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NSO《王者交會》
11月
05
2019
王者交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0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在呂紹嘉執棒國家交響樂團(以下簡稱NSO)音樂總監的最後一年,NSO邀來許多過往合作過的音樂家再度演出【1】,本場演出「本來」便是已訪台數度的柏林愛樂前樂團首席布拉赫(Kolja Blacher)擔綱領奏與協奏曲獨奏的一枝獨秀。但計畫總趕不上變化,布拉赫因健康因素而臨時取消了行程。NSO因而臨時邀請俄國小提琴家伊利亞.葛林戈斯(Ilya Gringolts)來臺緊急救火,演出康果爾德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E. W. Korngold: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35),原先安排以領奏形式呈現的巴伯《弦樂慢板》(S. Barber: Adagio for Strings)與貝多芬第八號交響曲(L. v. Beethoven: Symphony No.8 in F major, Op.93)也改由音樂總監呂紹嘉指揮演出,並在下半場新增了舒伯特《羅莎蒙》的第三號間奏曲(F. Schubert: Entr’acte No.3 from Rosamunde, D.797)。

曲目由領奏改為指揮帶領後,樂曲的「詮釋」便有了更多值得討論的空間。開場的《弦樂慢板》,呂紹嘉指揮的過於倉促而急躁,逼不出樂曲中的至深情感,樂團在還未找到聲部的平衡與音色的統一前就被趕上了樂曲的高潮,是有些可惜的。只有在高潮段後的極弱奏時,呂紹嘉的呼吸才緩下來,奏出平衡感較佳的弦樂音色,直到結尾。呂紹嘉的「急促」早已非新鮮事,但更可貴的是他急促後的「屏息與呼吸」,瞬間統御樂團吐納的功夫是《弦樂慢板》演奏時的美好風景。

而小提琴獨奏家伊利亞.葛林戈斯演繹康果爾德的表現略顯平淡。其樂器音色走細緻精巧的風格,面對樂團幾乎滿編的二十世紀協奏曲相當吃虧,第一樂章時時其音量常被管樂等伴奏掩埋。而獨奏家的演奏亦顯平淡,第一主題裡吟唱延展性頗大的四、五度爬升被獨奏家演奏地過於拘謹,流失了不少音樂性。而在演繹第三樂章的複雜技巧時,其右手似乎過於壓迫琴身而產生許多弦雜音。至於協奏的NSO聲部各自的表現亮眼但聽不到樂團的統整性,似乎是排練有些不足。葛林戈斯在返場謝幕時給了義大利巴洛克作曲家羅卡特利的小提琴協奏曲(P. A. Locatelli: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3 No.12)的片段作為安可曲,上下琶音的音準不時令人捏把冷汗,但大抵上其樂器細巧的音色特性被運用地相當得宜,為上半場做了和緩的結尾。

到了下半場,樂團排練顯得充足許多。《羅莎蒙》第三號間奏曲一掃前兩首二十世紀樂曲的陰霾,合奏的緊實度與音色融合改善許多。幾乎貫穿全曲的長笛在首席安德石的演奏下使人十分放心,以往強烈緊湊的揉音如今變得收斂許多,透亮而不奢貴的音色與NSO的弦樂十分契合。而呂紹嘉指揮棒下演繹的音樂雖仍略快,但依然保有穩健的姿態走完樂曲。

壓軸的貝多芬第八號交響曲是作曲家中晚期寫法精煉而饒富趣味的作品。指揮家似乎也沿用了這樣「幽默」的解讀方式:將四個樂章的速度都設定得飛快,並以明亮清爽的方式演奏。貝多芬作為古典與浪漫主義的承先啟後者,在形式主義與情感抒發之間取得對立兩極的平衡,我認為是最能突顯樂團特性與性格的樂曲。NSO的弦樂呈現了清澈透亮的風格,管樂則百家爭鳴:長笛首席安德石略顯如長笛老大師詹姆士・高威(James Galway)般老派的美學;雙簧管拘謹而豎笛首席奔放自如,銅管群時有不穩但大體合群。NSO整體雖不能說有個統一明確的風格,但呈現了多元並蓄的姿態。呂紹嘉深知此般特性,從而揚棄了傳統德奧教條式的詮釋。

呂紹嘉的飛速詮釋確實也有其缺點,在第一樂章顯得有些過份流暢,尤其發展部的張力無法開展;第三樂章為顧及流暢而磨平了許多運音(articulation)與音量變化,至終樂章時甚至連樂句本身都變得有些曖昧不清,但樂曲整體仍然保有一定的說服力,為這個「貝多芬樂季」開出響亮的第一槍。

