藝術總監閻惠昌能有更好的合作,激起更多的火花,讓還在持續發展的國樂表演形式有更令人驚艷的表現,給予台灣觀眾有更多的啓發。

《muliyav在哪裡?》

演出|台灣國樂團
時間|2014/09/27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
歌劇男高音泰特曼在整場音樂會中,運用其嘹亮的嗓音和深厚的美聲技巧,為台下觀眾精彩地展現了歌劇世界中,男高音的力與美。從這次來台的演出,可以預測在未來,他絕對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且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男高音。
3月
21
2025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蘇郁涵嘗試運用多層次的和聲色彩,打造稜角分明、緊湊且張力十足的音樂質感。她的音樂在近乎失控的邊緣,依然維持一定的控制力,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
3月
06
2025
整場演出展現了陳子彰在曲名發想、音樂主題、編曲與即興演奏上的獨特風格。無論音樂如何充滿挑戰性,他總能保持浪漫情懷與鮮明的旋律感。透過充滿情感的演奏,陳子彰掌握了音樂架構與情緒流動
2月
2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