在貝多芬誕辰兩百五十週年(西元2020年)的此季,這個古典音樂界的巨人會在NSO與呂紹嘉手中如何「在地化」,值得所有樂迷引頸期盼。


註釋

1、如作曲家暨中提琴家布萊特・狄恩(Breat Dean)、小提琴家柯瓦科斯(Leonidas Kavakos)等。

《王者交會》

演出|呂紹嘉、NSO國家交響樂團、伊利亞.葛林戈斯(Ilya Gringolts)
時間|2019/10/18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中,我們看到了國家交響樂團和台灣歌手一路走來的歷史足跡。從觀眾現場的反應可知,台灣的聲樂發展已足以撐起一片天,此刻起我們不須再憂心哪裡的月亮圓不圓,因為我們和世界看著的是同一個月亮。希望不需要再等一個十幾年,就可以看到完全由台灣歌手詮釋的《玫瑰騎士》。
7月
26
2024
值得一提的是,陳含章在安可曲“Days of Wines and Roses”中嘗試演奏了幾段不常見的大跨步(stride)的樂曲。在演出結束之後,我笑著跟她說,上一回聽stride風格的現場演奏已經是1990年代的事情了!那時候爵士歌手黛安娜.克瑞兒(Diana Krall)來臺北演出,就曾經演過這種走紅於1930年代的老派鋼琴音樂。
7月
21
2024
整體來看,今年的《玫瑰騎士》和過往幾年相比,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它有著編導的介入,因此不能和單純的音樂會形式(opera in concert)相比;然而作為半舞台歌劇(semi-stage),它缺乏導演的個人觀點或美學統合,也無形式上的鋪排呈現,一切平穩保守,毫無冒險,是又一次的「歌劇音樂會」,散發著定期音樂會般的秩序與例行公事之感。
7月
20
2024
擔任演出的台北室內合唱團,雖然並非職業,但所呈現的音準、和聲皆相當完美,中文複雜的咬字,就算投影沒有呈現字幕,聽眾也能清晰理解。指揮鮑恆毅的詮釋也相當乾淨,對於筆者而言甚至有些過度流暢,太過精準,將多數作品詮釋為少了一點冒險精神的安全牌。而透過編曲將李泰祥的歌曲增添另一層詮釋,也是本場音樂會值得一看的特點,相信編曲者接到邀請腦中必會浮現一個難題:最後的成品是要多一點表現自我?或者要忠實地以合唱來表達李泰祥?
7月
10
2024
但在造境與敘境的同時,要思考的不僅只是透過科技媒材觸發觀眾感官經驗這件事。在透過光線、影像、與聲音交錯下的技術設計僅是佈局手段,沈浸式感官的詮釋僅能創造單次性高潮,直觀表象的刺激有其限制性,若能試圖在團體藝術個性展現上多著墨、強化集體特色創造具目的性強的敘事語言、以及深化科技媒材運用的論述,將能成為具代表性的科技藝術團體。
7月
09
2024
歐拉夫森所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在虔誠的巴哈信仰者,或是追憶黃金年代的樂迷心中,應是個大不敬的存在,與其說是古典音樂二十一世紀的變形,更貼切地說,實為一位當代鋼琴家,先將經典拆解,再精挑細選其中的元素,化為自己舞台上的魔法道具。
6月
26
2024
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
6月
26
2024
這些熟悉的樂曲片段雖平凡,卻抹去了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隔閡,使所有人都被音樂家們強大的室內樂磁場所震懾和感染,流露出感動。音樂中,均衡的聲部、規律的節拍以及適度的刺激,即使在身體已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聽到音樂奏響的瞬間依然如同光芒般閃爍,泛音堆疊出豐富的音質,靈魂的聲響以最美妙的方式呈現,這或許是身為音樂家最幸福的時刻。
6月
07
2024
獨奏音樂會,由於沒有其他樂器的陪伴與襯托,雖演奏上能夠自由地展現,然在樂曲細節與樂段流暢掌控上,與現代作品中難以掌握的演奏技法,對於演奏家的要求更為細緻;而高木綾子在此場獨奏音樂會的表現,除將作品完整演繹外,更是在每個音符中展現自我特色,在樂曲演奏的樂音與呼吸間,都令人流連忘返,回味十足。
6月
07
2024